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初中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匯總

初中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匯總

初中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匯總

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壹章生物圈裏有哪些綠色植物?

生物圈中有50多萬種綠色植物。它可以分為四組:藻類,苔蘚,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

壹.藻類、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

1,藻類植物

①生活環境:大部分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也有壹部分生活在陸地潮濕的地方。

②結構特征:藻類植物沒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

2.苔蘚植物:

①生活環境:苔蘚植物大多生活在陸地潮濕的環境中。

②結構特征:苔蘚植物壹般較短,有類似於莖和葉的分化,但莖無導管,葉無脈,根很簡單,故稱偽根。

③作用:許多苔蘚植物的葉片只有壹層細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可從背部和腹部侵入細胞,從而威脅其生存。人們利用苔蘚植物的這壹特性,將其作為監測空氣汙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類

①生活環境:山野的森林和潮濕的地方。

②結構特征:有根、莖、葉的分化。在這些器官中,有特殊的運輸物質的通道——運輸組織。

③繁殖:蕨類植物靠孢子繁殖,孢子是生殖細胞的壹種。

④作用:古代蕨類植物的遺跡經過漫長而復雜的變化,逐漸變成了煤。

第二,種子植物

1,種子結構:種子表面有種皮,可以保護裏面的嫩胚。胚是新植物的幼蟲,由胚、下胚軸、胚根和子葉組成。

①豆類種子(P81圖3-10):種皮和胚(胚、下胚軸、胚根、子葉[2片])。

②玉米種子(P81圖3-10):果皮和種皮、胚(胚、下胚軸、胚根、子葉[1片])和胚乳。

2.種子植物:能結種子的植物稱為種子植物。種子植物包括兩大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①子代植物:油松、側柏、蘇鐵的種子外露,此類植物稱為子代植物。

(2)被子植物:豌豆、荔枝、木瓜只有把果實拉開才能看到種子。像這樣,果皮在種子外面的植物叫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陸地上分布最廣的植物家族。

3.種子植物比苔蘚和蕨類植物更適應陸地生活。其中壹個重要原因是它們可以產生種子。

4.記住常見的*植物和被子植物(第84-85頁)。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生活

壹.種子的發芽

1,種子發芽的條件:環境條件:溫度適宜,有壹定的水分,空氣充足;自身條件: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胎,已過休眠期。

2.種子萌發的過程:吸收水分→運輸營養→胚根發育成根→下胚軸伸長→胚發育成芽→芽發育成莖葉。

3.抽樣檢驗:抽樣檢驗是指從檢驗對象中抽取少量個體作為樣本進行檢驗。壹種用樣本的測試結果反映整體情況的方法。

第二,植物的生長

1.根尖結構:根冠(保護)、分生組織(分裂和增殖)、伸長(伸長最快)、成熟(根毛在外,導管在內)。

2.壹方面,幼根的生長依靠分生組織細胞的分裂來增加細胞數量;另壹方面,它取決於伸長區細胞體積的增加。

3.樹枝是由芽發育而來的。植物的芽可分為頂芽和側芽。芽中幼葉發育成葉,芽軸發育成莖,芽原基發育成芽。

4.植物需要營養:水、無機鹽(含氮、磷、鉀的無機鹽是最需要的)和有機物。

第三,開花結果

1,花結構:(P.104)

2.花的主要結構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藥中有花粉,花粉中有精子,雌蕊下部子房中有胚珠,胚珠中有卵細胞。

3.授粉:花粉從花藥中散出,落在雌蕊柱頭上的過程稱為授粉。通常有兩種授粉方法:自花授粉和異花授粉

4.受精:胚珠中的卵細胞與花粉管中的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稱為受精。

5.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子房→果實;子房壁→果皮;胚珠→種子;受精卵→胚胎

第三章綠色植物和生物圈的水循環

1.吸水:植物主要通過根系吸水,根系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區。

2.水分運輸:莖中的水分運輸結構是導管。除了莖之外,根和脈中也有導管,相互連接形成輸水管網。

3.導管的作用:導管既能輸送水,又能輸送無機鹽。

4.蒸騰作用的概念: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從活體植物表面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稱為蒸騰作用。蒸騰作用主要通過葉片進行。

5.葉結構:葉由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葉肉和葉脈組成。

6.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是氣體交換的“窗口”。它是壹個由壹對半月形細胞——保衛細胞包圍的空腔。氣孔可以打開和關閉。

7.蒸騰作用的意義:①刺激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2)能降低葉片表面溫度,防止植物因溫度過高而灼傷;③增加大氣濕度和降水。

第四章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生產者。

1,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P.117)

2.澱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光是綠色植物產生有機物不可或缺的條件。

3.葉綠體不僅是生產有機物的“車間”,還是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能量轉換器”。

4.除了水和少量的無機鹽,植物的成分主要是有機物。有機物為植物細胞提供能量,並參與植物細胞的構建,進而構成各種組織器官,直至整株植物。

5.綠色植物不僅為其他生物提供建造自身的材料,還為其他生物提供生命活動的能量。

第五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碳氧平衡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並釋放氧氣

1,光合作用的過程:

2.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本質上是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儲能有機物(如澱粉)並釋放氧氣的過程。

3.光合作用原理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①保證作物有效光合作用的條件,尤其是光照。(2)合理密植,讓農作物的葉片充分接受光照。

