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潭寺壹年四季都有風景:春景、夏花、秋景、冬景。不同季節看到的風景不壹樣。每年5月的劉樺節和9月的石榴采摘節都會將世界各地的遊客聚集在壹起,體驗健康休閑的快樂。是旅遊休閑的理想場所。清潭秋色
清潭寺的門作坊是壹座仿古建築,三門四柱雙飛檐,木與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門的上方,有壹塊黑色大理石,鑲嵌著壹個橫匾,題有浙江省副省長劉義夫題寫的“綠譚秋色”。
門廣場內是壹條長約1.5km的狹窄山谷,這裏有36棵千年以上的檀香樹,百年以上的樹木不計其數。狹窄山谷的盡頭是清潭寺。
清潭寺門口的“清潭寺”碑文是書法家舒桐所寫。寺廟占地1050平方米,建築面積330平方米。主體建築由五個帶飛檐和拱門的大廳組成,裏面供奉著三世佛。西邊有三個房間,東邊有壹個亭子。寺前院子裏有壹棵銀杏樹,已有壹千多歲,至今枝繁葉茂。閔先生的詩《清潭寺銀杏樹》是壹座漢白玉紀念碑,就坐落在樹下。廟前有壹口“跑井”。幹旱年份,水流不斷,到了雨季,水像噴泉壹樣從井口噴湧而出,極為震撼。亭旁的東山崖上,有文峰山人題寫的“忘歸”二字,寓意來此的遊客看到清潭寺的景色如此美麗,便忘了回家。
悅楊妃宴樓
正殿後面的石壁上還刻著“還我河山”四個大字,上面有嶽飛醒目的建築。相傳宋朝的民族抗金英雄嶽飛因內憂外患,患上了眼疾。當時的寺院住持慧聰法師每天都用清潭寺的嫩葉熏洗嶽飛的眼睛。因為青檀樹的葉子有清火明目的功效,嶽飛的眼睛很快就恢復了,重返戰場抗擊地震。為紀念宋朝而建的壹座石頭建築,但在“文革”中被毀。政府於1985重建此樓,目前建築面積為112平方米。原樓門匾上的薄金匾“金街”得以保留,樓內供奉著嶽飛坐像。2012年,嶽飛後人在海內外展開大型宗親活動,祭奠先人。
西藏宮殿
西藏宮殿:位於嶽飛眼樓後面,有壹個長97米的天然裂隙洞,洞內有旋轉天窗。有七個分支洞,裏面到處都是鐘乳石。按照民間傳說中“十層樓”的概念設計建造,由地藏菩薩殿、“蒼桑正道”等四部分組成。共有25組雕像,超過65,438+050個造型,場景中布置了200多個彩燈。采用現代聲、光、電技術,動靜結合。這裏曾是清潭寺的壹景,但近年來已不對公眾開放。蘇魯邊境最高峰文峰山,具有雄、險、奇、美的特點,是棗莊八景之壹,“文峰觀湖”;
紅土埠遺址,原始社會晚期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古遺址,1992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女媧葬地,傳說中補天女神的遺體埋葬點;
尹平萬畝棗園是魯南最大的棗果基地,觀賞價值高,可用於采摘和生態旅遊活動;
石榴盆景園,向遊客展示體現石榴文化精髓的石榴盆景藝術,以及獨具特色的專業石榴盆景庭院經濟模式;
清潭寺,主要內容是觀賞千年古檀香和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