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道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道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養生的種類和方法很多,無非就是物質養生和精神養生。重視精神修養是道教區別於其他流派的重要特征。精神可以說是道家修煉的最高境界。道教為了達到成仙與天地同生的目的,非常重視對人體本身的探索,尤其是對人的精神狀態的研究。在實踐中提倡精神自我磨煉、道德自我完善、心態自我平衡等自省訓練方法。

談到健康,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飲食和運動,比如藥補、跑步等。其實精神健康更重要。如今,大多數人的營養可以得到基本保證,但要真正過上輕松、快樂和有趣的生活並不容易,更不用說長壽。現代科學實驗證明,長期的不良情緒會加快生理衰老速度,也是許多疾病的重要誘因。道教很早就發現了這個規律,所以把精神養生放在壹個非常高的高度去理解和實踐。他修養的主要內容如下。

1,培養健康

道家提出過“天不可信,地不可信,人不可信,心不可信,唯道可信”、“我命在我,不在天”等觀點。以信養性,即通過宣傳道教的作用,堅定道教的信仰,有意識地培養道教,達到與天地同命的理想。道教為什麽能養生?

道教的“道”不是指人們常說的社會生活中的壹些道理和哲理,而是指宇宙遵循的大道。換句話說,這是自然規律。道教能修身養性,延年益壽,能治國平天下外;而道家則將兩者結合起來,主張通過修身養性來統治世界。所以道教所追求的神仙境界,就是實現社會和諧人人有份的理想,就像老子所說的“是無私的,所以可以私。”道教的神仙,其實就是妳我心中早就認可的理想人格。

2.以德養生

在道家的觀念中,養生不僅包括養生,還包括道德修養。這是道教養生的壹個顯著特點。易經說:壹個好的家庭不僅僅是壹個慶典。保健和道德修養密不可分,道德修養不僅對保健有幫助,也是保健本身的壹個重要方面。在先秦道家文化中,“德”是壹個基本概念,它與“德”相聯系。沒有道德,怎麽可能得到?德能化氣。其實老子是把“玄德”的修養作為“上火”的關鍵。這個“氣”是怎麽養成的?那就是“以道配義”,即在內心培養正直的道德,從而與天地相通,激發內氣的功能。《太平經》通過對自然現象的觀察,認識到天地之“德”體現為“氣化之氣”。它把東南西北與春夏秋冬結合起來,把自然宇宙的運行劃分為兩大時期和兩大空間位置,並用“刑德”來說明其功能特征就時間而言,春夏為德,秋冬為刑;就空間而言,東南屬德,西北屬刑。道德支配生命,懲罰支配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