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三伏天艾灸祛濕在哪裏?
三伏天怎麽減肥?
三伏天的飲食註意事項
三伏天艾灸祛濕在哪裏?
1:豐龍穴
豐隆穴屬於胃經,連接脾經。豐隆穴能調理脾胃,有很好的除濕祛痰作用。繁華就是繁華,繁華就是繁華。從這個角度來看,豐隆穴似乎能使人豐腴興旺。其實恰恰相反,這個穴位有減肥減脂的作用。
取穴:小腿外側中點,肌肉鼓起的地方,是很好的祛濕穴位。
手法:每天艾條灸15分鐘,能有效健脾祛濕。
2.足三裏穴
足三裏是足陽明胃經的匯合點,也是人體最重要的保健穴位,被古人稱為“長壽穴”。經常按摩、艾灸此穴位,可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延緩人體衰老,降低血脂和血粘度,預防動脈硬化和中風。
取穴:膝外下方3寸,脛骨外側手指處。
手法: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灸20-30分鐘。
3.合谷穴
合谷穴是大腸經絡的總開關,有“面聚糧”之說。當面部皮膚有紅血絲時,艾灸合谷穴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合谷穴有升降濁、行氣活血的作用,但不適合體質差的人給予強刺激,尤其是孕婦。
取穴:壹手拇指第壹關節正對另壹手虎口邊緣,拇指屈曲按壓,指尖所指之處。
手法:艾灸距穴位3-5cm,至穴位溫熱微紅,10次為壹療程。艾灸每次持續10-15分鐘,每日壹次。
4.曲池穴
曲池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匯合處,也就是說脈氣從四肢末端到達這裏,是最宏大的,就像水流入大海壹樣。曲池穴具有祛風濕、調理氣血、改善手、胸麻木、改善末梢血液循環的作用。
取穴:屈肘時肘橫紋外側端。
手法:艾條灸每日1次,每次10分鐘。
5.白胤角
脾經重要穴位。足陽明胃經和足太陰脾經這兩條與消化密切相關的經絡,分別在足大拇趾內端的白胤穴循環相交。
取穴:腳趾內側,距腳趾甲角0.1寸。
手法:艾條灸5-20分鐘。
6.中脘穴
中脘穴是四經的匯合點,具有調理消化系統、補中益氣、行氣活血的作用。胃寒的人中午可以用電熱寶熱敷這個穴位,有暖胃的作用。這是因為在中午,陽氣最為充沛,全身氣血充盈。電熱器的加熱可以很好地將陽氣通過中脘穴輸送到胃部。
取穴:位於腹部中線,臍上4寸,相當於五指寬。
手法: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條灸20-30分鐘,可有效緩解胃病的各種癥狀。
7.瀉溪穴
解溪穴屬於足陽明胃經。經絡(火)穴。腳背和小腿連接處橫紋中央凹陷處,拇長伸肌腱和趾長伸肌腱之間。是消除全身痰濕的穴位,對緩解下肢水腫有很好的效果。
取穴:腳背與小腿交界處橫紋中央凹陷處。
手法:艾條灸5-20分鐘。
& lt& lt& lt
三伏天怎麽減肥?
1,少吃冷飲
很多人喜歡剛運動完就喝壹杯冰水或者吃壹根冰棍,但是冰水喝多了會導致肥胖。市面上的冷飲含糖量很高,熱量自然驚人。不僅如此,對於腸胃不好的人來說,不小心跑廁所也不好!所以,想要減肥,壹定要少吃冷飲。
2、合理的飲食
在飲食方面,人們在運動後消耗了大量的能量物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是在夏季。所以,人們健身後壹定要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飲食中最好葷素搭配,多喝白開水。可以少吃多餐,多吃水果和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運動後最好不要吃太油膩的東西。吃含水量高的食物,有助於及時補充身體的水分。但是運動後不要馬上洗冷水澡,因為運動導致毛孔張開,冷水刺激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
3.少開空調
空調讓我們處於恒溫的環境中,所以我們不必調節體內的熱量。但是如果溫度很低,我們的身體會自動消耗脂肪來保暖;如果天氣很熱,我們的食欲就會下降。用空調的人,熱量調節機制受阻,容易發胖。
& lt& lt& lt
三伏天的飲食註意事項
1,三伏天飲食應以開胃為主。
三伏天氣溫很高,很多人容易食欲不振,吃不下飯。但如果三伏天吃得太少,身體熱量補充太少,就容易導致中暑。所以三伏天吃飯壹定要註意開胃。夏天有很多開胃的蔬菜,比如苦瓜、苦菜。除此之外,還有壹些酸性食物,如山楂、話梅等零食。此外,為了讓自己的食欲更好,還可以選擇山藥、蓮藕、木耳等食物食用。
2、三伏天飲食宜多吃甘寒。
三伏天是中暑發生的壹年中最潮濕的時候,所以這段時間的飲食要清淡。另外,夏天人們喜歡吃冷食,喝冷飲,導致體內濕氣進入體內,從而導致脾胃功能下降,消化功能減弱。這個時候,如果妳想調理身體,就要多吃些甘爽的食物,這樣不僅能幫助妳調理身體,還能幫助妳祛除濕氣。
& lt& lt& lt
三伏天艾灸哪裏祛濕?
★三伏天艾灸有什麽好處和效果?
★三伏天艾灸有哪些神奇功效?
★三伏灸有什麽好處?三伏灸的功效和作用。
★三伏天怎麽健身?
★灸足三裏穴的方法
★三伏天健康小貼士(2)
★三伏天可以艾灸治療的疾病及註意事項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時間和策略
★三伏天怎麽感冒?
★三伏天的健康知識
var _ HMT = _ HMT | |[];(function(){ var hm = document . createelement(" script ");hm.src = "/hm.js?8 a6b 92 a 28 ca 051cd 1 a9f 6 beca 8 DCE 12e ";var s = document . getelementsbytagname(" script ")[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