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立春吃什麽有益健康?

立春吃什麽有益健康?

01,早起早睡養肝氣。

春天,陽氣開始發芽,白色越來越長,萬物開始復蘇。

“肝屬木,宜在春”。肝氣通達,身體就會放松,精力充沛;肝氣受損,人容易疲勞、困倦、眼睛幹澀等不適。因此,春季首先要讓肝臟得到“休息”,過度勞累會嚴重消耗氣血,直接影響肝臟的儲血功能。“人壹躺下,血就會回流到肝臟”。此時提倡早睡早起,生活規律。即使睡懶覺,也要在晚上11之前上床睡覺。

早上起床後伸了個大懶腰,日出後去戶外散步。我的身體動了動,我的陽受到了鼓舞。

02、少酸辛,助陽養肝。

酸性匯聚於肝經,不利於楊琪的生長和肝氣的釋放。因此,立春應少吃酸性食物,多吃辛辣和甜味的產品。如蔥、姜、蒜、芹菜,辛辣芳香,既能祛風散寒,又能殺菌防病,最適合立春節氣。

在飲食和藥膳方面,根據立春的季節特點,吃壹些養肝柔肝、疏肝理氣的藥材和食物是不錯的選擇,如白芍、枸杞、花生、紅棗等。

此外,春季容易出現肝氣過盛,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因此,宜適當攝取壹些甜味食物,以滋養脾胃。可以選擇大棗、山藥等味甘健脾之品,做大棗粥、山藥粥。

生蘿蔔味甘涼,熟食味甘性平。立春時節吃蘿蔔,不僅能緩解春困,還有補氣、化痰、止咳的功效。韭菜又名楊洋草,具有補腎養肝的作用,有助於人體陽氣的生長和通暢,也應多吃。

03.春天遮太陽,下厚上薄。

俗話說“春不脫衣,秋不戴帽”,意思就是早春不脫棉衣。立春時節,陽氣漸盛,但陰氣未盡,正處於陰退陽、寒轉熱的轉折時期。

此時人體的毛孔也處於關閉到逐漸打開的過程中,對寒邪的抵抗力減弱。如果穿的少,壹旦遇到風寒感冒,毛孔就會自動閉合,體內的陽氣就無法宣發,產生“陽郁”現象。因此,保暖防寒仍然是開春養生的重點。

此時的衣服提倡“下厚上薄”,以助春日上升,古語雲:“春日未凍,下半身過暖,上半身略減,故養陽之氣。”

[健康貼士]

01,三招

敲肝膽經清肝火:雙腳與肩同寬,下蹲,雙手握空拳,從膝關節上內側開始,敲擊至腹股溝,再轉膽經,從環跳穴開始,敲擊至膝關節上外側,慢慢恢復。

閉眼養肝血壹眨眼:閉上眼睛,用食指輕輕按壓眼瞼,輕輕揉捏,直到眼睛感到灼熱浮腫。然後眨眼,即保持頭部不動,將眼球向左右分別轉動10圈,可以有效緩解眼睛疲勞,改善視力。

舒展管理肝經:人體困倦時,血液循環緩慢。經常拉伸可以祛舊吸新,行氣活血,疏通經絡關節,振奮精神,同時刺激肝功能,達到護肝保健的效果。

02、喝三粥

菠菜粥養肝護肝:養肝護肝是春季養生的第壹要務。菠菜粥對肝陰虛引起的不適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香菜牛肉粥油膩開胃:香菜因為含有大量的揮發油而具有獨特的氣味,香菜牛肉粥可以刺激食欲,促進消化。

韭菜粥調理腸胃:早春吃韭菜可以暖胃,提高免疫力。另外春天的韭菜最好,色澤翠綠,清香撲鼻。

03、吃三顆芽

春天是頭發生長,新芽和最有活力的美味的季節。

黃豆芽營養豐富:黃豆芽是所有豆芽中營養價值最高的。

枸杞芽可以清火明目:適量食用枸杞芽可以增強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綠豆芽降火解毒:如果春天出現上火引起的口腔潰瘍,或者小便變黃,耳後有水流出,早晨眼睛有眼屎,綠豆最合適。

04.咬三個水果

枇杷預防感冒:枇杷被譽為嶺南春季第壹果。春天多吃枇杷有助於預防感冒。

菠蘿助消化:相對於其他季節的菠蘿,春季的菠蘿更香更潤,適合在幹燥的春季食用。

草莓健脾潤肺:草莓具有健脾潤肺、補血益氣的功效,老少皆宜,尤其適合體虛者食用。

【穴位保健】

適時養生是中醫養生的壹大原則。根據四季的特點,太陽的精神生長在春天,所以立春養生的重點是養肝和保護新生的太陽的精神。

陰陵泉穴

1.定位:小腿外側,腓骨頭前下壓時。

2.操作方法:

艾灸:溫和灸法:點燃艾條,在距穴位2 ~ 3 cm處掛灸,使局部有溫熱感,每次約10分鐘,灸至皮膚潮紅,每日1次,可5-7次。

按摩:拇指點揉法,拇指尖按壓穴位旋轉揉搓,力度以有酸脹感為準。

肝俞穴

1.定位: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側開1.5寸。

2.取穴方法:坐位或俯臥位,從第七胸椎向下觸摸兩個椎體,即在第九胸椎棘突旁開兩橫指(約1.5寸),即為穴位。

3.操作方法:

艾灸:溫灸器方法:點燃艾條,放入溫灸盒內,使局部有溫熱感,每次20分鐘左右,直至皮膚發紅,每日1次,可5-7次。

按摩:拇指按摩,拇指尖按壓穴位進行旋轉揉搓,以感覺酸脹的強度為度,持續3-5分鐘,每日1次,可5-7次。

拔罐:拔罐方法:持罐5 ~ 10分鐘,每周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