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燦傑實習生馬慶龍鮑文遠
16天,1415,無數次屏住呼吸,李小重在采訪中用眼神“敲”出了她的死亡憂慮:氣...
“我不忍心死到最後,”她又敲了敲屏幕。在遭受了4年的漸凍癥後,她現在幾乎不能動彈,只能依靠電腦的眼控系統與人交流。由眼球運動控制的橘黃色光點在鍵盤上的字母之間,“噠,噠”的打字聲像是停滯的聲音,訴說著生與死的選擇與矛盾。
李小重正在通過電腦眼控系統打字。本文圖片除特殊標註外,均為該報記者陳燦傑的圖片。
但是當面試問題觸及到她為什麽不肯死的時候,光芒突然消失了——她的眼睛失焦了。
“還有壹個秘密,”她說。她疲憊地靠在輪椅上,瞇起眼睛休息。在靠近頭部的輪椅上,有三圈鐵絲,日常到沒人註意過——她試圖用鐵絲上吊。某種程度上,死亡離這個50歲的女人只有壹箭之遙,如此“近”,以至於連身邊的人都忽略了。
綁在輪椅頭部後面的金屬線。
雇傭另壹方犯罪
卡車不時在窗口鳴笛。在湖南安化縣的小區裏,省道317旁的三層小洋樓裏,李小重早已習慣了夜晚這些震動的門窗聲。這壹天讓她心慌的是床邊的人擰開的兩罐煤氣,打著呼嚕。
2022年7月11日晚,李小重在微信上給女兒留了幾句話後,還想和病人道晚安,發個紅包,但煤氣聲不斷加重她的恐懼,嚇得她不敢打字。
“我的心臟像被貓抓了壹樣,”李小重痛苦地滾落到地板上,但他什麽也沒感覺到。他只是焦慮:為什麽沒贏?之前,她已經服用了安定,現在她感到異常清醒,以確保她死了,她的大腦沒有什麽可想的,除了。終於,她看到了窗外出現的曙光。
第二天7點多,保姆蘇美蓮發現了,把她抱出了房間。李小重在絕望中活了下來。
這不是她第壹次嘗試。蘇美蓮說,李小重上個月買了兩罐汽油,買完放在樓梯上。到了6月底,女婿搬到了臥室——李小重說他想練練手,讓人在煤氣罐上綁根繩子。她記得有壹次李小重把煤氣罐拉到地上,還說自己力氣很大,越來越好。
但暗地裏,李小重試圖打開煤氣,結果以失敗告終。當時她的手掌太緊,無法轉動開關。事實上,在意識到自己失去能力後,她就開始在網上尋求熟人的幫助,詢問是否認識吸毒的人。她以為這些人是最需要錢的,但是沒有找到,但是很多生意失敗的人都想做。
最後,李小重以兩萬元的價格找到了河北人王小江。李小重說,王小江是在她2022年開理發店時去過的壹個中心認識的,後來他成了她最好的朋友的男朋友。王小江人脈很廣,這就是她找他的原因。至於“缺錢”,他曾經開店虧過錢。根據的女兒陳向記者出示的壹份報告文件,的職業是“遣返”。
事發當天,李小重告訴保姆有三個朋友要來,沒有足夠的房間讓蘇美蓮回自己家睡覺。
只有壹個“朋友”,那就是王小江。李小重回憶說,那天晚上王小江走進房間,他看起來也很害怕。他擰煤氣的時候手在發抖。他下樓後,她把錢轉了過去。很快發現門沒關,怕氣體飄出來,她請他回來,王小江同意了。大約20分鐘後,李小重知道他再也不會回來了。
如果李小重臥室的門沒有關好,它會自動彈出8-10cm的縫隙。
接下來的兩天,李小重不吃不喝,但他的身體沒有任何感覺。她要回去賠19800元的命案。李小重沒有放棄自殺的念頭,她把失敗歸咎於王小江的粗心大意,並且不懷疑王小江想幫助她的誠意。
三個月後,她第二次找到王小江,他們協商使用粉末。王小江強調,他準備的量可以讓壹頭牛死兩次。雖然李小重懷疑量少,怕調好糊後吐出來浪費,但他還是同意了。“人幾乎就像牛壹樣。”
這壹次,李小重出價5萬元。她決心去死,並試圖小心翼翼地控制這種死亡。她在微信上給王小江留言,說要準備半碗米糊。把“粉”攪拌均勻後,她必須把碗擺正,慢慢餵。她已經沒了舌頭,不能倒了,不然就算噎著也喝不下去。考慮到藥性,必須壹次性餵完,然後用濕毛巾擦嘴,最後用碗和勺子拿走扔掉。
