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如何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如何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可以說是管理層經常反復說的壹句話。但實際上並沒有做到。管理層首先保護的是融資,實際上保護的是非流通股股東,也就是大股東的利益。妳看,不管股市有多低迷,不管投資者怎麽抱怨,不管媒體怎麽呼籲股市休養生息,但是新股的停發和減持就是不松口,融資的多少好像和管理層的政績有關。

為什麽要再融資?這與管理層對股市定位的理解有關。相當壹部分高層認為股市是用來融資的。所以近年來股市提出了服務國企脫貧、中小企業融資等口號。但股市的功能不僅僅是融資,還有優化資源配置、兼並重組等多種功能,其中重要的功能是股市是投資的場所,投資要註重回報,讓投資者在股市正常賺錢,分享國民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成果。在沒有扭轉管理層對股市定位認識偏差的情況下,只有融資再融資才能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在可交易的投資者中,管理層是保護機構投資者的,機構是目前首先要考慮的。例如,在此次“試詢價制度”中,詢價對象被定義為“證券投資基金、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條件的證券公司以及中國證監會認可的其他機構投資者”。要知道,這種詢價最終會將新股發行的20%-50%的籌碼分配給這些機構投資者。從中國股市的現狀來看,壹二級市場肯定是會盈利的。為什麽不讓中小投資者參與詢價?在管理層眼裏,中小投資者根本沒資格,也做不了詢價。其實7000萬中小投資者中,各種人才都有,也有比機構定價更準確的人才。也有比機構更深入更精細的研究行業和上市公司質量的人才,因為這是七千萬人,這是群眾,群眾才是真正的英雄。

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不僅要改變管理層的壹些觀念,還要充分認識中小投資者的作用。從中國股市現狀來看,小投資者數量最多,有幾千萬人。從歷史和現實的貢獻來看,中小投資者的貢獻最大。中國股市自成立以來,已經融資9000億元,主要是中小股東的血汗錢。沒有中小投資者的參與,中國股市就不會建立,也就不會有今天。支撐中國股市的是中小投資者。然而,中小投資者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到2003年底,投資者繳納印花稅6543.8+0965億元,上市公司分紅6543.8+0844億元,而流通股股東只拿到600多億元,扣除20%的個人所得稅後只有500億元左右。所以中小投資者的分紅遠遠少於繳納的印花稅。中小投資者整體核算是虧損的。

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就是尊重歷史,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就是保護人民,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就是保護中國股市,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就是促進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