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魏晉名士信息

魏晉名士信息

太多了。

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

中國三國,合稱七魏名士,成名晚於“建安七子”。包括嵇康、阮籍、單濤、向秀、劉玲、王戎和阮賢。七人常在當時山陽縣(今河南輝縣西北)的竹林下聚會,恣意酣暢,酣暢淋漓,故稱竹林七賢。

七人都是當時玄學的代表,雖然思想傾向略有不同。嵇康、阮籍、劉玲、阮鹹等歷來主張研究老莊,“越是名家,越是自然”,而單濤、王戎等則擅長老莊,兼雜儒家,而湘繡則主張名教與自然的融合。他們生活不拘小節,清靜無為,聚在竹林裏喝酒唱歌。作品揭露和諷刺了司馬朝廷的虛偽。

政治態度有明顯的不同。嵇康、阮籍、劉玲等。是魏國的官員,但他們與司馬氏集團不合作,司馬氏集團掌權,已成為替代者。嵇康被殺後,湘繡被迫做官。阮賢曾在晉朝當過侍郎,但他並不受司馬燕的器重。起初,單濤是“隱形”的,但在40歲後,他成為了壹名官員,並投靠了司馬師。他擔任過公使、助理、司徒雷登等官職。並成為司馬師政權的高官。王戎吝嗇小氣,名利雙收。入晉後,長期擔任侍郎、吏部尚書、司徒雷登。經歷了晉武帝和晉惠帝兩朝,他依然自得其樂,沒有失位。

竹林七賢的不合作態度,為司馬氏朝廷所不容,最後土崩瓦解:阮籍、劉玲、嵇康不與司馬氏朝廷合作,嵇康被殺。王戎、單濤投靠司馬朝庭,竹林七賢最後流散東西。

嵇康(224-263)

三國時期,生於羅縣(今安徽宿州西南)。他家雖是儒家,但不師從老師,只說擅長老莊。嫁入魏宗室,官散於大夫,故又稱散於中。崇尚自然養生之道,著有《養生論》,主張“順其自然”。他與王戎、劉玲、湘繡、單濤、阮鹹、阮籍交遊密切,被稱為“竹林七賢”。後來由於與利益不同,便去做官,以其為己輩,再著書立說,與陶絕交;因為與鐘會的隔閡,他四十歲時在司馬昭被殺,成為將軍。嵇康山因扮演廣陵散而出名。有《冀中三際》,以魯迅編纂的《冀中嵇康》為精華。

阮籍(210-263)

三國時期曹魏末年的詩人。字黑宗,竹林七賢之壹。尉氏人,曾任步兵校尉,史稱“阮步兵”。崇拜莊子、莊子之學,但政治上采取避災的謹慎態度。與嵇康、劉玲等七人為友,常聚竹林下,自得其樂,被譽為天下竹林七賢。阮籍是“始聲”的代表,其中詠懷詩八十二首最為著名。阮籍通過比喻、象征、寄托等不同的寫作手法來抒發自己的感情,以古諷今,形成了“悲憤悲涼、晦澀曲折”的詩風。除了詩歌,阮籍還擅長散文和辭賦。九篇散文,最長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傳》。此外還有《清思賦》、《首陽山賦》等六首。有《鴿頌》《猴頌》。《隋書經籍誌》考錄《阮籍集集》十三卷,但恐怕已失傳。明代張浦編撰《阮步兵集》,收集漢魏六朝藏書130部。最接近黃節的是《阮步兵愛情詩劄記》。

單濤(205-283)

聚源字,是“竹林七賢”之壹。西晉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早年孤獨,家境貧寒。好老莊理論,交嵇康阮籍朋友。單濤要離職了,想叫嵇康接替他的位置。嵇康寫信和他分手。四十歲時,是公主書。單濤見司馬懿與曹爽爭權奪利,視而不見,不問世事。司馬師上臺後,想依附他,被提升為秀才,除了博士之外,還挪到了尚書吏部。司馬昭在蜀中以鐘會作亂,以西征和任濤為行軍車馬。趙晉封為公,陶主張以為太子。卻說魏稱帝,立為大鴻臚,加車為校尉,為新老大。出冀州刺史,鎮巴尹渠,搜羅人才三十余人。為仆,移為尚書吏部,少府太子,左仆。官員的每壹次選擇,先秉承晉武帝的意旨,親自作出評論,稱為“山公告”。因為老毛病,我已經辭職很多次了,不被允許。拜完司徒雷登,恢復辭官回國。共十卷,已失傳,今有叢書。

湘繡(約227-272年)

字時期,河內懷(今河南省西南)。魏晉竹林七賢之壹。從官員到黃門侍郎,都是散騎的常侍。他寫了《莊子》《發明好奇心》《激起玄風》《秋水》《至樂》等筆記,但筆記還沒寫完就去世了。郭象《敘述與概括》之後,別是壹本書。早年失傳,現存《莊子·朱》,可視為項和郭的* * *著作。他主張“明教”與“自然”的統壹,主張儒道合壹。認為壹切都是灑脫的,但“上下”也是出於“自然”,不能以求“自由”來違“明焦”。擅長詩詞歌賦。他對嵇康、陸安《思老賦》的悼念,很悲涼,也很有名。

劉玲

字伯倫,生於郭培(今安徽宿縣)。“竹林七賢”之壹。魏末,為建威參軍。晉武帝在位之初,呼籲對策,強調無為而治,因此被免。他反對司馬氏的黑暗統治和虛偽的倫理道德。為了躲避政治迫害,他染上了酒癮,裝瘋賣傻。有壹次壹個客人來訪,他壹絲不掛。客人問他,他說:“我以天地為居所,以房間為衣服。妳為什麽鉆進我的褲子裏?”“他的放蕩不羈的行為顯示了對明朝禮儀的否定。只有壹篇,酒德頌。