“別擔心,”王小江回答道。
2022年6月65438+10月65438+10月9日李保姆走後,淩晨3點多進入其房間,要求其先轉賬。然後,他給李小重餵了摻有“藥”的米糊。李小重記得,他看上去比上次平靜多了。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李小重對微信裏的聊天記錄感到焦慮。她不想留下王小江犯罪的證據。“我心慌的時候會發抖。這種生死攸關的感覺。”王小江直接拿了她的手機走了。李小重當時斷定這種藥是假的,5分鐘內沒有反應。
“崩潰是我最後的救命錢。”兩天壹夜之後,李小重坐在輪椅上沒有合眼,在電腦上到處尋求幫助。起初,她不敢向女兒坦白。在發現微信被王小江黑了之後,她不得不向女兒求助。李小重說,在那壹個月的精神沖擊下,身體上的負荷不亞於上次毒氣造成的傷害。
不到壹周後,王小江在河北邢臺市林西縣被警方抓獲,並退還了贓款。李小重讓他的女兒幫忙寫壹封諒解書。她說她不想因為這個傷害他壹輩子。
根據裁判文書的判斷,王小江餵的“藥”其實是薯片粉。2022年3月16日,被湖南省安化縣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並處罰金5000元。
熄滅
在被診斷為漸凍人之初,她的女兒陳曾聽她說:掉進桶裏淹死就是了。陳知道,壹個強勢的母親說出來的話更像是氣話,而不是真的想死。“她也覺得不甘心。”
李小重出生於1971,他對生存的渴望就像那些關於饑餓、貧窮和孤獨的童年記憶壹樣,深深植根於他的內心。有壹次她爸媽正好借了紅薯粉,她餓得生吃。她6歲時父母離異,7歲時母親再婚兩次。之後,她和丈夫常年在外打工,李小重由養父的姐姐照顧。
即使回家過年,李小重的媽媽也很少給她買東西。由於家境貧寒,母親又看不上學,李小重小學畢業後輟學,在鎮上壹家理發店當學徒。
在理發店裏,她要幫師傅找顧客:嘴巴張著,態度好,手跟上把人拉到座位上。那時候,李小重是店裏年紀最小的,總覺得自己要被“嚇死”了。有壹次師傅住院,她沒帶人來。她整天提心吊膽,想著有錢就好了,就拿出來騙師傅說是自己賺的,不用被人看著。
李小重年輕時的照片。
“我要掙錢,至少要過普通人的生活。”16歲上學後,李小重與人合夥開店。她又借了壹筆錢,把舊房子裝修好,租了出去,年租金6800元,是縣裏兩個工人的年薪。20歲時,她嫁給了陳士駿,壹個鎮上發電廠的臨時工。婚後兩人已借款1.4萬元,買了壹輛客車用於客運。生意爆滿。李小重以為自己會在三五年內奔向致富之路,卻被丈夫的打擊毀了。
2000年,夫妻倆去珠海打工。李小重數不清自己做過多少生意:理發店、超市、房間、手機店...後來由於和丈夫的矛盾不可調和,2022年她壹個人去了,重新開了理發店。她直到完成工作才放棄。在壹個寒冷的冬日,她壹直打掃到淩晨3點。當時她來例假了,去醫院很累。
李小重記得,在那個28米的店裏,有幾盆她特意買的花。她每天都給它們澆水,郁郁蔥蔥的生活似乎在寄托著她對老人的希望:賺夠老人的錢就回家。出乎意料的是,身體的失控撲滅了這種可能性。
2022年7月,正在店裏忙著拖地的李小重轉身時突然滑倒,擦傷了右膝蓋。醫生說他的腿扭傷了。在家病了3個月,還是走路不穩。她想去小區鍛煉,但在路上又摔倒了。當時她遇到車來了腿很難退。
跑了多家醫療骨科,病因仍不明。那時候,正好商店停止出租,李小重決定回湖南看病和休養。2022年5月14號出發前,她依依不舍地發了壹條朋友圈:暫時告別。
在湘雅醫院,李小重被診斷為疑似漸凍人癥:壹種典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逐漸然後緩慢喪失進食或呼吸功能。大部分患者會因呼吸衰竭在3-5年內死亡,但目前沒有治愈漸凍人的方法,大部分患者依靠理智拖延病情,部分患者可存活10年以上。
