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健脾補腎。
[處方]地龍30g,水蛭10g,鱉甲15g,丹參20g,當歸15g,桃仁10g,山茱萸20g,肉蓯蓉20g,黃芪30g,黨參20g,枳實、大黃15g。
【用法】每日1劑,水煎,早晚服用。
(2)加味六味地黃湯
主治:滋補腎陰,清熱利濕,涼血止血。
[處方]生地20克,山藥20克,茯苓20克,金銀花20克,山茱萸10克,牡丹皮,澤瀉,連翹,車前子,小薊,威靈仙,白茅根30克,蓮藕3-5節。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平均15天就是1個療程。
(3)加味地黃湯
【主治】健脾補腎。
[處方]黃芪15 ~ 30g,黨參15 ~ 30g,生地15 ~ 30g,山藥10 ~ 15g,山茱萸6 ~ 10g,牛膝6 ~ 65438+。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服。
(4)白質地黃湯
主治:滋補肝腎,清熱利濕。
[處方]知母10g、黃柏10g、熟地黃15g、山茱萸10g、山藥10g、茯苓20g、牡丹皮12g、澤瀉15g、車前子65433。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連續3個月,1個療程。
(5)芪鹿二丹赤苓湯
主治:健脾補腎,化瘀利水。
[處方]生地黃、熟地黃各12g,山茱萸、牡丹皮各15g,山藥、丹參各25g,赤芍、澤瀉、茯苓各20g,炙甘草5g,益母草、炙黃芪、蘆根各30g。
【用法】煎服,每日1劑,早晚服用。
(6)養陰益腎湯
【主治】健脾補腎,祛濕化濁。
[處方]黃芪15g、山茱萸6g、生地8g、菊花8g、石決明10g、麥冬6g、龜板5g、山藥12g、白茅根8g、芡實10g、白術8g、茯苓8g等。
【用法】煎服,每日1劑,早晚服用。
(7)參芪地黃湯
主治:益氣養陰,利水清熱,滋腎養陰。
[處方]黃芪25g,黨參12g,生地12g,山茱萸10g,山藥12g,白術10g,茯苓16g,牡丹皮10g,澤瀉10g。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分兩次服,共4周。
(8)參芪地黃湯
主治:益氣養陰,健脾補腎。
[處方]太子參20g、黃芪20g、當歸15g、麥冬15g、五味子20g、生地20g、山茱萸15g、山藥30g、牡丹皮9g、茯苓15g、澤瀉9g、靈芝20g、知母9g。
【用法】18前和22: 00後每晚服用1劑,連續3個月每天服用1劑,然後隔天服用1劑,連續3個月。
(9)滋腎飲方
【主治】滋補腎陰。
[處方]熟地黃25g,山茱萸15g,山藥15g,澤瀉10g,茯苓10g,牡丹皮10g,黃精20g,枸杞子10g,陳皮10g。
【用法】每日1劑,水煎,早晚服用。
(10)補中益氣黃湯
主治:益氣健脾,滋補腎陰。
[處方]活蟾蜍1只(約200克),幹蟋蟀4只(約20克),生黃芪30克,生大黃10克,益母草20克,生地20克,牡丹皮10克,山藥20克,山茱萸65440克。
【用法】先將蛤蟆洗凈去內臟,鍋中加適量水煮沸20分鐘,再將1雞蛋煮熟去殼,繼續放入蛤蟆湯中煮30分鐘。方中其他藥物分別煎煮取汁,取蟾蜍湯煮雞蛋壹半。第二次熬制時,服用剩下的壹半。1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 ~ 6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