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兒童如何養生?
八月,酷熱難耐。為了降溫解暑,豆豆穿著單薄,喜歡吃冷飲,養成了習慣。9月,3歲的豆豆去學校學習,天氣變冷了。他不習慣加衣服,所以剛入學壹周就感冒了。爺爺奶奶,父母都心疼。第壹,註意日常生活的調節。秋季,自然界的陽氣趨於收斂和閉合,日常作息也要相應調整。“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同樂。”作息時間有變化,家長要和學校的要求保持壹致。給孩子買個小鬧鐘,督促孩子早睡早起,適應孩子的生物鐘節奏,不僅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也有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二、加強飲食調理秋季天氣幹燥,津液易傷,引起咽喉、鼻唇幹燥,幹咳、聲音嘶啞、皮膚皸裂、大便幹燥。兒童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基本準則,還應“少加辛辣酸味”。秋季氣候幹燥,小兒應盡量少吃辛辣之品,如蔥、蒜、姜、茴香、辣椒等,多喝開水、淡茶、豆漿、乳制品、蜂蜜、果汁、牛奶等飲料,多吃糯米、鴨肉、蔬菜、紅薯、玉米、山藥、芝麻、蓮藕、柿子、香蕉、紅棗、橙子、山楂、蘋果等。家長可以給孩子服用壹些維生素沙參、麥冬、百合、杏仁、川貝母等。他們還可以煮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貝母糯米粥、黑芝麻粥、杏仁豬肺湯、羅漢果燉豬肺、梨燉豬肺(貝母雪梨)、蓮子百合燉豬肉、沙參燉豬肉等。第三,註意衣服的增減。初秋的中午雖然炎熱,但早晚卻涼風習習。因此,需要多準備壹些秋裝,如外套、春秋衫、毛衣、薄毛衣等,適當增減,防止“寒氣”的入侵。俗話說:“春捂秋凍”,秋天氣溫下降緩慢。不要急著給孩子加太多衣服,穿上脫下的時候蓋得太緊以免感冒;衣服要逐步添加,讓孩子的身體逐漸適應環境溫度,有抵禦寒冷的能力。第四,加強鍛煉健身。秋天,天氣涼爽,氣候幹燥。呼吸更多的新鮮空氣是必要的。家長和老師可以帶領孩子在涼爽的晨風中散步、跑步、做遊戲,積極鍛煉身體。他們不僅有“空氣浴”,還接受耐寒訓練,讓身體適應寒冷的刺激,增進健康,增強抗病能力,為即將到來的冬天做好充分準備。五、做好保健防病工作秋季是腸炎、痢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等疾病的多發季節。孩子年幼體弱,免疫力較弱,要特別註意預防。家長和老師要做好孩子的衛生保健和疾病預防措施:搞好環境衛生,消滅蚊蠅,教育孩子註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不吃變質汙染的食物,按時給孩子接種乙腦疫苗。秋季天氣逐漸轉涼,溫差大。只要家長註意孩子的日常生活調節、飲食調理、換衣、運動保健和疾病預防,孩子就能健康地度過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