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吃什麽?妳知道飲食要註意什麽嗎?我為大家整理了清明節氣飲食的保健攻略,希望對大家有用。
清明節氣飲食保健攻略1、講究“病從口入”:
多變的天氣容易使人感冒,導致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這時,呼吸道傳染病,如白喉、猩紅熱、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腦膜炎等。,是經常發生的。所以要認真關註天氣變化,增減衣物,盡量少去公共場所,特別註意“病從口入”。
二、不吃“頭發”:
這個節氣也是很多慢性病容易復發的時候,比如關節炎、哮喘、精神病等。所以有慢性病的人要避免容易發生的食物。所謂“發”,是指祛風生痰、送毒助火、助邪氣的產品,如海魚、蝦、海蟹、鹹菜、竹筍、竹筍、羊肉、公雞等。,並可適當吃些冷食。
適宜的食物有粳米、芝麻、花生、紅小豆、糯米、鵪鶉、鵝、貽貝、蝸牛、雞蛋、韭菜、香菜、生菜、山藥、蘋果、橙子、馬蹄、梨、桃、櫻桃。健康的湯品應該是胡蘿蔔竹蔗水,五花肉燉辣椒,魚頭燉川芎白芷,狗腹魚配韭菜,豬蹄秀配鮮土茯苓,黃鱔配鹹菜,豬瘦肉配貓爪草等。
第三,養生重在養肝:
傳統養生理論認為“春對應肝”,也就是說春季的氣候特征與人的肝臟密切相關。因此,春季養生的方法應以養肝為主。如果肝功能正常,人的氣機就會通暢,氣血就會和諧,各個臟腑的功能就能維持正常。所以清明養生重在養肝。護理肝臟可分為“養肝”和“清肝”。具體方法有很多,如以肝養肝、以味養肝、以血養肝、以菜養肝等。
四、飲食以進補為主:
清明,冷空氣和暖空氣交替,壹天比壹天暖和,所以天氣壹會兒晴朗,壹會兒陰雨,人體經常會四肢癱瘓。在湯的調理中,除了利尿祛濕,還需要適當的補益,所以養血舒筋最為重要。建議用桑葚薏仁燉白鴿(桑葚20克,薏仁30克,白鴿)。飲食要清淡,要定時定量,限鹽,補鉀,以清補為主,多吃蔬菜水果,防止上火。可以多吃壹些柔肝潤肺的食物,如薺菜益肝和中;菠菜益五臟血管;山藥健脾益肺。
五、清明前後喝菊花茶:
清明節將至,即將進入“春雨連連”的季節。傳統養生理論認為“春對應肝”,所以春天養肝總是健康的。
春季是肝陽上升的季節,不宜吃“油膩”食物(如竹筍、雞肉等。).清明期間要多吃柔肝潤肺的食物。薺菜、菠菜、山藥、銀耳都是不錯的選擇。
清明前後,不妨喝點菊花茶。中醫認為菊花能祛風清熱,有平肝、防感冒、降血壓的作用。但是菊花茶喝多了也會傷肝,所以要適量飲用。
清熱養肝食療1。山楂薏仁飲:取生山楂9g、薏仁10g,加雞內金10g、茯苓10g,每日壹次,水煎後分四次口服,兩個月為壹療程。功能:疏肝理氣,健脾養胃。
2.沙參麥冬飲:沙參9g,麥冬10g,桑葚10g,紫河車9g,圓肉6g,每日1次。煎服後,分4次口服,2個月為壹個療程。功能:活血養陰,補腎益肝。
3.雞肝米粥:取新鮮雞肝3對,大米100g,煮粥食用,可治肝血虛,中老年人,飲食不好,眼睛幹澀或流淚。對於四肢麻木的老人,也可以用雞肝5對,天麻20克,每天蒸壹次,堅持半個月。
4、醋補肝:醋味酸,入肝,有平肝化瘀、解毒抑菌的作用。老年高血壓肝陽上亢患者楊燦每天喝40毫升醋,用溫水稀釋後,或用醋浸泡雞蛋或黃豆,有很好的效果。平時因氣悶而肝區疼痛的人,可服用食醋40毫升,柴胡散10克,可迅速緩解疼痛。
5、鴨血補肝:鴨血性平,營養豐富。取鴨血100g,鯽魚100g,白米100g煮粥,可以滋養肝血,幫助治療貧血,也是肝癌患者的護肝佳肴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