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養生就是抗衰老的過程。
衰老是指成熟後的生理退化過程。如果把身體比作壹臺復雜精密的機器,機器用久了總會磨損,暴露出各種故障。人也是如此。無論是器官還是組織,裏面的細胞都是逐漸受損的,廢物也在不斷積累,最終會失去功能。養生就是通過各種方法來養生、強身、防病,以達到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目的。
第二,器官老化和退化的時間
人類到了20歲,不僅是面部,身體各個器官的功能都出現了壹個普遍的、逐漸衰退的過程。衰老初期,我們處於代償期,感受不到、察覺不到這種變化。40-50歲以後,衰老加速,超過壹個閾值,就能感覺到各種身體機能的衰退。
第三,最適合養生的時間是衰退初期。
相傳,扁鵲關於醫術的故事。扁鵲是戰國時期壹位著名的醫生。三個兄弟,扁鵲,擅長醫療技能。王偉問扁鵲誰的醫術最高。因為扁鵲是最著名的,我以為扁鵲會回答說是他自己,但他的回答恰恰相反。扁鵲的理由是,癥狀出現前大哥就把病治好了,所以只有家人知道;鐘師兄在病初治好了病人,所以只有當地人知道這件事。扁鵲以重病後才治病聞名於世。這就是最早的“未病先醫”理論,即未病先醫,有病中醫,大病醫。
20歲是人體機能最旺盛的階段,也是器官功能衰退的起點。因為衰老是壹個不可逆的過程,最適合養生的時間自然是衰退初期,也就是身體機能處於代償期,疾病尚未形成的時候。
四、中青年人如何正確養生
良好的生活習慣、對社會環境的適應、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運動、健康的精神狀態當然是養生的基本方法,但中青年人的身體狀況並沒有明顯下降。他們不重視養生,甚至把養生當成變老的標誌。年輕人如何正確養生,或者說年輕人如何在不改變生活習慣和條件的情況下養生?以下是我對黃奇以質辨證養生的理論。
(壹)養元固本
四十歲,沒有人能逃脫自然退化和衰老的命運。並不是所有的衰老都根源於不良的生活習慣。人到了20歲,組織器官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退,40歲是能感受到衰退的年齡。但是,衰退有先有後,有早有晚。如果保養得當,通過滋補身體、固本培元等科學保養,可以延緩機體組織器官的功能障礙或衰老,使人長壽。
1.新陳代謝緩慢是衰老的標誌。
新陳代謝變慢,細胞再生速度變慢,同時受損細胞無法修復,廢物不斷堆積,最後逐漸失去功能,加速衰老過程。所以身體新陳代謝慢是衰老的直接表現。
2.氣虛血虛是衰老的初始環節。
衰老是從身體新陳代謝的減速開始的。“氣”是促進新陳代謝的微妙物質;血液是氣的生化載體。如果氣血不足,氣血不旺,新陳代謝就會變慢,開始形成衰老。
3.內臟虛弱是衰老的物質基礎。
臟腑是人體運行的主要部分,也是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腎是先天之本,脾胃位於五臟中間,是升降的樞紐。如果腎脾虛弱,臟腑功能不協調,新陳代謝變慢,那麽衰老就開始形成了。
4.滋補身體是防止衰老的基礎。
養元是中醫養生的基礎。溫養氣血就是養元,調臟腑就是固本。滋補身體是維持良好新陳代謝和防止衰老的基本方案。
5.強身健體要從成年開始,年齡越小效果越好。
6.滋元固本
養元固本方以黃精為主要成分,黃精為滋陰補腎、健脾益氣的君藥;枸杞、玉竹為滋陰補腎之臣,松花、山藥為益氣之臣,茯苓、陳皮為健脾之臣;輔以青錢柳、桑葉、決明子清熱解毒;用玫瑰花、藤茶、葛根活血化瘀,滋陰補腎,健脾益氣,治本,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君臣輔使配伍,標本兼治,預防衰老。本方所有材料均來自同壹藥食同源目錄,安全低毒,適合長期服用。
(2)區分體質,促進平衡。
總之,黃奇的辨質理論認為,以慢性病預防為主的保健要從年輕人開始,越早越好。在藥食同源目錄下選擇配方,在滋補身體的基礎上分析體質,調整平衡,最終實現“未病先養,預防為主”的國民健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