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腸道內寄生著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個細菌。正常情況下,這些細菌與人體和諧相處,互相利用,互相制約,動態平衡。
人體要管理如此龐大的細菌種群並不容易。壹旦這種平衡被打破,就會導致腹脹腹瀉,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體重下降,威脅生命健康。
這類細菌多為有益菌,又稱益生菌,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能合成部分維生素,參與食物消化,促進腸道蠕動,抑制致病菌生長。
還有有害細菌,比例不高,通常處於抑制狀態。
還有壹些細菌在腸內是有益的,但跑到腸外就變得有害了,比如大腸桿菌和糞腸球菌。研究表明,腸道內有益菌的比例與健康狀況直接相關,體質強壯的人有益菌的比例更高。
哪些因素會破壞腸道菌群平衡?
腸道菌群平衡被破壞,大量有害細菌瘋狂生長,人體會出現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的癥狀。
1,飲食
大量油膩和高膽固醇的食物是腸道健康受損的最大原因。刺激性強的食物容易損傷胃腸黏膜。暴飲暴食會增加腸胃負擔,造成腸道自我調節功能下降,必然導致菌群失調。
2.精神壓力。
不可否認,人的精神壓力大,過度疲勞等。會改變腸胃的調節能力,腸道的酸堿度會略有變化。如果長期處於這種狀態,甚至會影響膽汁和消化酶的分泌,腸道細菌生長的環境被破壞。
3.藥
有些藥物對胃腸道有明顯的刺激作用,不僅會影響腸道粘液的分泌,破壞腸道的酸堿性,破壞細菌的繁殖能力,還會破壞胃腸道黏膜,導致惡心、嘔吐、腹瀉、便秘等癥狀。甚至有些濫用某些抗生素的藥物,直接抑制或殺死腸道細菌。
有益於腸道菌群平衡的三種食物
1.腸道最喜歡的食物是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谷物、粗糧、蔬菜、水果、菌類等。
2.益生元這個詞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難以被消化,但能選擇性地刺激壹種或多種細菌的生長和活性,發揮優勢菌的作用。低聚異麥芽糖和低聚果糖是益生元的最佳代表,但每種益生菌需要的益生元不同。比如雙歧桿菌是雙歧桿菌的益生元。
3、發酵食品,如酸奶、納豆等。,腸道菌群很喜歡,可以幫助營造健康的腸道環境。
醫學博士,生命科學博士,執業藥師,高級營養師,守護生命健康,拒絕偽健康,親手護理壹個健康的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