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它也是壹個非常脆弱的器官,如吸煙、久坐等不良習慣都容易增加心臟負擔,引起病變。
壹、心臟不好有哪些表現?
異常1,耳鳴心悸
心臟病早期患者常出現不同程度的耳鳴,這是由於心臟供血減少,導致耳部毛細血管功能異常所致。
如果伴有驚恐、氣短、咳嗽,尤其是心力衰竭患者,咳嗽時甚至會咳出粉紅色泡沫狀痰。
異常2、胸痛、肩痛
這是心臟病的典型癥狀,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
因為在生活中,很多行為都會引起胸痛,比如過度勞累。在胸痛、肩痛之後,很多人往往不會想到心臟病。
事實上,心臟不好的人,尤其是在寒冷的環境中或進食後,會感到刺痛和擠壓疼痛。
變態3。睡覺時打鼾
很多人認為打呼嚕是睡得很香的表現,但誰都知道這是壹種錯誤的認知。當壹個人在睡眠中打呼嚕,說明他的心臟已經超負荷了。
臨床上,經常打鼾的人比正常人患心臟病的幾率要大得多。
而且打呼嚕的人反復暫停睡眠和呼吸,容易造成缺氧,誘發低氧血癥,引發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心臟疾病。
4、四肢腫脹異常
如果發現手指、腳趾有明顯水腫,指甲表面增厚,看起來像鼓槌,就要註意了。
這是因為心臟的泵血能力下降,導致靜脈壓升高,四肢水腫,多發生在心力衰竭患者。
二、睡前做什麽會傷心?
1,少喝點
為了促進睡眠,很多人會在睡前喝壹點酒來幫助睡眠。誰知道,這種行為對身體傷害極大。
因為睡眠時身體血液流速緩慢,新陳代謝降低,會引起神經興奮,心跳加快,加重心臟和肝臟的負擔。
尤其是酒精代謝時,需要大量的氧氣,容易造成缺氧,增加心肌梗死的概率。
2.少熬夜
經常熬夜容易導致內分泌代謝異常和心律失常,增加心臟負擔,同時影響心臟的自我修復,加重病情。
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更重要的是減少熬夜次數,降低心梗和猝死的概率。
3.少生氣
臨床數據表明,整天情緒低落的人比樂觀開朗的人患心臟病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因為心情不好會導致體內毒素增加,影響心臟健康。
比如人睡前上火,睡著了,新陳代謝不正常,導致氣血凝滯,進而引發心臟病,甚至抑郁癥。
三、如何保護心臟健康?
1,重量控制
運動量過少,飲食過多,食物過多都會導致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很容易盯著這些人。
而且長期肥胖會加速心梗的到來。因為脂肪堆積過多,容易造成心臟供血障礙,猝死。
因此,適量運動控制體重有助於預防心臟病的發生。
2.情緒穩定
很多人在情緒受到極大刺激時,如大喜、悲傷、憤怒等,就會心臟病發作。
悲傷可以說是心臟病患者的天敵。
美國心身醫學學會年會上發表的壹項研究表明,悲觀的心臟病患者死亡率是樂觀者的兩倍。
所以平時要註意自己的情緒,避免出現“大喜大悲”的現象。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出去散散心,或者聽聽音樂放松心情。不要壹個人生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