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洛陽有個逝者安息之地,很多人要求死後葬在這裏。秘訣是什麽?

洛陽有個逝者安息之地,很多人要求死後葬在這裏。秘訣是什麽?

我國民間有句話,叫做“生在蘇杭,死在北邙”。“生於蘇杭”主要是因為蘇杭地處中國南方。自古就有“上有蘇杭下有蘇杭”的說法。在《觀滄海潮,勝在東南》中,柳永極力用“勝在東南,為三都大都會,自古錢塘繁華”來描繪蘇杭的盛景。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死在北芒”,因為這裏隱藏了太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北莽山概述

北邙山原名邙山,因位於河南洛陽東北,故稱北邙山。西起三門峽,東至沂水,東西綿延400多裏。這座山是龍山的尾巴,是中國風水寶地。因此,自東漢城陽王葬於此,後世的官員大臣都把這裏作為掃墓的首選之地。

這裏村落眾多,依山傍水,氣候宜人。再加上歷史上很多王公名流都葬在這裏,所以逐漸形成了“生於蘇杭,葬於北邙”的文化。得益於這裏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條件,形成了適宜農耕、養生、旅遊的特色。

北芒的特色

首先,它所在的城市比較特殊。洛陽,號稱中國第十三古都,與Xi安(長安)、開封(汴梁、汴京、東京)、北京(北平、史靜)、南京(金陵、建業、建康)並稱為“中國五大古都”。

從東周到唐朝,很多封建君主看中了洛陽在中原的地理位置,其易操縱天下的優勢和壹些軍事因素。而且這個地方作為中原地區發展較早的大城市,創造了極其繁榮的經濟,所以很多封建君主都喜歡把這個地方當做壹個國家的首都。

其次,這裏發生過許多著名的歷史事件。例如,東漢末年宦官作亂時,劉勰(後來的漢獻帝,當時的)在這裏避難,因此流傳了壹首非常著名的童謠“後王騎馬遠離北邙數千裏”。

比如南北朝時期,北周和北齊在軍事上對峙,北齊宗室將軍蘭陵高長恭率領五百大軍在這裏取得“北邙大捷”,蘭陵勇士壹戰成名..例如,隋末唐初,王和李密在這裏集結了10多萬軍隊,打“北邙之戰”。總之數不勝數,等等。

第三,風水的特殊性。在風水學上,北莽山被他們稱為昆侖山(祖龍山)、秦嶺、小山的殘脈,被稱為中國道教七十二福地之壹。而且洛陽是由吉水、洛水等四條河流孕育而成,使得北邙山成為壹個獨特的、獨壹無二的靈魂安息之地,很多人要求死後葬在這裏。

關於北莽山的文獻記載和神話傳說

無數文人騷客用文學作品書寫了北邙山的傳奇。

晉代大詩人陶淵明說:“壹百歲歸北邙山。”陶淵明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隱士和詩人,像他這樣的貴人,都把北邙山當作絕佳的安葬之地。白居易也說:“賢愚,貴賤皆死,北邙墓高嵯峨。在古代,我孤獨得要死,臨死前還在唱歌。”他表達了對現在喝酒,現在喝醉的生活的哀嘆,同時把北邙作為喪葬文化的代名詞。然而元好問在元代說:“驅馬到邙源之北,必久矣。成千上萬的富人掉進了這座山。”所謂山,是指北莽山。

北江留下了許多感人的傳說。相傳老子悄悄來到北邙山,與八個人壹起建造了阿泰赤八卦爐,以調動天地的靈性。經過9981天的精心煉制,他終於煉制出了仙丹。我嘗了其中壹個,瞬間脫骨成仙,於是用仙丹沾了他的青牛,然後他踩著青牛走出了邙山北的函谷關。

《死亡之地》

因為北邙埋葬的亡魂太多,這裏選擇幾個朝代的幾個知名人物。漢代,漢光武帝的前陵劉秀,在劉秀起義後建立了以洛陽為都城的東漢王朝,死後葬於北邙。

按理說,古代帝王選擇墓葬是壹個仰觀天下,背山面水的絕佳之地。但原陵是壹個毫無特色的地方,不易被黃河破壞。由於他隨葬的陪葬品很少,而且位置科學,所以他的陵墓保存得相對較好。

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的第壹座楊陵。曹丕的第壹座楊陵選在了首陽山以東的壹個“徐秋無食之地”。他在這樣的地方修建這樣的陵墓,就是為了讓幾十萬年後的後人不知道這個陵墓的存在。曹丕壹生成就斐然,在位七年,封號黃初。

他的喪葬觀念主要繼承了父親曹操的“薄葬觀”,因此是薄葬文化的堅定支持者。墳墓裏沒有藏著任何財寶。他認為厚葬分明是在誘惑那些心懷不軌的人,父親設立摸金校尉和送山中郎將的舉動深深觸動了他。

北魏時,皇帝袁孝文的陵墓叫弘(拓跋弘)。北魏孝文帝是我國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的改革極大地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在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壹頁。

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下令將都城從北方的平城遷至中原的洛陽,並在洛陽進行改革。後來,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在南征中崩。由於孝文帝趙文的最後壹座寧陵距離長陵約100米,當地人俗稱這兩座陵墓為“大小陵”。

有人對這裏的墓葬數量做了壹個粗略的統計:東周王陵8座,東漢王陵5座,曹魏王陵1座,北魏王陵4座,西晉王陵5座,後唐王陵1座。加上王公大臣的墓,大致有數千座。如果加上普通人的墓,數量可能達到幾十萬。

北莽山作為中國喪葬文化的重要代表,在文學作品中被無數次提及。因為地處風水寶地,這裏埋葬著二十多座帝王墓和上千座大臣墓,這裏流傳著許多神秘的神話傳說和絕佳的地理位置,所以被稱為中國的“亡靈之鄉”。

現在這裏到處都是古墓,所以也是這個地方的壹大特色。如果要了解我國的歷史文化,那麽喪葬文化壹定是壹個無法回避的話題,而說到喪葬文化,就必須避開北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