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火焰山有什麽秘密?孫悟空是故意踢翻八卦爐的嗎?

火焰山有什麽秘密?孫悟空是故意踢翻八卦爐的嗎?

火焰山的故事,在《西遊記》中占據了三次,是《西遊記》中的經典故事之壹。“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用來形容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它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不畏艱難險阻的民族精神的壹部分。

因西遊神話而聞名的火焰山,如今已成為新疆吐魯番盆地著名的旅遊景點,西遊記故事也成為旅遊區的重要賣點。在這裏,有壹個巨大的金箍形狀的溫度計來記錄地面的溫度。那麽,真正的玄奘大師真的路過火焰山了嗎?

從玄奘西行的路線圖可以看出,玄奘途經高昌國。西域佛教國家高昌國,位於今吐魯番市高昌區東南部。火焰山位於吐魯番盆地北緣,古絲綢之路以北。可見唐僧攔路火焰山的故事是有現實影子的。

《西遊記》中,當地長老曾描述,向西六十裏,有八百裏火光,四周寸草不生。現實中,火焰山並沒有那麽大。它長100多公裏,寬約100公裏,海拔約500米。

西遊記的描述裏,火焰山附近壹年四季都很熱,孫悟空買個餅,“像火盆裏燒炭,煤爐裏燒紅指甲”。那麽,現實中的火山有這麽熱嗎?據記載,吐魯番年平均氣溫只有14.5℃,但35℃以上的天數卻超過100天,甚至38℃以上的極熱天氣多達38天。火焰山是中國夏天最熱的地方。1975年7月3日極端最高氣溫49.6℃,地表最高氣溫高達89℃。沙窩烤熟雞蛋毫不誇張,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熱極”。

但是從吐魯番多年的平均氣溫和降水圖來看,秋季的吐魯番氣溫並不是特別高。假設唐僧師徒在5438年6月+10月經過火焰山,月平均氣溫已經降到20℃以下,壹般不太熱買個餅。但是吐魯番晝夜溫差大,中午有可能感覺很熱。

西遊記中火焰山周圍的居民是怎麽生活的?

賣餅的男孩介紹,鐵扇仙子有柄“芭蕉扇”。如果我們得到了,壹扇會滅火,兩扇會生風,三扇會下雨。當地人會及時播種和收獲,這樣他們就能保持健康。可見火焰山雖然常年高溫,但是因為有鐵扇公主芭蕉扇,當地居民基本溫飽是沒有問題的。

那麽,真正的火焰山會下雨嗎?

吐魯番盆地位於歐亞大陸的中心,生活在內陸,遠離海洋。由於夾在東天山的博格達山和庫魯克塔格山之間,來自海洋的潮濕空氣因被山脈阻隔而極難進入。地勢太低,山盆高差短距離超過5600米,氣流下沈升溫,產生“焚風效應”,進壹步加劇了這裏的燥熱。吐魯番盆地西緣托克遜年平均降水量5.9毫米,1968年最低0.5毫米,幾乎不可能濕潤壹粒沙子。但是,沙漠裏確實有下大雨的可能。在氣候異常的情況下,當壹個強降雨天氣系統經過沙漠上空時,偶爾會遇到其他氣流的“攔截”而減慢前進速度,或者幹脆停滯不前,從而將雲中攜帶的大量水汽以降雨的形式傾瀉到沙漠地面上。

當然,沙漠地區下暴雨的概率很小。即使下雨,也會被幹燥的空氣和強烈的陽光迅速蒸發。所以按照西遊記的說法,指望下雨播種糧食顯然是不可能的。真正滋養吐魯番盆地的是地下水。盆地北部山區降水量300-400毫米,高峰時有積雪,是盆地主要灌溉水源。但為了避免蒸發,提高用水效率,多采用坎兒井灌溉。吐魯番的葡萄、甜瓜、長絨棉等名產都是這樣獲得的。

西遊記中的中火焰山的由來,壹般認為是孫悟空踢倒丹爐,掉了些磚,裏面有火,在這裏變成了火焰山。有人認為這絕不是偶然,而是皇位上的老先生故意栽贓孫悟空,在佛教勢力範圍內滲透道教勢力。

那麽,真的火山裏有火嗎?

壹般認為,火焰山主要由紅砂巖、礫巖和泥巖組成。盛夏時節,紅日當空,紅褐色的山體被烈日照得通明,沙巖燃燒閃爍,熾熱的氣流卷起,宛如熊熊的火焰,故名火焰山。事實上,火焰山曾經是壹片火海。王彥德《高昌遊記》說:“北庭山(即火焰山)之北,無雲之山常有煙湧。如果火焰在晚上燃燒,鳥和老鼠會是紅色的。”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岑參第壹次過火焰山時,曾寫下《過火山》詩如下:“火山初現,突兀於蒲長東。紅色的火焰燃燒著胡天的雲彩,熾熱的空氣流過邊塞。不知陰陽炭,何以獨燒?冬天的冬天來到這裏,山上還是壹片熱風。人在流汗,方知造化。”

當然,火焰山的火不是有人放的,而是煤層自燃。天山是壹個地質活動強烈的地區。經過多次地質運動,埋藏在地層中的水平煤層大多成為傾斜煤層。煤層出露後與空氣接觸,氧化後積聚的熱量使溫度升高,導致自燃,最終引發煤田火災。當然,在煤田滅火的現實中,沒有能下雨的芭蕉扇,所以岑參等人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