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季太陽直射點從北半球逐漸南移,秋分後穿過赤道,太陽直射南半球。從北半球來看,太陽的角度逐漸變低,晝夜差距變小,秋分時晝夜長短相等。
2.氣象學上平均氣溫的入秋標準是:酷暑過後,平均氣溫連續五天穩定在22℃以下即認為入秋,低於10℃(平均氣溫:當日0: 00、6: 00、12、18的平均氣溫)即結束,進入冬季。
3.立秋後進入秋季,意味著降水和濕度處於壹年的轉折點,趨於下降或減少;在大自然中,壹切都開始從郁郁蔥蔥成長到豐富成熟。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許多植物在秋天成熟。秋天,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變化,陽氣漸衰,陰氣漸盛,氣候由熱轉冷,萬物隨寒而生,漸落。這是冷熱交替的季節。
秋季習俗:
1,豎蛋,字面上不難理解,就是立蛋。到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玩這樣的遊戲,甚至世界各地的人都在做豎蛋的實驗。有句老話叫:“秋分到了,蛋就漂亮了”,意思是秋分長勢好的時候是把蛋立起來的最好時機。而這種喜聞樂見又很好玩的遊戲也逐漸延續至今。
2、多吃“苦”蔬果:秋分節氣過後,應盡量選擇壹些溫熱的食物,而“苦”蔬果是最好的選擇。秋屬肺金,辛能散瀉肺,酸味能補肺。其中山楂、蘋果、葡萄、雪梨、銀耳、百合適合秋季養生,芝麻、核桃、蘿蔔也不錯。秋分過後天氣漸冷,要註意身體和腸胃的保暖。
3.吃秋菜:這主要來源於嶺南地區開平蒼城鎮謝的壹個不成文的習俗。這裏說的“秋菜”,其實是野生莧菜的壹種。據說每年秋分那天,村民們都會去地裏采摘巴掌大小、綠色的秋菜。但是,拿回家洗幹凈,用它和魚片壹起煲湯。壹家人吃了這種“秋湯”後,可以讓家裏平安健康壹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