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暑熱蒸騰,人的陽氣浮於表面,而體內腸胃虛弱,切記不可貪食寒性食物。西瓜最能解暑,仍是這個季節水果的首選,但它性寒,不能貪涼,尤其是不太冷的話,容易傷胃。在夏季節氣,可以選擇吃綠豆百合粥、西瓜崔屹粥、薏米赤小豆粥等補氣、清暑、健脾養胃的食物。
壹、生活和養生
暑熱期間要祛暑,不宜在室外烈日下時間過長,以免中暑。早上早起鍛煉,舒展筋骨,運動時不要出太多汗。天熱時,空調壹定要適度使用,溫度不能太低,空調房與室外溫度的溫差不能超過10攝氏度,以免出汗後直接將空氣吹進空調,容易使冷空氣進入體內,引發疾病。另壹方面,夏天天氣熱,人容易疲勞。這個時候要註意中午睡好,午睡半個小時,保持精力充沛。
第二,情緒健康
在夏季,天氣非常炎熱,人們容易煩躁不安。此時的精神調理應以“靜”為主。所謂“靜者自然涼”避免急躁易怒,多去想輕松愉快的人或事,使人心情愉悅。晚上要心平氣和,集中精力,克制自己的陽氣,不要熬夜太晚,夜生活太多,半夜興奮,這些都是健康大忌。平時可以喝點酸梅湯幫助安神,也可以參加書畫等相對安靜的活動,可以達到安神養心的效果。
第三,鍛煉身體
酷暑在“三伏天”,天氣炎熱。陽氣不足的人,渾身寒氣,陽氣不足。在酷暑期間,他們可以適當地在戶外行走。所謂“運動生陽”,運動有助於養陽氣。但對於正常人來說,宜少運動或選擇低強度運動,如散步、快走、八段錦、太極拳等。,應在清晨或傍晚在涼爽的公園、河流和林蔭大道進行。註意避免運動後出汗,運動後補充水分,但避免吃冷飲,否則容易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
第四,慢性保健
夏季正值陽氣盛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所以治療每年冬季發生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病等,都是最佳時機。中醫常用的方法如穴位貼敷、艾灸、拔罐、刮痧等。,但不適合壹些發熱的慢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