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失落已久的詩歌和遙遠的地方陽朔篇

失落已久的詩歌和遙遠的地方陽朔篇

桂林天下第壹,陽朔桂林第壹。

壹個

陽朔最美的風景是“十裏畫廊”。十裏畫廊位於陽朔月亮山。因沿途風景秀麗,風景如畫,故稱十裏畫廊。海豚出水,駱駝過河,美女梳妝,龍角山,千年古榕樹等。,都很美...人們對山有擬人化的描述,每壹個生動的景觀都有自己的名字:妳看,有壹座小巧玲瓏的山峰,獨立而崎嶇。經過萬年的風化和喀斯特侵蝕,看起來像壹只小海豚躍出水面的形狀。畫廊東側工農橋旁,壹望無際的田野間,田家河像壹條白色的綢緞蜿蜒向東,河邊有壹座山,看起來像壹只駱駝漫步過河。人們稱她為“過河的駱駝”。工農橋沿著公路向南看。月亮山壹側的山峰修長婀娜,就像壹個東方美女披著長發,在前面梳妝打扮,所以被稱為“美人梳妝”...

看風景不是比聽風景更好嗎?在我看來,聽風景真的不如身臨其境。早起的鳥兒有食吃,早起的人可以等待美麗的風景。當我們早起來到十裏畫廊看日出時,幾個“長槍短炮”的攝影師已經提前選好了位置,準備在畫廊裏拍攝日出。比起《陽光》裏的海上日出,十裏畫廊的日出似乎更羞澀俏皮。靦腆的“鴨蛋黃”在壹片橘紅色朝霞的映襯下從山中探出半張臉,幾朵淺灰色的雲朵劃過他的臉龐,直到他慢慢爬到山頂,變成了壹朵橘紅色的鮮艷的“鴨蛋黃”...我忍不住嘲笑我周圍的攝影師。我不為壹個日出,壹抹晚霞,壹片漂浮在山間的雲而睡,至於嗎?

轉念壹想,碼字不就是這樣的狀態嗎?幾乎每壹篇文章都是在白天忙碌的工作之後,抓住夜晚稍縱即逝的靈感,點燃蠟燭。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喜歡上了碼字和寫作。雖然我知道這是壹份艱苦的工作,但我仍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安靜的夜,聽著自己的心聲,在手機上敲著壹行行的方塊字...帶著孤獨和寫作慢慢走上了“不歸路”...

在十裏畫廊邊走邊看,想把這麽美的風景帶進包裏,但行程有限,只能暫時告別她,依依不舍地去了董村。

廣西有壯、侗、瑤、回、苗等十幾個少數民族。其中,侗族的民族風情確實非同壹般。侗族在中國只有3000多萬人口,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湖北、廣西。她是廣西最神秘的族群,是“男娶女”的族群。沒有自己的話,交流就靠唱歌。唱久了會越來越好吧?難怪侗族人民的小姑子和大哥唱歌都叫“天籟”!

6月6日相當於侗族的“情人節”。侗族女孩到15歲後,會被老人趕到泥窩裏感受“滾泥窩”的成人禮,然後就可以談戀愛了。當壹個女孩結婚的時候,她會被戴上皇冠,穿上禮服。“鳳凰”是侗族的圖騰之壹,每個侗族大媽的發髻裏都插著壹把刻有鳳凰圖案的銀梳子。所以,侗族未婚杜詩梅和已婚阿姐的區別就在於發髻上會插壹把梳子。男生結婚要帶四八樣嫁妝:壹把銀梳子,兩只手鐲,壹個銀碗,兩雙銀筷子(男方用實心筷子,表示對女方要真誠;女方用空心筷子,表示女性寬容大度。結婚後,如果小姑生個女孩,家裏人都高興;如果生的是男孩,會被嘲笑有“賠本貨”。男孩長大了,壹定要學會兩項技能,才能“嫁”自己:壹是會打銀器,給自己嫁妝;第二,我會做木工,會蓋木屋。孩子壹出生,董嫂就開始種樹,等孩子結婚了再砍樹蓋房子。