阮賢

劉晨,字仲容,西晉魏(今河南)人。“竹林七賢”之壹。阮籍的侄子,與阮籍並稱“大小阮”。李灌騎了壹個侍郎來補平太守。思想開放,不拘小節。擅長彈琵琶。

王戎(234-305)

字崇,瑯邪臨沂(今山東)人。西晉大臣,“竹林七賢”之壹。年輕而開明,光明而美麗。善談,與阮籍、嵇康等同遊。對於壹片竹林,而且嘗過之後說:“俗的東西又回來讓人失望了。”他是七賢中最庸俗的。晉武帝年間,先後任吏部黃門郎、常侍、河東太守、荊州刺史,入安豐郡侯。後來又轉戰吏部光祿勛、尚書。惠帝,斯圖亞特的官員。我執著於名利,對此無話可說。性極其貪婪小氣,農村遍布各州,沒有積累。每次我都咬牙切齒,日夜計算,如果不足。榮家有好梅,常賣,但怕別人種,常鉆核賣,所以被世人譏笑。

戴奎(約325 ~ 395年)被稱為道安。東晉喬縣(今濉溪縣臨渙)人。後居惠濟郡。“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擅長寫作,會打鼓,擅長書法和繪畫。年輕時用白瓦和蛋汁為鄭玄立碑,稱妙。我在樊軒讀書。所繪人物、山水、動物“感情豐富,妙趣橫生”,“繼荀、謝威之後,實為領袖”(《謝赫古畫目錄》)。《歷代名畫誌》中記載了他的繪畫作品,如《壹姑處子圖》、《孫綽高士圖》、《任虎的猴圖》、《董偉的詩》、《郝亮圖》、《孔子弟子圖》、《明和三圖》等。他擅長雕刻和鑄造佛像。第壹種幹漆夾雕法。五世佛像、顧愷之維摩詰壁畫、獅國(今斯裏蘭卡)送來的玉佛並稱為“三大奇觀”。壹生享受藝術創作,不追求榮耀,忌權貴。泰·王麟聽說他擅長打鼓,就讓人叫他。隗囂曰:“戴安道不憐民為王家。"蕭武帝的"蜀伯"被聘為散手的常侍和的醫生,但他辭職去了吳躲避。除此之外,還有兩卷(失傳)釋疑、竹林七賢、遊子頌、水頌、秦頌、樂府、遊子火賦、酒頌等。何尚誌(382 ~ 160)叫嚴德。南宋廬江縣(今霍山)人。更少輕浮,更久,以他們的行為而聞名。了解謝混。當初是臨時命人補充劉玉夫的主簿。從集長安,我以功德賜爵杜翔侯。宋文帝當時是歷史部長。孝武帝年間,官至左,開府與三司商議。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建玄武湖,勸阻文帝在湖中建三座山,即文房、蓬萊、瀛洲,以免浪費人錢財。曾麗齋建建康南城,有很多學生在這裏講學。曾有壹段時間,世界各地的名人紛紛來到這裏,被稱為“南學”。他是十卷文集的作者。

王凡(227 ~ 266)及其筆下的人物。三國時,吳國廬江縣人。他先後擔任過商和的正式服務員。他博覽群書,知識淵博,在天文學和數學領域取得了許多成就。他根據張衡的“渾天”理論和自己觀察天象的經驗,制作了“渾儀”(天球儀)。“混衣”周長壹百零九寸五分,靈巧實用。上面寫著“渾儀圖”,將壹天分為365.25度,黃道與赤道夾角為24度(目前測得為23.5度),為中國天文學家做出了重要貢獻。數學上研究了pi = 3.1555,這是當時重要的數學成果。誠實坦率,是個高尚的人,壹時名聲在外。甘露二年(266),因酒醉不恭,被吳主孫皓殺死。

左思

左思(約公元250 ~ 305年)臨淄(今山東淄博)人,西晉著名文學家。他的家庭背景是儒家。我年輕的時候學過書法,學過架子鼓,但是失敗了。後來因為父親的鼓勵,我變得憤怒而勤奮。左思長得又醜又別扭,很難交朋友,但他的文字氣勢磅礴。曾在壹年之內寫齊杜甫(全文已佚,有幾篇佚文見於朱、太平玉蘭)。太史八年(272)左右,其妹左被選入宮,舉家遷至洛陽,任郎中。元康年間,左思參加了當時文人集團的“二十四友”之旅,為甲米作《漢書》講座。元康末年,甲米受罰,左思退隱宜春,專心經學。齊王後被稱為檔案室總督,但他不肯放棄病魔。泰安二年(303),河間王□與張放暴力攻洛陽,左思遷冀州,數年後死於冀州。

/viewarticle.php?id=154698

陶淵明

/view/7622.html

劉勰——中國古代著名的文學批評家

/view/6715.html

/mr/wjnbc.htm

魏晉南北朝

【帝王將相】曹操曹丕治國家於迅夏侯惇

劉備張冠雨費諸葛孫亮全周瑜

袁紹司馬董藝張卓張良富寶建謝商謝安

劉裕拓跋珪拓跋濤於小燕文泰蕭道成

高八仙陽湖木蘭人

【學者】陶淵明謝靈運鮑照顏延之謝朓幹寶

陳壽葉凡嵇康生於陳林,孔融人。

蔡顏(月氏)陸雲左嶽瀟易

王羲之、王獻之、顧愷之、鐘繇、張衡

魏晉南北朝人物全集

劉滕陽蘇魯迅

譚道濟沈慶之胡魏瑞

小莫和袁穎(拓跋英)爾朱榮

裴章華謝國謝

項劉秀令單濤阮王獻容

王戎徐幹阮麗英劉璽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