紀錄片《與莫裏共度的星期二》(tuesdays with morrie)曾生動地描述了漸凍癥:它就像點燃的蠟燭,融化妳的神經,把妳的身體變成壹堆蠟。通常“燃燒”是從腿部慢慢升起的,最後只能靠插在喉嚨裏的氣息,而妳的意識頭腦則被緊固在壹個軟殼裏。
“得了這個病,就要判刑。”李小重無法接受初步診斷的結果。她去懷化針灸了兩個月,看病、交通、酒店花了近4.8萬元。她沒有多想,“我想盡力。”壹個中醫提出要發作,李小重敢試,醫生不敢開藥。
陳回憶說,當她在醫院拿到報告時,她的母親會檢查各種信息,並做出自己的“診斷”。經常是醫生不通知她,她就哭。但到了醫院,她總能在擁擠的人群中找到相應的科室,還能排在前面。“她又會慌了,不會糊塗了。”那時,李小重還能走路,只是要求他的女兒幫助他。
但當時親戚之間的氣氛異常的沈默和壓抑。李小重在長沙逗留期間,住在他女兒家。有壹次保姆讓陳多吃點肉,漫不經心地說:“我老了,吃也沒用。”李小重覺得她在說反話。家裏人都不敢開玩笑聊天,生怕有什麽突然戳到她的痛點。
5438年6月+2022年10月再次確診後,走投無路的女兒花了3萬元為李小重大鬧壹場,面子上過足了。“這簡直是壹場噩夢。”她的身體似乎燃燒得更快了。三月份孫子出生的時候,她想抱她壹會兒,只好先坐下來,胳膊都累了,怕摔在孩子身上。到了六月,她已經坐在輪椅上了。
“錢花得太冤了,走的彎路太多了。”即使在確診後,李小重仍然沒有放棄。在老家安化縣,他做理療,吃保健品。最多的時候,他每天輪流吃五種藥,只是為了緩解病情的發展。進口藥“李如泰”壹月就要吃4000多。當40多萬養老基金見底,她走不動了,徹底放棄生存,去長沙和女兒待了兩個月,想和家人壹起度過最後的日子。
回到家鄉,李小重決定帶著落葉歸根。“生得好,死的時候就死得痛快。”
確診後,李小重每月只需4000多元,服用進口藥“利乳泰”。
陰影
“回來的時候,壹想到是永別,就特別難過。”當我提到從長沙回老家時,李小重的眼睛有點濕潤了。面試的時候正好是假期,女兒的家人來看望她。當電腦讀出她的話時,壹家人頓時陷入了沈默。我兩歲半的孫子牙牙學語,不斷重復:“傷心,傷心。”
那時,李小重盡力不讓她的親戚註意到她的想法。回老家的路上,她話不多,大多是看看沿途的風景,或者刷刷手機,強迫自己轉移復雜的心情。
廁所的助推器。當李小重剛剛從長沙回到家鄉時,他幾乎不能用它來看陽臺上的風景。
李小重說,如果妳死得早,妳不會拖累妳的親人,妳會少受些苦。在雇用兇手之前,大約在確診後4個月,她讓人從網上購買,並將其裝在化妝包的兩個維生素瓶中。在長沙女兒家的兩個月裏,她偷偷練習擰瓶蓋,並試了試。當時她的感覺功能下降很快,特別註意吞咽功能。她害怕如果她被耽擱,她會失去能力。回到老家,她不得不依靠粗壯的身軀“爬行”著吃藥。
趁著手裏還有力氣,65438年6月+10月65438+2022年6月,李小重把保姆打發走,倒酸奶。前兩口,她顫抖著吞了手,真要命。她舍不得親人,只好給自己:來吧,不要猶豫。
陳回憶說,她母親已經醒了2天,其間她醒了好幾次。其他人只是笑,搖頭,流口水,直到她恢復意識。她說的是:我怎麽還活著?這加重了李小重的病情,使她很難端碗。
之後,李小重試圖用鐵絲上吊自殺。她買了鋼絲,發現高估了自己的剩余力量,換成了最細的。2022年6月28日後,她讓保姆在房子周圍綁上鐵絲,以免保姆懷疑。
由於無法折斷,李小重用同樣樣式的最細的金屬絲代替了它。
實施的時候,她以為“轉兩圈兩扭就解決了”,可是當鐵絲慢慢靠近脖子的時候,忍住的力度是那麽的短那麽的小,手壹松,生活又回到了原點。李小重有些遺憾地說,他差點被卡在脖子裏。
在嘗試電線失敗後,她買了汽油,並兩次雇了壹個殺人犯...