在侗族,除了壹家之女,還有壹個值得全家驕傲的“寶貝”:百歲老人。在這個長壽之鄉,只要看到家裏門框上掛著壹個牛頭,就說明家裏有百歲老人。家裏女人和老人越多,在寨子裏就越光榮,越受尊重。侗族也有很多習俗,比如蠟染是他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三月三是侗族的春節,三月三是民歌。人越多越熱鬧。喝酒時要喝全家人敬給客人的“高山流水”酒。此外,侗族養生還有幾個好方法:壹是用銀器刮;二、用銀器“滾雞蛋”排毒;第三,女人用發酵的淘米水洗頭,頭發保持烏黑光亮。

聽了導遊小姑子的介紹,妳們覺得侗族的小姑子是不是“累並快樂著”?這裏的大嫂,如同生活在母系社會壹樣,在經濟社會生產生活中受到尊重,取得了主導和支配地位。當然不需要維權,也不會有“家暴”。但是做壹家之主,在家工作是不是太累了?壹般懶得管又不想管的女生,真的應該慶幸自己不是侗族人!

酒店裏壹頁彩色的陽朔旅遊介紹,吸引了壹個同學。她發現彩頁裏居然有“陽朔燕莎空中運動基地”,就吵著要帶她去那裏坐滑翔機。好吧!我們從未有過獨自乘坐滑翔機的經歷。她問媽媽的時候,連忙搖頭:“我這個年紀,怎麽敢經歷這麽高海拔的探險?”我可以給妳拍照!穿上防曬衣,太陽鏡也要帶上..."

總的來說,對於我這種恐高,心臟不好的人來說,乘坐滑翔機真的是壹個很大的考驗和挑戰。還好我說兒子壹直在鼓勵我:“媽媽,要勇敢!我看好妳!”當我和戈薇乘坐各自的滑翔機被發射到空中時,我立即緊張地閉上了眼睛。我不敢慢慢睜開眼睛,直到感覺坐在我前面的飛行員已經平穩地駕駛滑翔機...我實在不忍心再閉上眼睛壹秒鐘,眼前的景觀是如此震撼:藍天下,翠綠色的群山連綿起伏,與群山黃綠交匯的“田字格”形成了壯麗的山景。面對午後耀眼的陽光,我終於勇敢地睜開眼睛,清醒地意識到我在“飛翔”...平復了壹下突然的心跳,我開始深呼吸。我在滑翔機支撐桿上的手不再那麽緊的撐在支撐桿上,而是伸出手臂去感受風的呼嘯。我覺得,此時的我,就像壹只小燕子壹樣自由自在,在群山間飛翔,俯瞰眼前起伏的群山,仿佛用翅膀就能觸摸到身邊的山峰...

山區的美不僅在於山川,更在於依山傍水的寧靜村落,如“世外桃源”。所謂“世外桃源”,就是陽朔縣壹個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的村莊。碧玉般彎曲的河流像翡翠項鏈壹樣環繞著村莊。除了當季水稻和玉米,村裏的農田裏還種著金桔、板栗、柚子等經濟作物。整個村莊至今還保留著原貌。河邊長滿了竹子和樹木,河水如碧玉,河底的石頭和樹枝清晰可見。蜿蜒清澈的小河流向村口,壹座石橋橫跨在河上,成了孩子們戲水的樂園。今晚,外國遊客和我們村的孩子們在河裏嬉戲。幾個調皮搗蛋、虛張聲勢的孩子壹次次從石橋欄桿上跳入河中,河水頓時濺起浪花,引得眾人驚呼。就這樣,靜靜的坐在河邊,擡頭能看到壹片青山,低頭能看到壹彎碧水,聽著壹群孩子戲水生活,很好...

