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為了什麽?
女同學們註意到的是,無論什麽季節,他都戴著白手套;男同學聊:看人家多執著啊!其中最有水平的評論來自師兄:“運動是為了健康,那麽健康是為了什麽?”是不是要廢除其他全職練習?“哥哥的理論是:沒必要把運動鍛煉到壹日三餐的地步。鍛煉是健康生活不可或缺的壹部分,但不是全部。我同意我哥哥的意見。因為運動可以增強健康,但不能阻止疾病。那年在醫院等手術的時候,聽舍友說她做了五次手術,用她女兒的話說就是“千刀萬剮”。聽了這話,我忍不住笑了。然後就被千刀萬剮,做了七次大小手術。每次受術前之苦,術後之痛,都不忍回首。好在所有的手術都是有驚無險,這是最好的結果。總結這些年與疾病“戰鬥”的經驗,最重要的是戰略上要藐視,戰術上要講究,多給自己吃安撫丸。因為疾病和痛苦,對疾病的恐懼特別強烈,有時甚至可笑。大手術之後,就不要說了。只要經過醫院,就會不由自主地心慌、出汗、腿軟。普通腹瀉,堅信癌細胞已經轉移,忐忑不安,坐立不安。於是,檢查,再檢查,直到醫生確定告訴我,吃黃連素就行了。奇怪的是,出院後癥狀立即緩解。不調整心態,可能沒病,人家會先被妳自己嚇死。當然,科學的治療是必要的。相信科學,相信醫生。治療後並不代表健康馬上回來。病後壹定要好好照顧,改掉那些壞習慣,不要壹石激起千層浪。但是我還是不喜歡所謂的養生。臺灣作家唐諾說,養生就是再吃,怕死。說那些養生理論是扯淡,顯然是不對的,但還是有隨意指出生命的嫌疑。妳想吃甜食,有專家說,不行,熱量太高;b專家說,沒事,糖對大腦好。妳聽誰的?不管健康專家怎麽說,健康是上帝賜予的禮物,所以要感恩,要善良。朋友曾經說過,活了這麽久,突然覺得人來人往都是為了壹副皮囊。這句話我反思了很久,於是更加印證了哥哥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