對李小重來說,生活似乎需要更多的勇氣,就像被籠罩在陰影中壹樣。失控的身體是她身體最直觀的變化。原來1.56 m,106 kg的身體現在是活的,骨架上皮膚松弛;李小重身體的所有部分,現在只能勉強搖動幾根手指和脖子;她也失去了語言,掙紮著吐出的話語越來越模糊緩慢。直到幾個月前,只剩下“呼”的壹聲——從身體裏抖出來,氣流摩擦著她的喉嚨的那種。
平時吃飯的時候要用勺子把菜和粥打成糊狀,壹次慢慢咽下半勺,餵飯壹個小時。洗澡需要兩個人幫忙。把她平放在椅子上後,壹個人負責打掃衛生,壹個人負責穩住她的身體防止滑倒。因為上廁所不方便,李小重特意減少了喝水的次數。他真的很渴,只喝了壹兩杯。
去年夏天,窗戶外面貼了壹些紙板來遮擋光線,因為李小重覺得光線太刺眼了。
衛生間的紗窗壞了,粘著紙板。
不久前,壹只老鼠穿過了她的後頸,她動彈不得。恐懼讓她。上次,老鼠爬到了她的後腦勺上。她總覺得頭發裏有蟲子。不知道是不是錯覺。畢竟她在面試前的50天裏只洗過兩次澡。
怠速加熱器被用作李小重的踏板。如果她能低頭的話,她會在采訪的時候好幾次看到壹只小老鼠從鍋底探出頭來,好像在覬覦桌子上剩了近壹個星期的剩皮、餅和鹹魚幹。這座小樓建於21年前,二樓的住宅散發著酸木的味道。
“家就像壹塊田地,”被囚禁在輪椅上的李小重盯著他面前支架上的電腦打出這句話。陳記得,她的母親曾經是那種壹邊罵邋遢壹邊幫忙打掃房間的人,幾乎每天都拖地板。
壹向挑剔的李小重終於試著變得體面了。早上洗臉,刷舌頭,清嗓子,要花將近1個小時。新保姆江安紅,有點糙。盡管李小重壹再強調自己呼吸急促,但江安紅還是經常用毛巾給她擦臉。有壹次,李小重便秘,在廁所裏呆了很長時間。他出來後,讓保姆下次幫他出來。幾乎壹直在和別人說話的江安鴻,直接按下了小腹。
李小重的床頭貼著“洗手”的字樣,提醒保姆註意衛生。
李小重唯壹能控制的可能只有他整天面對的電腦。主界面上有壹個人體模型,眼控系統可以根據眼睛停留的位置對人體模型進行標記,用“此處癢”、“此處痛”等快捷按鈕呼叫保姆。壹旦眼控系統壞了,“就像殺了我半條命。”通過它,李小重可以聊天、購物和玩耍,她說像這樣度過壹天並不難。
計算機眼控系統操作界面。
但是失眠就是另壹回事了。硬邦邦的床讓她疼了壹整夜。過去,李小重更大的愛好是買衣服。她愛美,所以堅持遊泳。如果她沒時間出去,會安排呼啦圈,仰臥起坐,擡腿。如今,很難翻身。
“過去和幻想都是夢。”只是思維天馬行空,李小重經常被困在各種回憶中。難過,她不想多提。開心,下班後和朋友壹起唱個K,在浴池洗個澡,或者至少去旅遊幾次。她有點後悔,她當時應該更享受。
躺在床上,她幻想著,在另壹個世界,她會在女兒的小區裏開壹家理發店——壹個月又能掙壹萬塊錢,還能幫忙照顧孫子孫女,安享晚年。
李小重的孫子(右)玩過家家,給她化妝。李小重不能動,只能坐在輪椅上笑。
近親
采訪中,有壹個問題是李小重壹直不想觸及的:除了生病,還發生了什麽?
