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穿鞋跑步容易減少受傷,但是容易造成扁平足。
(1)體育課老師壹直要求學生穿運動鞋上體育課,最根本的原因是為了防止學生在跑跳的過程中傷腳。不同的運動鞋有不同的保護作用,但穿運動鞋可以減少對腳的沖擊,起到緩沖和保護作用。除了跑鞋,還有籃球鞋、足球鞋、網球鞋等運動鞋。這些鞋不僅有緩震作用,還根據各項運動的特點加強了壹定的保護功能,如防滑、防扭傷等。隨著運動項目的不斷細化,運動器材也變得更加專業化。
(2)然而,由於運動鞋的方便、耐用和舒適,許多青少年幾乎壹年到頭都穿著運動鞋。比如我就是生動的例子之壹。我媽夏天每次看我穿運動鞋都覺得汗流浹背。如果長時間穿運動鞋,鞋內寬松的環境會導致青少年腳底韌帶松弛變長,形成扁平足。如果妳像我大哥壹樣手腳出汗,妳的腳壹直處於這種密閉的環境中,很容易導致腳癬、皮炎、濕疹等腳部皮膚病。
5、赤腳跑步可以有效鍛煉小腿肌肉,保護腳踝。
(1)說到赤腳跑步,大部分村民認為真的不靠譜。既然鞋子是用來保護腳的,那妳脫了鞋子豈不是增加了腳受傷的幾率?其實不能這麽說。首先,如果妳想赤腳跑步,這個條件比較苛刻。人的腳底不像動物,所以光腳出門跑步還是有點困難的,所以我覺得還是在室內光腳跑比較好,這樣就避免了光腳在水泥裏跑燙水泡,被碎玻璃割傷,被蚊子咬等等壹系列問題。只要打掃好室內環境,赤腳跑步可以避免不穿鞋造成的外傷。
(2)至於內傷,不知道村民們能不能發現,穿鞋跑和不穿鞋跑是不壹樣的。壹般情況下,穿鞋的人會習慣性地用腳跟著地面走,然後整個腳掌從腳跟到腳趾繞著地面滾動,再用前腳掌推壹步,達到前進的目的;但是不穿鞋的人為了保護腳跟和腳骨,下意識的從頭到尾都是用前腳掌在地上跑。美國哈佛大學人類進化生物學家丹尼爾·利伯曼(Daniel Lieberman)的實驗研究表明,這種跑步方式可以減少疼痛和受傷的可能性,更能鍛煉小腿肌肉。赤腳跑步的方式更接近人類原始的跑步方式,所以國外很多專家認為:“赤腳在大多數環境下,大多數時間裏,是最健康、最自然的模式。”
6、結論
如果妳有鞋,沒有空間,又要在主幹道公園這種地方的水泥地上跑,那就不要赤腳跑。老老實實穿球鞋跑步不劃算。但是,如果家裏有跑步機,還是可以每周給自己壹次赤腳跑步的機會,解放雙腳,享受運動的樂趣,不容易受傷也能保持健康!
PS:
1,“跑步壹定要穿跑鞋,不然會傷腳,引起腳病。”澳大利亞專家提示。
2、“站立時,我們的腳承受我們的重量,每走壹步,壹只腳多承受2到3倍的重量。壹個體重50公斤的人,每跑壹步,每只鞋底至少承受100公斤。腳疲勞的程度不止於此。如果妳跑1km,以1m的步幅,妳就跑了1,000步,也就是每只腳要跑500步,每只腳要承受5萬公斤的重量。”這位專家說。
3,這樣,我們就應該選擇壹雙合適的運動鞋來保護我們“勤勞”的雙腳。專家研究發現,很多有足部癥狀的人都有不穿跑鞋跑步的經歷。“很多人買運動鞋是為了款式,但是穿運動鞋也要註意針對性,因為每壹款運動鞋都是為個人運動而設計的。跑步不要穿籃球鞋,也不要穿鞋底幾乎沒有質感和減震保護的休閑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