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妳在城裏,其實可以逛逛東莞的公園,可以去著名的園林——可園。
科苑概況
科苑公園位於東莞市莞城區科苑路32號。始建於清道光末年(1849-1850),歷經多次改建擴建,現貌如舊。東莞可園、順德清暉園、佛山梁園、番禺余音山房合稱為“嶺南四大名園”。
門票:綜合館區免費;古建築區門票8元。
地點:廣東省東莞市莞城區科苑路32號
開放時間:全年每周二09:00-17:30,周壹、三至周日不開放。
運輸:
地鐵東莞地鐵2號線天寶站D出口,直行到公交站乘坐X16,在科苑站下車。
公交車?乘坐3路、4路、7路、15路、16路、20路、28路、30路、31路、45路、46路、45路。C4在東莞市中心,在科苑汽車站下車。
“科苑”名稱的由來
關於“可園”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壹段佳話。據說,當張靜建造自己的花園時,他將其命名為“意大利花園”,表明他對自己的花園非常滿意。竣工後,張邀請了當地的名流和紳士們舉行了壹次盛大的宴會。
宴會結束後,張漫不經心地征求了大家對“意大利花園”的看法。可能那天大家都喝多了酒,但當時誰也聽不懂老張的意思,只是張嘴說,對,對...
送走客人後,張還在想:是啊,這正說明“意大利花園”不錯。為什麽不直接把“意式花園”改成“科苑”?這樣既能有獨特的園名,又不失人情味。就這樣,科苑這個名字被正式稱為。
可園旅遊路線
可園建築面積3畝(2204),布局巧妙合理。園內海市蜃樓籠罩亭閣,回廊縈繞,山巒蜿蜒,極為有趣。園內建築均為水磨青磚結構,地面多為東莞特有的紅褐色磚臺階,輔以花架、花徑、假山等。在這裏可以找到中國古代造園的精髓。
堯山亭
科苑第壹高樓,17.5m高,閣樓四面開窗,屋檐展翅,可俯瞰東江風光。這座高樓也是東莞清代的標誌性建築。
只是可惜現在周圍有更高的建築。站在邀山亭上,再也看不到往日無盡的風光,美麗的東江也隱藏在樓群之中。
博蕭宏謝
紅館是主人邀請客人午睡的地方。“破紅”就是剝荔枝。據記載,當年亭子旁種的是荔枝樹。每當荔枝成熟時,妳可以伸手摘下新鮮的荔枝品嘗。
浣碧浪
比比廊全長65,438+000米,是壹條環繞全園的長廊,全園景色盡收眼底。花園走廊的起點位於“破紅館”。
雙清室
雙清室是可園的另壹個景點,它的結構非常奇妙:建築、地板、天花板和大廳的窗扇都繪有“雅”字,據說是吉祥的。雙清室是花園主人曾經對著風唱歌,對著月亮做愛的地方。根據殿前小橋的景色和曲池中月亮的倒影,它被命名為“雙清”。
曹操堂
草堂曾經是花園的主人張畫畫和休息的地方。現在這裏有壹尊張的塑像。
張是清末東莞市村人。赴江西任按察使,任調配使。後來因官海沈浮,退居故鄉,潛心山水園林、棋藝書畫。建造科苑也是他退休生活的重要成果。
張詩文書畫俱精,經常在可園結交書畫,使可園逐漸成為當時嶺南文人雅士的聚集地。繼張之後,居巢、居廉等也在科苑居住作畫,傳播技藝,開創了嶺南畫派的先河。
胡克區
胡克區,又名華陰園,有釣魚臺、拱橋、水榭。胡克區被長堤分成三個區。堤上有壹座紅磚拱橋,堤旁有壹座竹水榭,是主人和朋友菊蓮、菊朝寫生的地方。沿湖長廊,名曰“博Xi余音”,參與園林設計的大畫家有詩贊“紅窗響,似釣魚人。”
呂奇大廈
據說張在發現壹把唐代古琴時,在最高的山亭旁建了壹座收藏樓,專門用來收藏這把古琴。這座建築的名字叫做“綠色騎樓”,這也是鋼琴的名字。
路岐大樓是科苑最富傳奇色彩的地方。妳可以想象那是古代壹位嫻靜的才女。她緩緩拉開窗簾,輕盈地移動,在古琴前坐下,手指纖細地彈奏出優美的樂章。
小貼士:
從建園到現在,從私家園林到博物館公園,可園已經有one hundred and fifty多年的歷史了。時間改變了可園的樣子,卻沒有改變它安靜的氣質。
可園很適合周末找壹天放松自己,來這裏散散步忘記很多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