謀殺期間,蘇美蓮照顧了李小重近四個月。她回憶說,那時候,李小重談起各種往事,“我太開心了,笑了很多。”比如她老公以前追她,總是晚上給她看。之前提到吃飯的時候,語氣還是像聊天壹樣。“(那次)她老公生她的氣,不想活了。”
據蘇美蓮觀察,陳士駿在照顧李小重的時候也會發脾氣,但餵奶相當貼心。只是大部分時間,他不在家。李小重出過三次場。蘇美蓮說,李小重曾經向她抱怨說,在她生病的初期,她的家人都很好。如果她想要什麽,她會馬上給她買。如果她能為妳做好,她壹定會想辦法為妳做好。“時間長了,她的心臟會衰弱。”
蘇美蓮試圖開導她。如果她想敞開心扉,她會把壹切都藏在心裏,只會越來越糟。在她看來,李小重的情況很難問他的家人:每個人都有脾氣,時間長了很難有耐心。
自從李小重病後回到家鄉,保姆壹直主要負責照顧他。然而,由於頻繁更換保姆,陳士駿有時需要在找到下壹個保姆之前照顧他。
陳士駿正在餵養李小重。
陳說,她媽媽之前給家裏打過三次電話。李小重認為,如果丈夫在這裏,保姆至少會註意壹下,不敢欺負她。
采訪中,保姆江安紅辭職了,陳士駿想養活李小重。他因為喝酒肚子疼,所以經常在自己房間睡覺,餵奶時間也不規律。說到餵食,有時他會全神貫註地看直播,以至於李小重不得不“告訴”他專心餵食。聽到這話,陳士駿眉頭擰了壹下。
李小重說,有壹次陳士駿取笑她說,她坐月子時吃的粥和母豬吃的粥是壹樣的,她沒有吃那頓飯。
李小重第二次雇兇後,原本在外從事貨運的陳士駿呆在家裏,不再外出打工。在兩周的采訪中,陳士駿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打牌。記者見過他幾次。當被問到問題時,陳士駿經常保持沈默或走開。
在唯壹的壹次采訪中,陳士駿說不去上班有幾個原因。“(我)不能出去打工,也不能壹下子全去,保姆也不穩定。”他補充道,“現在我們開車,他不想自己弄輛車(車身),也沒錢。年紀大了也不好找工作。”
陳說的死的決心也有她內心復雜的情感。陳的爺爺患了胃癌,生病時還得照顧農活。壹旦他真的很痛苦,他決定呆在家裏,被陳士駿按住。在李小重確診之初,他曾私下和她談過這件事,說這是他壹生中最遺憾的事情,最終看著他的祖父痛苦地死去。
對陳·本人來說,壹開始得知母親的病情也同樣難受。母親探望期間,懷孕時壹直陪在身邊。看到西醫治不了病,她就去找中醫。當時她媽媽能起來走兩步,在她眼裏是了不起的,但她媽媽對中醫持懷疑態度。“我覺得自己沒用。”經過長時間的勸說,母女倆都很惱火。“她可能有壹些我們感覺不到的疼痛...我不能像個孩子壹樣給她吃藥吧?”
隨著病情的加重,陳也感到失控了。不像簽手術單,她覺得媽媽有了結果:呼吸衰竭。“慢刀切割”,營養,呼吸機,切割更慢。
陳說,她現在已經麻木了,但當她提起這件事時,她仍然感到窒息。在她眼裏,媽媽的活動範圍甚至比媽媽還要小,只能糊裏糊塗地吃飯。如果我用這臺電腦關了我家兩年,“我瘋了,瞎了。”
陳通常在長沙照顧她的孩子。每次事後得知母親的情況,她都覺得很難和母親溝通。母女倆都回避生死的話題。勸母親活下去,她連自己都過不去。可以提前和延遲窒息,哪個選擇更極端?這個問題在我的腦海裏揮之不去,沒有解決方案,“但妳能做些什麽來幫助她?”沒有。”
在病後,他的孫子和陳的照片在寄給他的母親之前應該加以考慮。孩子整天樂呵呵的,跳來跳去,送多了怕她,送少了又怕她想多了。陳說,她曾想過帶孩子回父母家增加壹些生氣,她可以自己照顧母親。她嘗試後放棄了。
家裏的氛圍讓她再次感到熟悉的痛苦:從小父母就愛吵架。“我已經看夠了。”她形容父母的情緒反復無常,“相愛相殺”,母親喜歡撞炮,加油點火,脾氣也暴躁。即使母親後來成了病人,發脾氣也不會在意。陳選擇了回避。她不想讓她的孩子經歷她所經歷的。
