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讀書二思》,是宋代學者朱的壹組詩。這兩首詩描寫了他“讀書”的感受,以生動的形象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原文如下:
壹個
半畝見方的池塘開得像壹面鏡子,清澈見底,天空和雲彩都浮在水面上。
要問池塘裏的水,為什麽這麽清澈?因為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水為它源源不斷。
其次,
昨天晚上在羅斯河邊,那艘巨大的戰艦輕如鴻毛。
以前要花很大力氣,推不動,今天可以在水中間移動。
翻譯如下:
壹個
半畝見方的池塘像鏡子壹樣陳列著,天空的光輝和浮雲的影子在其中壹起移動。
那個方池塘的水為什麽這麽清?是因為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
其次,
昨夜春潮漲江邊,巨輪輕如鴻毛。
壹直以來推拉都是白費力氣,今天卻能在河中央自由漂流。
句子註釋
湯芳:又名半畝塘,位於福建尤溪南部的鄭府(後稱南溪書院)。?
“天光”句:意思是天空的光和雲的影子倒映在池水中,不斷變化,就像人在遊蕩。
擴展數據:
慶元二年(1196),為躲避權臣之禍,朱及其弟子、蔡慎、黃忠來到新城福山(今黎川縣平攝鄉朱山村)雙林寺側的武夷堂講學。在此期間,他往返於程楠和南豐之間。在,他應李元吉、鄧之邀,寫了壹篇《建昌軍士碑文》,對建昌人才大加贊賞。
應南城縣上塘哈馬窩村吳倫、吳昌兄弟之邀,在村裏講學,為吳氏會館撰寫《榕木軒》,為讀書亭撰寫《書屋》,為吳氏兄弟創辦的社倉撰寫《社倉集》,還在村裏撰寫了《讀書隨想二則》。
百度百科——關於讀書的兩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