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年期間,媽媽在網上了解到王慶主任和楊龍主編錄制的《探尋中國民間醫學》的信息,並通過微信與《郭刮痧》的老師郭淑紅取得了聯系。
我母親身體不好已經將近十年了。2008年,她做了子宮肌瘤手術。2010年夏,確診右側乳腺癌,發現淋巴結轉移,行右側乳房切除術及腋窩淋巴結清掃術。術後放化療,脫發,化療液滲漏,手背燒傷,放射性肺炎,對全身的傷害都很大。後來因為術後右臂淋巴循環不好,腫了,經常感染發炎,我穿了很久的彈力套。後來去北京做淋巴吻合,平時用按摩機,效果不是很明顯。離婚的心痛,再加上幾場病,如果每天都能睡得安穩就很幸福了。
我在醫院出生長大,家裏很多人都是醫務工作者。父親是中醫,母親是藥劑師。我從小就向往醫生這個職業。從小學寫的第壹篇作文開始,我的夢想就是當壹名醫生,拯救生命。
可惜高考分數擺在我面前,好幾個醫學院都把我拒之門外。我幾乎不想學了,學了別的專業。不過業余時間也會去中醫學院聽課,學習壹些簡單的藥理學和病理學知識。雖然我對醫學特別是中醫很感興趣,但是其他繁重的課業和工作讓我只關註這個“興趣”,沒有深入了解。
報名後收到了班主任楊老師發來的視頻和文字資料,邀請師兄師姐們在微信群裏分享。班主任管理微信群也很辛苦。
情人節後壹天,2017.02.15,郭刮痧第五期傳承班正式開課,帶著興趣,帶著憧憬,更帶著初心。希望這份對郭刮痧的執著,能讓我的興趣轉化為臨床實踐。上課前,王導給大家打氣。郭老師還介紹了兩位助教,助教,大師兄。
通過資料了解到,郭先生壹開始接觸刮痧是因為身體不適。療效顯著後,他開始創業,把總結改進的“郭刮痧”傳給更多的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方法被更多的人掌握,更多的人可以受益。
上圖中腋下和背部有很多黑色的丘疹,說明心臟周圍的血液堵塞的很厲害,紅血絲因為長期堵塞已經變黑了。下圖,代謝廢物和痰液停滯在心臟周圍,要拔罐治療。“拔罐刮痧,病就治了壹半”。
心臟或肺部的疾病不能僅僅通過壹個穴位或經絡來解決。要把西醫的解剖和中醫的經絡結合起來,加上臨床總結的刮痧拔罐、劈刮等特殊手法,找到重點,逐壹突破。
《張步語衡》的作者是清代的郭誌水,郭淑紅老師也姓郭,把她的刮痧法命名為郭淑紅。
郭老師拋出壹個問題,“背癢,背撓還是腳撓”。通過這個肺水腫的病例可以看出,舒菲穴雖然位於第三胸椎棘突旁65438±0.5寸,但離肺水腫的病竈還很遠。所以具體疾病的治療不是單壹的穴位經絡就能解決的,需要大規模的探索才能找到病竈。
課上,郭老師還分享了壹些師兄師姐以往的成功案例截圖,以樹立信心,振奮精神。
我希望所有的學生都能在學習郭的刮骨療傷之前,學業有成,實現夢想!不要忘記妳的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