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容易出現血熱怎麽辦?
中醫認為血熱與飲食習慣、個人體質、天氣氣候有關。吃辛辣和油炸食品,以及肉類,或屬於陽亢體質,容易出現血熱。這裏有四種涼血的方法,僅供參考。
1.盡量少曬太陽。
血熱的人陽氣旺盛,不適合曬太陽。平時要少曬太陽,因為暴曬容易吸收陽氣,加重患者病情。少曬太陽是涼血的好方法。
選擇靜態運動
靜態運動有利於調節體內血液供應,平滑情緒波動。血熱的人要做適度的運動,比如瑜伽。
3.中藥調理
血熱導致幹燥、上火、發熱和出血癥狀。清熱涼血要用牡丹皮、犀角、赤芍、生地、玄參、紫草、青黛等中藥。血熱嚴重的人可以吃中藥調理,或者平時多喝菊花水。必要時可將生地黃10g、牡丹皮6g、槐米6g、菊花6g水煎服,或在醫生指導下選用牛黃解毒片、三黃片、白質地黃丸治療。
4.吃涼血的食物。
要多吃涼潤的食物,如蓮藕、雪梨、苦瓜、黑芝麻、螃蟹、鴨苦菜、鮮蘆筍、綠豆、絲瓜、冬瓜等,都是涼血的食物,平時要多吃。少吃羊肉、辣椒、葵花籽、韭菜等溫性幹燥的食物,戒吃火鍋和飲料。
2.什麽是血熱?
血熱是指熱量進入血液,血液運行速度加快的異常病理狀態。血熱多由邪熱入血所致,也可由情誌郁結、五情過度極化所致。也叫血熱。也就是熱血沸騰。癥狀是嘔吐,咳嗽,溺血,午後發熱,女方月子來早,脈弦,方法應該是涼血。兒童發熱的綜合征類型之壹。《兒科百科》:“血熱的人,每天中午會發燒,晚上會冷,這個心也是熱的。輕則赤粉,重則四順飲之。”
血熱氣燥型和血熱氣盛證,此證是由於體內積熱過多,在青壯年之時,血液剛旺盛,或因性急,情緒受到幹擾(精神因素,內生心火;或因吃腥辣魚,傷脾胃,郁化為熱;或重感風熱邪,均可導致血熱過盛,熱盛風化幹燥,皮膚外部出現紅斑、丘疹等證候。相當於西醫銀屑病的進行期。
3.血熱飲食
1,飲食原則
血熱者應多吃清熱涼血的食物,如鴨肉、螃蟹、綠豆、絲瓜、雪梨、西瓜、菱角、黑芝麻、生地、茯苓、鮮茅根等。不宜吃羊肉、韭菜、辣椒、瓜子、荔枝、桂圓、火鍋等溫燥上火的食物,也不宜飲酒。
2.鮮蓮藕
蓮藕性涼,味甘,味淡;生用時,具有極佳的清熱涼血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血熱、發熱、煩渴、流鼻血等癥。血熱的人可以每天早晚喝半杯鮮蓮藕汁。具體做法是:將生蓮藕,洗凈,切塊,放入榨汁機中,榨汁,加入蜂蜜拌勻即可飲用。也可直接配涼拌蓮藕片食用,或半杯蓮藕汁、梨汁,均勻服用。
3.苦瓜
苦瓜又名涼瓜,味苦性寒,具有清熱涼血、排毒利尿、解乏清心、降血壓、降血糖等功效。非常適合血熱、少尿、長痘的人,可以涼拌、榨汁、炒菜。具體做法是:1苦瓜,去皮,切片,放入榨汁機中,加入適量冷水,攪拌壓榨,過濾取汁,加入適量蜂蜜攪拌飲用。壹天1杯。
4.綠豆湯
中醫認為,綠豆性味甘、寒,入心胃經,有清熱解毒、消暑利尿、潤膚降血脂的功效。血熱的人可以吃點綠豆湯,有助於緩解癥狀。具體做法是:將150g綠豆用清水浸泡2小時,然後倒入鍋中,綠豆與清水的比例為1:10。大火燒開後,關小火,煮至綠豆開花。綠豆不宜煮過頭,以免破壞有機酸和維生素,降低清熱解毒的功效。
5.菊花茶
菊花,性微寒,是祛風清熱、解毒消炎、清肝明目的中藥。菊花對體內上火、血熱、困倦、頭痛有壹定療效,可代茶泡水。具體方法是:每天飯後,取5-6朵野菊花或杭白菊,倒入開水中飲用。
6.燉鴨湯
鴨肉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在中醫看來,其性甘寒,入肺、胃、腎經,有清熱涼血、養五臟之陰、利水之功效。凡有熱、內熱者,適宜吃鴨肉,鴨湯可燉;具體做法是:鴨肉200克,生姜10克,蔥5克。將鴨塊放入沸水中煮壹次,然後放入砂鍋中,加水和姜,用小火煮半小時,然後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