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的生存和成長都離不開平衡,也就是說生命處於壹種相對動態的狀態,而不是靜止的絕對平衡。身體平衡是人們健康長壽的秘訣。
那麽,什麽是身體平衡呢?怎樣才能達到身體平衡?
人體和世間萬物壹樣,也是由許多平衡組成的,而這些各種各樣的平衡也是人體所必需的。眾所周知,人體是由各個器官組成的,每個器官都滲透著氣血,只有氣血保持相對平衡的狀態,才能維持各個器官的正常功能。
比如人的血壓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高血壓和低血壓都會影響健康;人的心跳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心動過速和心動過緩都會導致死亡;人的血糖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如果過高,會引起糖尿病。如果太低,就會發生低血糖。人不能太胖也不能太瘦。太胖容易導致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太瘦會導致營養不良。
簡而言之,人體是靠各方面的平衡來維持的。沒有這些平衡,人的健康就會有問題。
另外,人體是活動的主人,而人的心靈需要休息,動靜結合才能保持身心健康。
心理平衡,身體需要和健康人的心理保持平衡,也就是心理平衡。壹個人的精神狀態對身體健康影響很大。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壹種現象:有些人得了重病,甚至是絕癥,卻還能活很久。這就是心理平衡,也就是精神的力量,對於患者來說可以延長生命,更何況是正常人。
如果心靈不能保持平衡,身體自然會失去平衡,所以身體的平衡是建立在心理平衡的基礎上的。只有身心平衡,才能保持健康,遠離疾病。
保持平衡的心理,就要正確面對人生的得失榮辱,看淡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愉快。沒有煩惱,自然也就沒有抱怨,這樣才能找到心理平衡。
佛教徒追求的是“壹切行為無常,壹切法度涅槃無聲”。其實這也是對壹種心境的追求,是對外界與內在自我平衡的追求。從這壹點上,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麽和尚更長壽了。
妳要的都是苦,妳要的都不是樂,妳低估了得失。沒有了情緒的起伏,人的喜怒哀樂就會少很多,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只要妳找到內心的平衡,妳的思想就會平衡,妳的頭腦就會好,妳的身體就會健康。
平衡生活:壹個小小的提醒身心平衡是健康長壽的良藥。只要註意壹些細節,全面保持身心平衡,就能找到平衡健康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