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中,怒傷肝,喜傷心,悲傷肺,思傷脾,恐傷腎。和西醫的情誌醫學很像。正所謂情誌可傷器官,器官疾病可以通過外在的手段進行幹預和治療,但是人的性格和情緒是無法改變的,所以所有的治療都是改變現象而不是本質。下面給妳介紹壹下方法,希望對妳有用!
不良情緒對身體的影響
第壹,怒傷肝
有些人和別人大吵壹架,結果偏頭痛,或者突然耳聾,或者眼睛出血
《黃帝內經》中,怒傷肝,喜傷心,悲傷肺,思傷脾,恐傷腎。和西醫的情誌醫學很像。正所謂情誌可傷器官,器官疾病可以通過外在的手段進行幹預和治療,但是人的性格和情緒是無法改變的,所以所有的治療都是改變現象而不是本質。下面給妳介紹壹下方法,希望對妳有用!
不良情緒對身體的影響
第壹,怒傷肝
有些人和別人大吵壹架,結果偏頭痛,或者突然耳聾,或者眼睛出血,或者身體兩側酸痛。從西醫的角度來看,是神經錯亂,但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怒傷肝,所以肝膽有氣上運。隨著肝經、膽經的氣向上運動,上述部位的癥狀就會出現,所以生氣傷肝,是肝氣不適的表現。
如果女性長期經常生氣,還可能會患上乳腺增生或導致月經不調。很多三四十歲的女性在乳房脹痛檢查時發現自己患上了乳房纖維瘤。它們已經被操作了很多次,並且還在增長。他們經常對自己的孩子感到焦慮,尤其是對十歲的兒子。
如果妳是肝病患者,比如慢性肝炎或者肝硬化,壹直生氣會加重病情。有些患者還會血壓升高,因為憤怒甚至會導致腦出血,危及生命。
臨床上常見的與憤怒有關的疾病是胃病,胃病患者與情緒抑郁密切相關。有個病人壹肚子痛就來找我,開了處方,但是有時候肚子不吃藥,原因就是每次生病都* * *難受。我給了她壹些適當的勸導,她情緒緩和了,胃也舒服多了。
二、喜與悲
壹件大家都覺得開心的事怎麽會對人的健康有害呢?古人說,喜與心相通,樂過度則心消散。如果妳太興奮,妳的神經和血管很容易出問題。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在英格蘭足球聯賽或者意大利足球聯賽中,壹些老球迷已經六七十歲了。他們的祖先是某支球隊的鐵桿球迷。這壹次,他們主場贏了,壹高興就倒在看臺上,再也沒有回家。為什麽?就是因為太開心了,開心的時候就會心腦血管急性發作。開心的時候會心腦缺血,頭暈胸悶,嚴重的會出現“心梗”或者腦出血。
壹位70歲的老人因突發“心肌梗塞”住院。醫生壹問家人,才知道兒子昨天晚上九十點給老人打電話,告訴他孫子高考成績超過80分。這個對全家人來說都是天大的喜訊,讓老人承受不了這個* * *而病倒了,所以家裏有年邁父母的人,既不能報喜也不能報憂,尤其是在休息的時候。
方法
1,開朗樂觀。
性格是人的壹種心理特征,主要表現在人們已經習以為常的行為上。開朗的性格是心胸寬廣、豁達所體現出來的壹種心理狀態。雖然性格與人的基因和遺傳因素有直接關系,但可以隨著環境和時間的變化而改變。人們的任務是使他們的個性適應自然、社會和他們自己的健康。情緒穩定對壹個人的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性格開朗、活潑樂觀、心理健康的人,不容易患精神病、大病和慢性病,即使患病,也更容易治愈和康復。性格不好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會對大腦、內臟器官和人體其他部位造成方方面面的傷害。
2、清靜清爽。
靜,指的是淡泊寧靜的狀態。因為空氣幹凈,沒有雜念,可以達到齊記憶,安心的目的。這裏的“靜”指的是心平氣和,即心靜。心雖不必動,是靜,但動而不動,過度使用,專而不亂,也是“靜”。我們提倡的是安靜的思考,排他的思考,排除其他的想法,不改變心意,不做白日夢,而是思考* * *,投入到各種工作和學習中去。養生實驗證明,這種自我調節可以使神經系統不受外界精神因素的幹擾,使人體的生理機能處於壹種極佳的狀態。要想達到養心的好效果,就要有豁達敬業的品德。只有安靜平和,排除雜念,集中精神,才能寧靜和諧,心胸開闊,精神煥發,樂觀向上,不僅有利於學習工作,而且有利於整體協調,生活規律,有利於健康長壽。
3.立誌修身。正確的精神療養需要正確的人生觀。只有那些對生活充滿信心,有目標和追求的人,才能培養他們的道德觀和精神,更好地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要保持健康,首先要有決心。所謂決心,就是要有服務全人類的遠大誌向,樹立人生信念,對生活充滿希望。也就是說,要有健康的心理,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這是每個人人生的基石和精神支柱。事實證明,信念和意誌堅定的人,更能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現實/生活實踐也證明,許多殘疾人依靠自己的信心、意誌和努力主宰自己的命運,為社會做出寶貴貢獻。此外,高尚的道德,光明磊落,豁達的人格,寧靜的心境,有利於精神和諧,人體生理機能正常規律,精神飽滿,體魄強健。這說明道德修養可以補氣養神,使“形神”健康長壽。
