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詞的含義:
●分支
zhī?ㄓˉ
◎從植物主幹上分離出來的莖條:枝條。分支(根)。竹枝。搗亂。智科。枝節問題(a .壹件事引起的其他問題;b .細分,不重要)。
◎量詞,意為桿狀:鉛筆。
◎古“支”,支,支。
分支字符的詳細解釋:
詳細詞義
◎支zh:還有呢?
<姓名>
(1)(形聲字。從木,撐聲。本義:源於樹幹)
②同本義[分支]
枝,木,不生條。——《說文》
草的枝條。——《蘇文·移精變氣》
成千上萬的花朵壓彎了樹枝。——唐·杜甫《獨自河邊尋花》
這不是爬行。——宋周敦頤《情蓮》
明月不可驚。——宋新戚姬《西江月》
就是拿著棍子唱歌。——洪松·麥《容齋續》
(3)再比如:樹枝(葉子多的樹枝);樹枝(樹枝頂端);分支所有者(分支和主幹);樹枝(樹枝的頂端);分支(分支);樹枝(樹枝和樹幹)
(4)古代指除長子[旁系]以外的氏族後裔
《詩》雲:“此枝不朽。”——《左傳·莊公六年》
(5)再如:支書(長子以外的支系);分支(旁系分支的後代);分枝花萼(分枝上的花萼。俞氏旁系)
(6)通“肢”。人類四肢以及鳥類和動物有翼足的總稱
四支強。——《管子內業》
如果妳有四個分支。——《荀子·儒家》
人類有四個分支。——《魯氏春秋》。
詞性變化
◎支zh:還有呢?
<數量>
(1)通常是從樹的樹幹或樹枝上長出的纖細的莖幹,或者是從植物芽上長出的嫩莖或部分。
竹外有三兩桃花。——蘇頌·史的《惠崇》
春江夜景
(2)另壹個例子是蘋果花。
(3)從植物芽中長出的小嫩莖或部分。如:壹個月桂樹;壹根歐芹
④用來指與“分支”相通的桿狀東西。現在常用“分支”。如:步槍;壹支鋼筆;壹支蠟燭
《康熙字典》分支字釋義:
《康熙字典》釋義
陳全神貫註於樹枝上的木字;康熙筆畫:8;頁碼:第565438頁+06號12
唐朝的韻腳會被移動,切到合適的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