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著名翻譯家傅雷和他的兒子之間的書信集,充滿了父親對兒子深沈而熱烈的愛。在每壹封家書裏,傅雷都耐心地教兒子如何提高學習,和兒子討論音樂、國學、藝術、歷史...
除了關心他的學習,他還教他的兒子如何成為壹個紳士。比如去別人家做客,戴圍巾,把手插在口袋裏,都是不禮貌的。正是這些無微不至的教導,使得長子傅聰成為壹名優雅的鋼琴家。而且相對於不善於表達的傳統父母,傅雷並不吝嗇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想法:
“親愛的孩子,妳走後的第二天,妳想寫壹封信,怕妳厭煩,就這樣,但沒有壹天不想念妳……”這個愛子深情而堅強如狗,為之感動!
2.梁啟超書信集。
有人說梁啟超家可以算是中國家庭教育的典範,因為他們家“壹班三院士,九子皆才”。這麽大的家教成就,書單狗覺得梁啟超壹定是個超級嚴厲的父親吧?直到看完他的家書,小狗才發現梁啟超其實是壹個超級慈愛的父親!
他管孩子叫“寶貝”,對孩子說:“妳要知道,妳爸爸是最感性的人,他對妳的愛是極其熱情的。”他關註孩子的身心健康,安慰因車禍輟學的兒子梁思成:人生很長,不只是壹個半月,不要著急。他鼓勵孩子全面發展:天下的事業不分大小,壹個士大夫濟世和壹個農民種田是壹樣的。
他仔細了解每個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所以他的孩子都成了人才,成了美談。
3.曾國藩的壹封信。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的聖人,兩個是孔子和王陽明,另壹半是曾國藩。為什麽是“壹半”?因為曾國藩從小資質壹般,所以在國人的幫助下實現了人生逆襲。
他是怎麽做到的?答案就在曾國藩的書信裏。蘊含著曾國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智慧。
談修養,講究勤儉持家,要“壹日省三省”,要“收成在莫問,但求辛苦”;談管理家庭,他主張勤儉持家,教育子女。只要他有見識,就不會擔心沒飯吃。
談到治國,他認為用人比做事更重要。要“有可取之處不獨活,有可取之處不推脫。”家裏的這本書就像曾國藩的《內功修煉手冊》。
4.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是歷史上著名的“石油大王”,也是世界上第壹個億萬富翁。洛克菲勒家族延續了六代,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壹。這讓書單狗不禁懷疑他們的家庭教育觀念到底有多強大。
最後,在這本家書裏,小狗發現了壹兩件事。在信中,洛克菲勒不僅與兒子分享了賺錢的秘訣,還在知識、性格、人際關系、事業、人生等方面給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舉個例子,
關於交朋友,他說:“拒絕和兩種人交往,第壹種是完全屈服於現狀的人,第二種是無法將挑戰進行到底的人。”關於工作,他說:“如果妳把工作當成樂趣,生活就是天堂;如果妳把工作當成壹種義務,生活就是地獄。“狗相信這些中肯的建議,這對現在的年輕人也很有用。
5.《奈保爾的信》。
最後,這本書有點特別。是今天狗推薦的五本家書中唯壹壹本。作者本人只是壹個普通的父親。他就是最無可爭議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保爾(V.S. Naipaul)的父親——老奈保爾(Naipaul Sr .)是壹個有著文學夢想的失意青年記者,但他壹生失意、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