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合肥巢湖嶗山島上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合肥巢湖嶗山島上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合肥巢湖的嶗山島是壹個非常著名的旅遊景點,其中有許多有趣的旅遊景點。給朋友們詳細介紹壹下吧!想玩的朋友可以先在這些好地方打卡!來看看吧!

1,中廟

“困於燕窩,興於魯國”的神話有了現實原型。公元239年三國時期,巢湖市唐陽鎮唐嘴村淪陷,成為今天唐嘴的水下城址。東吳大帝孫權(182-252)得知災情後,在巢湖北岸的鳳凰嶺上修建了中殿,開始供奉巢湖水神焦木。焦穆被神化為巢湖水神後,擁有掌管湖面治安,保護康寧居民的權力。

唐末(889年),合肥太子楊行密大規模重修太姥廟,以答謝焦穆的勝利。唐朝以後,北宋以前,有壹段長達70年的軍閥混戰時期,稱為“五代十國時期”。吳國的楊行密和的朱溫分而治之,從北到南。後梁朱溫率軍南下時,楊行密、王武起初並沒有打好,於是祈求巢湖水神焦木保佑。晚上,焦母給他做了壹個夢,教他如何淹死敵人。吳棟的楊行密大獲全勝,占領了淮河以南的大片華東地區,奠定了楊武的基礎。

南宋末年,山東泰山已落入蒙古之手,百姓飽受奴役之苦。廟裏的壹個道士去山東泰山燒香。晚上,他住在山腳下的戴寺。半睡半醒間,他看到壹位女神告訴他:“我是泰山的畢夏·袁俊。我知道巢湖附近有個緋紅鳳凰落基,不像這裏的人間地獄。我要坐在廟裏祝福江淮人民。我想憑妳的實力去巢湖。”然後女神就飄走了。道士醒來後,感到非常驚訝和奇怪。當他天亮後爬上山,進入畢夏的袁俊神廟尋找時,他看到畢夏·袁俊被供奉在神廟的右側,就像昨晚在他的夢裏壹樣。於是在半夜,道士把畢夏·袁俊的木雕像請了出來,綁在胳膊上,從天窗跳了下來。道士覺得自己好像走在祥雲密布的雲端。因為害怕,他閉上眼睛,聽天由命。黎明時分,他來到中殿,從天而降。聽到畢夏袁俊的傳說後,周圍的人都很驚訝,紛紛去祭拜畢夏·袁俊(俗稱“泰山奶奶”)。元代(1297)道士為了供奉畢夏的袁俊,利用中堂基座下的洞,將其改造成壹個拱券橋洞,改名為“鰲拜洞”,並在上面建了壹座廟。

清朝太平天國時期(1854),中甸寺毀於戰亂。1889年間,晚清軍政大臣李鴻章主張恢復中殿,在道觀基礎上建佛寺,成為佛道融合的典範。重建後的中殿分為前、中、後殿,共有70多座建築。1986年,修繕壹新的中華殿基本恢復了李鴻章時代的原貌:曾在天王殿;進入兩位大英雄的宮殿;三侯殿是藏經閣。值得壹提的是,二樓供奉佛教的阿彌陀佛和三樓供奉道教的袁俊、畢夏仍保留著佛道交融的傳統。

1998年,中廟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趙衷神廟

中廟因位於廬州(今合肥)和潮州(今巢湖)之間而得名。旁邊有壹座“忠義殿”,是淮軍的趙衷廟。是清末軍政大臣李鴻章為祭奠淮軍陣亡將士而建的祠堂,相當於烈士紀念館。

3.李文安學院教堂

位於巢湖北岸的淮軍趙衷廟東側,是為祭祀李鴻章的父親李文安而建的壹座特殊的廟宇。轉寺和趙衷寺同時修建(1893開工,1894竣工)。分為東屋和西屋,坐北朝南,前後有四個入口。該建築有五個開間和83個寺廟的寬度。祠內主龕供奉神靈,東西兩側輔龕供奉李鴻章六兄弟(李、李鴻章、李赫章、李、)的神靈。

4.白衣寺

紅石嘴(東極)位於巢湖北岸,與中廟鳳凰(西極)並排伸入湖中。白廟原是觀世音菩薩所用,是禪女修心養性的地方。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1690),重建於清朝嘉慶年間(1802)。1986之後,14兩廳兩廳兩廂改造。白宮前,湖後,田後,綠浪萬千。背靠田園風光。據說在百益寺前的西南角有壹平方米的“無風之地”。無論巢湖吹什麽風,站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妳都感受不到風。在白衣寺西南還有壹個古洞,是紫礫石長期侵蝕逐漸形成的。

5.嶗山島

嶗山是巢湖最大的島嶼,距巢湖市中廟3.5公裏,距廬江縣岐頭嘴4公裏,北7裏,南8裏。所以民間有“七上八下”的說法。嶗山往西8公裏,湖中有壹座孤山。這座孤山海拔82米。據說焦母的女兒焦姑被巨浪沖走,變成了壹個遙遠的地方(也叫“孤山”)。1964年,郭沫若遊巢湖時寫道:“望巢湖金郎,我愛她如油。”“谷牧”指的是九谷山和嶗山。嶗山北側有兩座礁石,相距不遠,形似兩只鞋,叫斜山。傳說焦老被困潮州時丟失的兩只鞋,變成了壹座鞋山。

6.漁村

妳可能想象不到,當我們來到這個四面環水的火山島時,還能看到這樣的田園風光:-漁村,茶園,枇杷坪。明末合肥知府熊文舉寫了壹篇關於嶗山的文章,形容嶗山島是世外桃源,說當時島上有幾百戶人家,民風淳樸,晚上睡覺。目前島上的漁村集中在北川塘和南川塘之間,不同的漁家樓、農家飯莊、茶館星羅棋布其中。幾百個村民靠水吃飯,主要以捕魚為生,也做農家樂、茶館、賣土特產。

7.文峰塔

文峰塔矗立在巢湖中心的嶗山之巔,氣勢磅礴,是欣賞巢湖風光的最佳場所。文峰塔建於明朝崇禎1631年。古代有句民謠“老山尖,瀘州狀元”。瀘州知府嚴爾貴(1622考入中學),為了證明有很多民歌人才,希望“大地昌盛”“人文昌盛”,開始修建文峰塔。峰塔高51米,共七層。它是八角形的,上面掛著飛檐和鐵鈴鐺。這座塔是青磚結構。塔身由外墻、回廊、塔芯三部分組成。進塔,門梯交錯,133級臺階。向左轉和向右轉,如同進入迷宮。塔壁周圍有802尊磚制佛像和25尊石雕。文峰塔底部四層建於明代1631,頂部三層建於清代1878。歷經明清247年,是世界上最長的寶塔。65438年至0998年,文峰塔成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華藏經寺

華藏經寺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