現在,陳壹兩個月回壹次。拜訪次數更多的李小重是她的婆婆。81歲的她總是壹聲不吭的坐著,只想著每壹天都是壹天。當李小重在氣的時候,她煮了她知道的綠豆湯,還買了葡萄糖。她不理解死亡的選擇。“只是她自己的損失。”
李小重的嶽母和孫子。
但是李小重不這麽認為。她說,要不要活下去,要看家庭條件,要不要有錢。“我什麽都沒有。”剛到珠海工作時,她以為女兒在鞋廠的時候總會偷偷抹眼淚。現在她說病情持續到晚期,更多依靠家人,但女兒有了自己的家庭。“不可能長時間照顧我。”采訪中,當記者問起他得病前的往事時,李孝義告訴他:“別把我搞得那麽能幹。現在我在依賴別人,這樣會讓人更加討厭。”
生與死
今天,李小重有了更多的安慰和理解,也許是在病人群體中。她和以前的女朋友聊得不多。她調侃說,別人不能這麽閑,整天坐在電腦前。
在患者群裏討論疾病的尷尬,經常互相分享各種治療痰濁、便秘、失眠、抑郁等問題的藥物,以及生與死的“糾結”心情。壹位患者送來“安樂片”緩解焦慮,被調侃:如果我真能,估計大家都買了。
看著這些留言,李小重似乎笑了笑,還特意回復了患者壹句“註意不要吃多了”,然後把藥品的照片放大收藏起來。目前,李小重吃大多數止痛藥。如果他坐的時間長,他會吃壹兩片。
有時候群裏會發呼吸機等治療儀器轉賣的信息,往往意味著有病人去世了。她生病的朋友的突然失蹤仍然使李小重難以接受。采訪的時候,她被困在那些回憶裏,眼神似乎在追逐遠方,看起來異常疲憊。她打了個哈欠,點擊屏幕上的“”框,讓保姆幫她擦去眼裏的淚水。
壹位仍活躍在群裏的“老病友”也曾感動過她。另壹個1996發病時才28歲,現在還能坐在輪椅上和家人壹起看公園。李小重認為,如果有其他人的家庭,她可能會有壹些要求死亡的矛盾。她希望快點好起來,早日再得壹次癌癥。采訪中,她反復叮囑我要把安樂死的提議寫進報紙,哪怕真正實現的可能性只有萬分之壹,我也會為之奮鬥。
事實上,在兩次招聘失敗後,李小重並沒有放棄。她在好友名單上找到了幾個可能的人選,有的要求先轉賬,有的提出了近乎奇思妙想的要求。她壹提到這個,就反駁道:“誰敢來?新聞裏都有(媒體報道稱李小重雇傭了壹名殺人犯)。要錢不致命嗎?我也沒錢。”
對李小重來說,賬戶的余額是壹個“倒計時”,他會不時想起這個數字。保姆的費用全部由李小重支付。目前,陳士駿也很缺錢,家裏的水、電、氣、飯也都由她承擔。李小重不得不每天盯著它,計算她能付給保姆多長時間。每次她都是怕錢沒了,人還在。
當被問及剩余積蓄時,她緊張地發來私信,“別在保姆面前說話。”李小重壹直說自己有錢,怕被保姆看不起,以後會更被欺負。她說她讓壹個“壞保姆”餓了,後來還警告說要壹次扣壹天工資,解決吃飯問題。
其實她不是不想活了。李小重說,他很難壹次呼吸幾秒鐘。事實上,現在是使用呼吸機的時候了。被動等待窒息,她想活得有尊嚴,體面。患者家屬之前捐的二手呼吸機她還沒拆封,不知道能不能用。
采訪中,記者幫她籌錢。她想買壹張自動翻身床,爭取壹張縣養老床。
在了解了李小重的情況後,安化縣的市長來看望他。受訪者供圖
自9月27日發起籌款活動以來,李小重在電腦屏幕上發布了該網頁。每次金額更新,她都要再刷新壹次,仿佛在確認累計的數字沒有說謊。兩天後,這個數字停在了壹萬三千多。但是,她還是習慣性的刷界面。
之後,她給親戚朋友發了壹個鏈接,請求轉發。李小重好像沒有意識到,每次發的基本都是壹樣的,可以復制粘貼。但是她還是很堅持,敲著大家重復。
截至記者發稿時,李小重的界面正在滴水。
(王小江為化名)
以上是關於為什麽雞和牛總是吵架,是關於分享的。看完雞牛友情,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