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穴位是如何命名的?

穴位是如何命名的?

針灸是中國傳統醫學體系中最具特色的學科之壹,在國際上也越來越受歡迎。說到這麽時尚的話題,當然就不得不說說穴位的名字了。邊肖經常聽到非中醫專業的學生說穴位的名字很好聽,比如神闕、百會、足三裏等等。名字裏有山,有水,有景,瞬間穿越回遠古的山川。妳知道穴位的名字是怎麽來的嗎?

穴位名稱的由來

人體的穴位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十四經、奇經、阿是穴。十四經穴是有固定名稱和位置的穴位,屬於十四經絡系統;奇穴有名稱,有方位,但因其“個性”而不歸入十四經;阿是穴很厲害。《備急千金方》中記載:“人有痛苦,有壹種說法,就是捏它。如果在內治,不問穴位,就會得痛處,即雲阿是穴。艾灸是壹種考驗,所以運阿是壹個點。“也就是說,針刺該穴時,患者喊壹聲“啊”,所以這個位置就是阿是穴。

穴位的名稱都有壹定的含義。方毅指出:“所有的穴位都有深刻的含義,不管它們的名字”。歷代醫家以穴位的位置和功能為基礎,結合自然現象和醫學理論,類比命名穴位,但歸根結底並沒有脫離穴位的功能。

穴位各有其位,因多位於關節或肌肉間的凹陷處,故稱“穴”,故又稱“關節”、“骨隙”、“穴”。壹般來說,穴位的名稱可以分為三類。

第壹種

直接描述穴位的解剖位置和功能。

如體柱、大椎、後頂、百會、丁謙、環會、唐寅等。

第二種

古人用天人相應的思維方式將穴位與自然現象聯系在壹起,其命名大多體現了穴位在定位上的結構特征。

比如以天體地貌命名的日月、上星、太乙、成山;以動植物命名的兔、魚際、小牛鼻、鶴頂;庭院、唐寅、朱雀等。以建築物命名。

第三類

第壹種和第二種命名方法的綜合。

如堯陽關、明門、靈臺、神道、啞門關、豐府、淖湖、強劍、神庭等都屬於這壹類。

詳細的案例分析

關元穴

“關”,門也是關、守的意思;“元”,原也,終也,至大,至始。元氣是先天的元氣所賦予的,也是人體的袁茵和元陽,所以關元指的是元氣封閉、守護的地方,所以這個穴位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作用;同時,關元屬於任脈,是“陰脈之海”,擁有者全是殷琦。臨床艾灸關元可以滋養殷琦,延緩衰老,所以也是養生保健的壹個重點。

水坑

這個穴位壹聽就和水有關。水,即水液體;分離的意義。也稱引水。《金百合梅花詩話》雲:“水要分水,清濁難分水。”此穴具有分離水液清濁部分的作用,是臨床控水的重要穴位。《論語》中記載:“小腸入口,必泌濁,水入膀胱,渣滓入大腸”。因為小腸的作用是區分渾濁的分泌物,使清水進入膀胱,濁水與渣滓壹起進入大腸,所以小腸附近的水穴也有這個作用。

古人給穴位起的名字好聽又有意義,那麽流傳到國外應該怎麽翻譯呢?

疏散感冒的穴位——風市,直譯為風市,估計國外讀者看到會很困惑。什麽?什麽是「風市」?1991年,世衛組織終於發布了穴位名稱國際標準化方案,結束了穴位名稱翻譯的混亂局面。方案規定穴位名稱統壹用漢語拼音,並附有國際代碼。比如“湧泉”,翻譯過來就是“湧泉(Kid.1)”,還有“小子。”是腎經英文單詞“kidney”的縮寫。這種簡潔實用的腧穴翻譯方法受到了廣泛的歡迎,並在此後的國際針灸界得到了應用,對針灸的對外傳播起到了非常積極和重要的作用。

供稿:北京中醫藥大學作者:李如·高月·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