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帥氣的小夥子說,大叔,妳的身體要自我調節。高血壓很危險,妳的血糖也很高。隨時都有腦出血的危險。確診後壹定要去側面領取免費的養老指南。這是棘手的部分。在接待免費導遊的時候,醫生說可以自己處理,但是效果不好。也可以選擇我公司從國外進口的理療設備。原價兩萬多,現在只要1999元,完全可以改善妳的身體狀況。整個過程中,醫生的態度好到幾乎把那些醫院的正規醫生都炸了。面對面的爺爺和阿姨會站起來說:我去年身體不好,兒子給我買了壹個。現在血壓不高,也不慌張。那天早上當場賣出了壹打。這種在年輕人看來很低級的把戲,卻吸引了不少老年人。父母動心,我就找了個理由把它帶回家。我覺得這種現象很普遍。壹個朋友曾經很生氣的告訴我。
他父母買了什麽樣的產品?壹開始是他們報名,免費送雞蛋,然後壹步步讓老人服從。付錢吧。爸爸通過電視購物買了999元的智能手機,媽媽被忽悠買了自熱床墊,據說有按摩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前兩天公公買的保健酒,據說有活血化瘀,促進消化的作用。買回來後有壹股刺鼻的工業酒精味。朋友說他真的被打敗了。平時夫妻兩人工作都很忙,偶爾回家會拿壹筆錢。最後發現買了保健品。從自身來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個。壹個原因是老年人喜歡存錢。他們中的壹些人年輕時吃過苦,所以他們仍然過著節儉的生活。他們不知道什麽叫剝羊毛,什麽叫割韭菜。他們總覺得能得到免費或便宜的東西,這是最大的優勢。
人家說這個產品原價2萬。妳不信,他們信,所以2000塊錢買了之後,他們會認為自己又賺了18000塊錢。另壹個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缺少同伴。兒子女兒工作忙,十個半月沒見壹面。這時突然出現幾個孝順的子女,和自己的子女年齡相仿,那麽老人很可能有問題。這種情感轉移是從他們身上尋求心理安慰。更何況,如果排除這些孝子的動機,只看他們的行為,他們確實比自己的孩子做得更好。他們溫柔的支持著妳,對著每壹個阿姨大吼,尖叫著要溫暖。我面帶微笑,和妳聊聊家庭生活。哪個兒子或女兒能做到?說實話,如果這樣的人能騙到我爸媽的錢,我不恨他們,也不討厭他們,而是把他們當自己的老師。因為我們對父母做的太少。
從嬰兒期到咧著嘴笑的童年,父母也有自己的事情,可怎麽能對我們視而不見,不管我們呢?現在我們以工作忙,事業發展為理由。我們好久沒回去看父母了,連個電話都沒打。他們被騙了。我們必須譴責它。原因是什麽?其實很多人並沒有忙到連打電話的時間都沒有。他們可能不記得了,也可能是電話那頭的父母太嘮叨了。據說孝順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我認為這種美德正在逐漸衰退。社會發展了,人們手裏有錢了,卻忘了什麽是真正的孝順。過年給父母8000的紅包算孝順嗎?在鄰居面前,給父母買個大電視就是孝順。父母去世了,把葬禮辦得體面點,得到大家的稱贊,就是孝順。有句老話,孩子要養,親人不在,什麽都缺。他們最缺少的是孩子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