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裏有壹句話,“不要做太子,要做貴人。”老子在《道德經》中指出,“我有三寶,壹是善良,二是節儉,三是不敢為天下先。”“陶無親戚,總給好人。”孔子在《論語》中指出“以德治國,猶如北極星居其所,群星拱之”。孟子在《山林》壹文中指出,如果“以德浮”,人生境界就完全不同了。中國古代先賢,分別以其崇高的人生境界和悲憫情懷,闡述了後人只能望其項背的道德標準。今天,人類社會在跌宕起伏、曲折中掙紮,付出了巨大的資源、生態和道德代價。人類文明的每壹次進步都伴隨著巨大的犧牲。這壹切都源於人類的復雜性,人類是集道德天使和野蠻惡魔於壹身的特殊動物,美德往往成為很多人謀取私利的遮羞布和犧牲品。正如北京健康文化學會會長劉承恩所指出的,“人類總是有意無意地露出自己的動物尾巴。”
劉承恩先生在第壹期2010(總第17期)中指出,“2500年前,中國的老子寫了壹部巨著《道德經》。這本書講了兩件事,壹是法律,二是如何守法。這兩樣東西合二為壹,就是道德。守法者永生,違法者早逝。今天我們在講道德的時候,也要說道德也是生產力。提高道德水平也會提高生產力水平。”他回顧了達道堂中醫養生團隊自2001成立以來的歷程,強調壹直把道德作為企業生存發展的靈魂,並將其變為三個結合,即把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當前社會主義經濟相結合,把黨的優良傳統與自身實際工作相結合,把特色養生服務與守法經營活動相結合。“很多人發現,他們過去的朋友圈已經變得令人發楞。為什麽無話可說?因為以前可能是單純的興趣,現在我們的醫護人員會覺得這些內容很枯燥,很無聊,甚至無語。我們所有人都已經站在了更高的道德層面上取得了進步,沒有多余的精力去參與那些道德滑坡的對錯。這不僅是大家的進步,也是這支球隊進步的重要標誌。”
劉承恩先生分析了人類堅守道德的艱難和珍貴。“為什麽要堅守道德,因為這是人們想要的。事業成敗的關鍵在於它不是人們想要的。古聖先賢說:天下人心最難測。這是不爭的事實,但世界上的人是最堅定的。中國歷史上有過兩次外族入侵,都以被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同化而告終。這就是人心的作用。新中國是在人民勝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人民的壹寸之心讓國民黨的八百萬軍隊在三年內分崩離析。因為* * *產黨的道德旗幟是為人民服務,而且是真正落實在行動上,而不是口頭上。世界之心是最難衡量的,也是最堅定的。說到底是壹回事,看妳怎麽認識,怎麽做。”
當前,我國正處於加速的社會轉型期,黑白顛倒,泥沙俱下,良莠不齊。有些人為了謀取個人和小團體的不正當利益,行為瘋狂,可謂有恃無恐,無法無天。其實這些人的命運是很可悲的。因為他們把道德視為市場經濟的對立面,視為自身利益的異化力量。劉承恩教授認為,“市場經濟和道德建設不是對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能排斥道德觀念,相反,這種道德觀念有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們的隊伍中有許多黨員幹部,他們是經過黨的多年培養和教育的。這些人還保留著民族的優良傳統和黨的優良傳統。這些都是這個企業穩定發展的資源。”道德是市場經濟的基礎,不道德的企業遲早會滅亡,不道德的財富往往隱藏著危險。
劉承恩教授明確指出,鄧小平先生曾認為科學技術是第壹生產力,“道德也是生產力,是鼓舞人心的生產力,是做人的堅實基礎。雖然人們看不見,但它無處不在。如果妳得到了這個詞,妳會得到更多的幫助,但如果妳失去了它,妳會得到更少的幫助。以德為先的道人,在前進的過程中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人民的支持,證明了道德的力量。”
2013已經到來,社會發展進入了壹個新的時空。道德不僅是生產力,而且是第壹生產力,其價值不亞於科技。因為沒有道德約束和引導的科技往往會成為破壞力量。正如劉承恩先生所指出的,人與人、民族與國家之間的競爭,最終體現為道德的競爭。有德者終勝!
壹個國家、壹個民族的發展進步,不僅需要強大的物質基礎,更需要強大的精神和道德力量。社會主義道德包含著倡導和促進和諧、引導人們用和諧的思維認識事物、用和諧的態度化解矛盾、用和諧的方式解決問題的價值追求。第三,道德力量是人們幸福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