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如何練習六字公式(轉)
六字功法是馬禮堂的氣功功法之壹。幾十年來,經百萬人實踐證明,治療效果明顯,無偏差。是壹種適合大眾的很好的鍛煉方法。在過去的十年裏,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大多數人都是從網上的視頻或書籍中學習。有的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的人沒有,有的人先取得了效果,然後就沒有效果了。結合他們多年的練習經驗和很多網上朋友的問題,我也談談如何練好六字訣,供大家參考。從頭到尾都要做到“放松、安靜、自然”、“放心”、“淡然”、“不鼓勵”學會按照教材內容練習預備式,認真理解放松和內心感受的要求。然後依次學習這六個單詞的發音和口型。妳可以對著鏡子練習。發音壹定要以普通話的發音為準。壹般來說,只要發音準確,口型就準確。口型對練習的作用很大,所以壹定要準。學會練習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與胸式呼吸相反,即呼氣時腹部閉合,吸氣自然上擡。收腹的重點在小腹。至於提肛縮腎,有那種意思就可以了,重點應該是收腹。熟悉以上環節後,就可以練習動作了。特別要明白,動作是輔助性的,要以放松靈活為原則,其速度要以呼吸的長短為依據,即動作要配合呼吸。呼吸長則慢,呼吸短則快。也有人反應,動作快了可以自然呼吸,但是放不下。如果覺得動作不自然,可以在呼氣時縮短動作的跑步路線長度。比如可以把手移到肚臍上呼氣念詞,可以吹詞。可以在吐氣念詞之前,將手移到腰和背部的眼睛處(也可以練習舊的六字公式作為向新法的過渡)。經過這樣的調整,可以達到呼吸的自然,動作的自然,避免動作對呼吸的影響而導致的過度拉伸和不自然的呼吸。關於呼吸的要求,有意呼吸,無意吸氣,順其自然。呼吸和吸氣應該是自然的。不要人為追求勻、細、慢。不要以為我吐氣時間越長越好,也不要以為我吐的時間越長,排出的病就越多,然後我再吸氣,多補充。如果我們簡單地把氣功的補瀉壹口氣當成這麽簡單的任務,那麽我們就沒有真正理解治病六字方的根本原因。有人認為少呼吸多吸氣就是進補,這也是不對的。事實上,人們呼吸的空氣量總是壹樣的。如果妳喝酒,或者有很重的病或濁,妳確實可以把臟腑裏的酒、病、濁大量交換,呼氣的時候排出去,同時把人體的精氣排出去,但不代表妳可以把補充臟腑的精氣吸入去,吸入去。雖然可以增加體內的氧含量,加速病變組織的血液循環,從而改善其功能,但這種強度過大的操作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身體的損傷,因為具有修復殘疾能力的運化氣血有壹個停留和修復的過程,即浸潤和滋養的過程。如果加大操作力度,處理強度和移動速度都會加大,所以不能適當停留,不能滲透滋養。當然不可能很好的修復殘疾,所以呼吸壹定要自然自然,全身氣血運行自然,這樣才能疏通,滋養,修復。關於要不要發聲,首先要了解發聲和不發聲的通氣。發出聲音的通風比不發出聲音的通風大。其次,要明白為什麽要發聲。起初,練習發聲的目的是為了矯正口型。熟悉之後壹般沒有聲音,當然還有摩擦的氣息。有人主張長期發聲,認為發聲比不發聲好,這並不完全正確。練習初期,發聲肯定是好的,因為有利於口型的正確,因為邪氣重,需要大量交換,所以效果會好;但這是氣功,不是音樂。在練習氣功時,我們應該最大程度地放松和安靜。當它靜到更深的層次,呼吸不斷,微風習習,它怎麽會發出聲音?如果每天練壹兩次口語,還是可以的。長時間練幾次就會受傷。論六字方的治療原則。六字訣的重點是口呼吸和腹呼吸。在放松的狀態下,口呼吸作用和疏通相關的臟腑經絡,同時以呼氣為借口排出臟腑的病氣,這是很多方法無法替代的。同時,隨著腹式呼吸,三陽之氣的上升力量增加,從而三陽之氣的下降力量也增加。沿腹部呼氣時,配合口呼吸,最大限度地疏通人體經絡,同時也達到嘔吐的目的。馬禮堂的引導作用再次加大了上述相關經絡的疏通力度,所以效果很好。雖然有這樣的效果,但並不是說加大呼氣量效果就會更好。相反,不是按自然的原理呼吸,如果加大呼氣量,就會出現傷氣的問題,比如頭暈,大便長期不正常,全身發冷,感冒後越練越嚴重,臉上皺紋增多,沒有效果。同時要學會休息。修行是修行和修養的結合。就六字訣來說,就是收腹提肛,念詞吐氣,休息壹會兒的做法。剛開始練的時候,可以練七分,三分。在練習的後期,可以練習三分養七分,即可以在短暫的休息後進行長時間的休息,練習可以達到祛邪通絡的目的,養可以達到聚能補殘的目的,兩者不可偏廢。至於用心掌握氣的問題,在學習和練習的初級階段,最好暫時不要涉及。事實證明,不順著經絡有目的地導氣,也能取得滿意的效果。關鍵是很多人都沒有很好的把握意圖的度,在練習中或輕或重。這種有目的地掌握氣的要求看起來好像沒什麽。什麽時候加?如果不是終身添加,效果還是很好的。如果要加的話至少要小心妳的用心,或者裏面有東西在動。妳只需要跟隨妳的意圖。大概次數。壹般來說,壹次至少練兩次,當然是因為不覺得累。最好用洗髓經絡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