第二,綠色植物的呼吸

1,呼吸的過程:

2.呼吸作用的概念:細胞利用氧氣將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並釋放出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以滿足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呼吸。

3.呼吸作用原理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①農田中及時松土,遇澇及時排水,可使植物根部獲得充足的氧氣,保證呼吸作用的正常進行。(2)儲存糧食時,保持幹燥和低溫;儲存水果和蔬菜時,降低溫度或氧氣濃度可以抑制呼吸作用,延長食物的儲存時間。

4.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本質是有機物的分解和能量的釋放。任何活細胞都在不停地呼吸,壹旦呼吸停止,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

5.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通過光合作用,綠色植物可以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向大氣中排放氧氣,對維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有重要作用。

初中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匯總

1,調整物體圖像

顯微鏡使用流程(每個流程中應註意的方法)

①取放鏡子:壹只手握住鏡臂,另壹只手握住鏡座,將顯微鏡放置在距離測試臺邊緣10cm處。

(2)瞄準:旋轉轉換器,使低倍物鏡朝向光孔。光線強的時候用平面鏡,光線弱的時候用凹面鏡。

(3)放置和裝載:將載玻片標本放置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使標本正對光孔中心。

④調整焦距:轉動粗準焦螺絲,使鏡筒慢慢下降,直至接近載玻片標本,註意物鏡不要碰到標本(此時壹定要看著物鏡)。左眼看向物鏡,同時反向旋轉粗準焦螺絲,使鏡筒緩慢上升,直至看清物象。輕輕轉動微調焦螺絲,使物體圖像更清晰。

2.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液泡、細胞核、線粒體、細胞質、細胞膜、細胞壁、葉綠體(標記的※是植物特有的)

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能傳遞遺傳信息。

細胞質:它不是靜止的,而是不斷流動的,它的流動可以加速細胞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

葉綠體: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實現物質的轉化。

細胞壁:具有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

細胞膜:它可以控制物質的進出,使有用的物質不能隨意滲出細胞,有害的物質也不容易進入細胞。

線粒體:它能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3.植物六大器官的功能

根:具有固定、支持、儲存、繁殖等功能,最重要的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莖:支持,儲存,營養,繁殖,水和無機鹽和有機物。

葉子:接受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花:授粉受精,發育有成果。

水果:保護種子,儲存營養。

種子:是植物傳宗接代,發育成新的植物幼蟲的工具。

初中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匯總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有哪些?

1.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包括藻類、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其中前三種植物生長到壹定時期會產生壹種叫做孢子的生殖細胞。因為是通過孢子繁殖,所以又叫孢子植物(無籽植物)。

2.大多數藻類植物生活在水中(如淡水:水綿、衣藻海水:紫菜、海帶)。

(1)形態結構:根、莖、葉無分化。

(2)營養方式:所有藻細胞都含有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營養方式為自養。

(3)繁殖方式:用孢子繁殖。

3.藻類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生物圈中氧氣的重要來源。

(2)水生生物的食物來源。(如魚餌)

③為食。(如海帶、海藻)

(4)藥用。

4.大多數苔蘚植物生活在陸地潮濕的環境中(葫蘆科,地錢,樹幹蘚)。

(1)形態結構:壹般較短,有類似莖葉的分化,但莖無導管,葉無脈。根很簡單,叫假根(只用於固定植物)。

(2)營養:苔蘚細胞都含有葉綠素,可以進行光合作用。

(3)繁殖方式:利用孢子(生殖細胞)進行繁殖。苔蘚植物是監測空氣汙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大多數蕨類植物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如李白、關中和滿江紅)。

(1)的形態結構:有根、莖、葉的分化,在這些器官中有運輸物質的特殊通道——運輸組織。

(2)營養方式:蕨類植物細胞都含有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營養方式為自養。

(3)繁殖方式:利用孢子(生殖細胞)進行繁殖。

蕨類植物與人類的關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可食用,如蕨菜。

(2)可入藥,如卷柏、紫萁等。

(3)作為綠肥和飼料,如滿江紅。

(4)煤的來源。

6.種子植物的分類:根據子葉的數量:

(1)雙子葉植物:胚胎中有兩片子葉(脈網)的植物,營養物質儲存在其中。如蠶豆、大豆、花生等。

(2)單子葉植物:胚胎中有壹片子葉(具弧形葉脈)的植物,大部分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中。如大米、小麥和高粱。

7、種子的結構:

(1)種皮:保護作用。

(2)胚(包括胚、下胚軸、胚根和子葉)是新植物的幼體,將來可以發育成植株。

(3)只有單子葉植物才有胚乳。子葉和胚乳中儲存的營養物質是胚胎發育成苗時的營養來源。

8.種子與孢子的比較:種子營養豐富,具有適應環境的結構特征。如果環境過於幹燥或寒冷,可以休眠。孢子只是壹個細胞,只有分散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才能萌發。

9.種子植物分類:根據種子外的無果袋分為①子代植物(如松樹、銀杏、蘇鐵、紅豆杉、水杉、臭柏、側柏)②被子植物。

10,被子植物成為地球上分布最廣的植物:被子植物壹般具有非常發達的運輸組織,從而保證了體內水分和養分的高效運輸;它們壹般都能開花結果,果實可以保護裏面的種子,很多果實也可以幫助種子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