秋季養生要註意調節情緒
“秋分”後,由於雨水少,空氣濕度小,秋燥成為中秋至深秋的主要氣候。秋天也是龍金當季的時候。稍有疏忽保健,就容易被秋燥所傷,引起口幹、咽痛、肺熱咳嗽等癥狀。因此,秋季宜吃清熱生津、滋陰潤肺的食物。
如泥鰍、鰣魚、白鴨、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鮮山藥、銀耳、橘子、銀杏、梨、紅棗、蓮子、甘蔗等產品,能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
對於腸胃較弱的中老年人,早餐宜吃粥,有利於和胃生津。《醫學概論》指出:“晨食粥,推陳出新,益膈養胃,生津止渴,神清氣爽,補之甚多。”比如百合大棗糯米粥滋陰養胃,百合蓮子粥潤肺腎,三色粥清熱養肺,百合杏仁粥祛痰止咳,生地黃汁粥涼血養燥,扁豆粥健脾和胃,姜粥禦寒止嘔,核桃粥潤肌防燥,松子粥潤肺益腸, 菊花粥明目養神,茶粥化痰助消化,燕窩粥養肺止咳,山藥粥健脾強腸,洋甘菊檸檬酸。
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粥來食用,從而使臟腑陰陽氣血和諧,達到滋補身體的目的。然而,不當的進補方法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有時還會損害健康。
人參、燕窩、蓮子、芝麻...面對各種補品,壹些消費者感到無所適從。秋季進補吃什麽好?以下食物推薦給普通補充劑:
百合:有養肺潤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勞的功效。蓮子:能祛余熱,滋補強身。山藥:它的應用範圍很廣,男女老幼,健康體弱都可以吃。白扁豆:煮粥或煎服,能健脾和胃,增進食欲。蓮藕:煮熟的蓮藕能健脾開胃,適合秋季進補。牛羊肉:秋天吃牛羊肉可以溫補氣血。栗子:有健脾胃、補腎壯骨的作用。大棗:大棗能滋陰潤燥,益肺益氣。
人參、燕窩等高檔滋補品並不適合所有的滋補品。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這些滋補品。秋季宜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芝麻、烏雞、豬肺、豆漿、蜂蜜等。經常吃這些食物可以防止秋燥對身體的傷害。此外,乳制品、豆類、新鮮蔬菜、水果要多吃。這些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是很好的滋補品。
對於老年人和體質較弱的人,要根據身體狀況確定進補方法,不要盲目進補。在選擇食物和藥物之前,可以咨詢專業的醫生。
由於夏季多吃生冷食物,人的脾胃在初秋還沒有完全恢復,不宜吃太油膩的食物。秋季氣溫幹燥,人容易上火,所以秋季飲食少吃蔥、姜、蒜、辣椒等辛辣食物。
秋季進補要註意,不要吃太多。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過度進補會增加脾胃和肝臟的負擔。夏天,由於人們吃冷飲,經常吃凍品,脾胃功能減弱。此時如果突然大量補充,脾胃和肝臟的負擔會突然加重,使長期虛弱的消化器官難以承受,導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亂。
不要只關註醫學而輕視食物的養生作用。許多食物也是很好的滋補品。多吃薺菜,可以治療高血壓;多吃蘿蔔可以健胃消食,寬胸;多吃山藥可以補脾胃。日常食用核桃、芝麻、花生、紅棗、扁豆等。也是很好的補品。
不要貪圖珍貴。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相應的補品也不同。燕窩、人參等價格昂貴的補品並不適合所有人。每種補藥都有壹定的對象和主治,要以實用有效為原則,缺什麽補什麽。
避免只補肉。入夏後,由於脾胃尚未完全恢復正常功能,過於油膩的食物不易消化吸收。此外,體內脂質、糖類等物質的過度積累,可能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在適當食用牛羊肉的同時,也不要忽視蔬菜和水果,它們可以為人體提供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秋高氣爽,正是全民開展各種健身運動的好時機。面對眾多的鍛煉項目,要從不同的人群中選擇。比如老人可以散步,慢跑,練五禽戲,打太極拳,做健美操,做八段錦,自給自足。年輕人和中年人可以跑步、打球、爬山、洗冷水澡和遊泳。在做“動態練習”的同時,可以配合“靜態練習”,如六字訣、冥想、呼吸練習、內功、意向性練習等。動靜結合是和諧的,而運動是身心的,可以達到身心健康的效果。需要註意的是,喜歡耐寒鍛煉的人,可以從秋季開始,緊跟天氣變化,增強對多變氣候的適應能力和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