回來的時候會經過村裏的民宿。壹個駝背的老婆婆坐在她家門前,面前的小桌上放著壹些該村的土特產。奶奶遠遠地看著我們,推銷她的商品。已經走過去的母親轉身回到了外婆的攤位。“壹根黃瓜多少錢?”媽媽問。“壹塊錢,就這幾個,全拿走!”奶奶回答。“那我拿四個,留壹個,晚上妳自己吃。阿姨今年老了?”媽媽和奶奶聊天。“今年90了,真是長命百歲!這裏的水土真的很滋潤。”媽媽學會了微信支付,奶奶沒有手機,只好遞上壹張100元的賬單。奶奶慢慢從衣服口袋裏掏出壹個布袋,壹邊5元開始給媽媽找10元的零錢,壹邊告訴我們:“這是自家地裏種的黃瓜,沒有農藥……”媽媽只拿了奶奶找的90元錢,不讓她繼續找錢。雖然山民長壽,但他們仍然不富裕。在我們那裏,這個年紀的老人早就不工作了,山裏人也不容易啊!

在廣西這座雄偉的大山裏,還生活著壹個勤勞的民族,那就是壯族。努力應該是生活所迫吧!住在大山深處,交通不便。建在深山裏的吊腳樓是壯族同胞的傑作。雖然現在進山的路都修成了環山路,沿著山的走向蜿蜒而上,山腳下的路也鋪了石板路,但是汽車只能開到山腳下。再爬山,就要靠馬匹帶著物資爬崎嶇的山路了。

把車停在山腳下的停車場後,我預定了酒店的老板娘——壹個熱心的壯嫂提著籃子來接我們。看著她又瘦又矮的身影,我怎麽也想不到,她會把我們散落的行李放在籃子裏,順手甩在背上。她壹邊帶路,壹邊給我們介紹寨子裏的風土人情。從下到上爬了寨子裏的山20多分鐘,終於到了他們的民宿——壹棟全木質的兩層小樓。壹樓是主人家住,二樓全是“觀景房”。打開窗戶,龍脊梯田盡收眼底。

龍脊梯田位於龍勝縣的茫茫群山之中,梯田的田埂向地平線無限延伸,十分壯麗。當山風吹著妳壹步壹步爬上露臺,那種涼爽和舒適會讓妳誤以為自己走在綠色的花海中。壯族同胞靠山吃山。我想,多少年前,壯族同胞的前輩們站在大山深處,歷盡艱辛,開辟了這片壹望無際的梯田。壹定是“愚公壹山”的勇氣和堅持!真的需要仰視!開墾出來的梯田既能種水稻供家庭食用,又能把良田變成美景,吸引遊客,帶動經濟發展,壹舉兩得。寨子裏的木質建築越建越多,這也反映了這裏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原來普通的吊腳樓不夠用了,有實力的家庭就想辦法把它改造成有壯族特色的民宿。

當然,在寨子裏,我也看到了壹位80多歲的老奶奶弓著背,提著籃子和柴火上山下山的場景;眼見馬馱磚上山,風塵仆仆的壯族少年;看到老人不舍得吃自己的土雞蛋,就把爐子烤的熱雞蛋賣給上山的遊客,5塊錢有2塊錢;早上6點,我拉開窗簾,看見對面露臺上叔叔阿姨彎腰忙碌的身影...

真的要回歸了!最後,同學們如願以償,把簡單的行李放在籃子裏,扛下山。喜歡農村生活的熊海子說:“媽媽,我們能再來嗎?我還想在山腳下的小溪裏抓魚,我還想再抓壹次嫂子家的大公雞,我還想再提壹次自己的籃子……”?是的,這次旅行不僅是壹次釋放心靈的旅行,更是壹次身體和意誌的磨煉。八月的烈日下,我每天穿梭在幾個景點和城市之間,用文字記錄我的所見所想,用圖片拍下美麗的瞬間。我的身心壹直走在路上。廣西,如果可能的話,我們還想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