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蘿蔔夏吃姜”,真的是冬吃蘿蔔夏吃姜嗎?
不得不說,目前市面上的養生書籍種類繁多,電視上也有各種各樣的養生節目。“冬吃蘿蔔夏吃姜”等健康理念也被吹捧。
但作為壹個醫生,出於職業習慣,有些觀點確實值得學習,但總有壹些理論不被完全認可。
“冬吃蘿蔔夏吃姜,不需要醫生處方”,這是壹句民間諺語。大家都這麽說,但事實是怎樣的呢?應該如何引導大家正確對待這個蘿蔔和生姜?
相信很多人都明白,冬天要多吃蘿蔔,夏天要多吃姜。除此之外,還有不同的所謂名家也給出了相應的解釋。大致意思是,夏天的時候,人的陽氣會飄在外面,而這個時候人體的五臟六腑都比較虛弱,五臟六腑都是濕冷的,所以夏天壹定要吃壹些溫熱的東西。所以選擇姜,辛溫,對人體會起到保護作用。
相反,人們在冬天也有自我保護的功能,身體會收回陽氣來保護內臟。此時容易造成五臟六腑郁熱的格局,所以吃壹些涼滑的東西,比如蘿蔔,可以理順氣機。
這個解釋乍壹看很有道理,但是仔細想想,我們很容易產生質疑。
首先,夏季人體陽氣偏於表裏沒有錯,但是陽氣偏於表裏,五臟六腑就寒濕了嗎?稍微了解中醫的人都會明白,內臟寒濕是壹種非常不好的病理。
其次,夏天吃溫熱的東西真的對人體有保護作用嗎?要知道,胃火過旺的人,或者實熱證、濕熱證的人,往往是飲食辛辣刺激所致。
另外,冬天內臟是否容易郁熱?臨床上見過的病例比較多,但是到了冬天,癥狀會非常明顯。這個時候,我絕對不會建議這樣的患者吃壹些涼性的產品。
所以,在明白了上述道理之後,就有必要驗證壹下“冬吃蘿蔔夏吃姜”的身份了。
蘿蔔藥食同源。中醫認為,蘿蔔性平,味辛、甘,能入脾經或胃經。在中醫上有消食化積、化痰止咳、瀉氣解表、解毒的作用。此外,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蘿蔔具有防癌抗癌作用。比如蘿蔔中含有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可以阻止致癌物質亞硝胺的合成。
據我所知,關於蘿蔔,民間還有其他說法,除了“冬吃蘿蔔夏吃姜,不求醫生開藥方”,比如“蘿蔔上市,醫生沒事”,“蘿蔔進城,醫生關門”。
臨床上我會用萊菔子,中醫叫萊菔子。蘿蔔性平,味辛、甘,能入肺經、脾經、胃經。在臨床上,萊菔子有消食化積、消脹降氣、化痰的作用。蘿蔔的功效遠大於蘿蔔。我經常在不同的臨床癥狀如食物停滯,腹脹和疼痛,便秘,咳嗽,咳痰和喘息中使用它。
再來說說這種可以入藥的生姜。處方中我會用三種姜,分別是生姜、幹姜、炮制姜。“冬吃蘿蔔夏吃姜”的“姜”應該是指普通人能方便食用的姜。所以我們來詳細說說這個姜。
考慮到中醫的藥性,生姜辛溫,有散寒、化痰止咳、止嘔解毒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或胃寒嘔吐等疾病,故前人常稱生姜為“嘔吐聖藥”。妳什麽意思?也就是說,生姜是治療嘔吐的非常好的藥,聖藥!
按照中醫理論,生姜其實是壹味扶陽之品。中醫自古就有“人離不開姜百日”的說法。
宋代詩人蘇東坡曾在《東坡雜記》中記載了這樣壹個故事。在杭州錢塘凈慈寺,有壹位80歲的和尚,有壹張稚氣的臉。也就是說,老和尚雖然80多歲了,但是他的臉很年輕。
蘇東坡向老和尚請教如何保持年輕。老和尚回答說:“我侍奉姜四十年,所以我不老。”我說我吃了40年的姜,不容易老。還有壹個傳說。在傳說中,白蛇偷了仙草來救徐賢。當時盜來的仙草是姜芽,所以姜也叫“回春草”,姜湯也叫“回春湯”。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蘿蔔和生姜確實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兩者都主要作用於人體的脾胃,可以使我們的脾胃健康、通暢。於是自然就起到了防病治病的作用。
但是,冬天壹定要吃蘿蔔嗎?夏天壹定要吃姜嗎?千萬不要這麽想!
首先,中醫裏幾乎沒有什麽藥是壹定要在某個季節吃的。我們舉個極端的例子。例如,烏頭和肉桂等藥物是熱門和令人興奮的產品。夏天不能吃嗎?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如果夏天來看病的患者真的有腎陽虛證,可以服用附子、肉桂這類辛熱之品。
其次,“冬吃蘿蔔夏吃姜”是漢語中經常使用的壹種叫做互文的修辭方法。它是壹個句子的上下兩部分。看似兩件事其實是相呼應,互為解釋和補充,說的是同壹件事。
我們舉個例子。中學時,我們都學過著名詩人王昌齡寫的壹首詩《出塞外》,其中壹首是“秦時明月,漢時關”。當妳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妳不能理解為秦時明月,漢時邊關,而應該真正理解為秦漢明月,秦漢邊關。
同樣,再舉壹個例子,杜牧寫的壹首詩叫《伯秦淮》。這首詩裏有壹句“煙籠水寒,月滿沙”,所以妳也要理解為煙籠罩冷水沙,月光籠罩沙冷水。
通過以上兩個例子,妳會發現,我們所說的“冬吃蘿蔔夏吃姜”,應該理解為冬夏吃,甚至壹年四季都吃,只是用了“冬吃蘿蔔夏吃姜”這個說法,而不是壹年四季。相當於春秋幾度,不僅指春秋,還指壹年的四季,而現在我們說的“冬夏”也指壹年的四季。
然後,我不禁想起《紅樓夢》評點曲《搖眉》中的壹句傷感的話:“我在想,我的眼裏能找到多少淚水,秋天怎麽會流到冬末,春天怎麽會流到夏天?”!那只是常年流淌的淚水!
最後,根據蘿蔔和生姜生長的壹般規律,蘿蔔壹般在9月中旬後的秋冬季節采收,生姜在7、8月份即可采收。所以在“冬吃蘿蔔夏吃姜”這句俗語中,恰好是時令食品!
所以,看完這個講座,明白了道理,妳對生活中壹些觀點的認知壹定要靈活。如果壹味的機械復制,會很受傷。
最後,我們再舉壹個例子。現在很多人晚上不吃姜,說“晚上吃姜,玩砒霜”。我說如果真的要這麽死板,豈不是所有的廚師都要失業?因為廚師壹年四季壹天三次做菜都要用姜對吧?事實上,我們是雜食動物,我們吃各種各樣的東西。我們需要做的是整體把握好平衡,不要太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