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生活在《楚門的世界》裏是什麽感覺?

生活在《楚門的世界》裏是什麽感覺?

在電影《楚門的世界》中,楚門是壹個被收養的嬰兒。他被安排在壹個虛假的環境中,成為壹個電視節目的主角。他的親戚和朋友都是演員。漸漸地,他對這個陌生的世界產生了懷疑,開始尋找真相,不惜壹切代價走出了這個掌控自己人生的“真人秀”,只為娛樂。

雖然影片有點荒誕,但其實有壹個理論和影片反映的觀點是壹樣的。

這種理論稱為擬態環境,是指大眾傳播活動形成的信息環境。它不是對客觀環境的鏡式再現,而是大眾傳媒對新聞信息進行選擇、加工和報道後展現給人們的環境。這壹觀點最早是由美國政治評論家李普曼在其著作《公共輿論》中提出的。

這個理論讓我想起了壹件事,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大眾傳媒是如何操縱社會話語權的。

去年夏天,無名氏明星邀請臺獨藝人和侮辱中國的日本藝人參演她的電影,引起軒然大波。

她不顧壓倒性的反對,堅持與他們合作,並用法律手段威脅網友。拍攝完成時,網友的反對也達到了高潮。沒想到,在這個是非問題上,他們不願意妥協,采取了更強硬的態度。

他們的能力非常強大,可以刪除網友在各大網絡社區發布的所有反帖。連微博裏共青團中央支持網友的文章都敢刪。這時候,廣大網民才終於發現,媒體的主流話語權是如何被資本勢力操縱的。

金錢是權力的基礎。文明社會的背後,暴露出來的只是這種赤裸裸的自然法則,叫做欺軟怕硬。

當然,政府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即使在美國這個世界上最自由的國家,資本集團對媒體的控制也是有限制的。規定媒體總量(包括平面媒體、互聯網、電視等。)由壹個資本集團不得超過壹定的比例(如15%),以保證信息的多元化,防止輿論被寡頭壟斷。

當我們醒來,意識到我們身處《楚門的世界》時,我們是沮喪還是憤怒?是麻木還是不甘心?

我們的內心世界還能培育和保存壹方小小的心靈凈土嗎?

民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胡適在《我的兒子》壹文中顛覆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孝道刻板印象。

本文壹壹反駁了他的壹位朋友對他的詩提出的疑問和建議。

朋友覺得胡適的觀點太尖銳,會讓兒子覺得老子的教養是天生的,忘恩負義,會讓壹部分人覺得沒必要孝敬父母。

而胡適是怎麽回去的?

他的觀點無疑是非常投機的。

西方人不提倡孝順。他們在親子觀念中認為,孩子不是自己選擇來到這個世界的,而是父母選擇的,所以父母養育孩子是天經地義的。至於子女是否願意贍養父母,那是他們的選擇,他們沒有義務。

胡適是壹個留學海外,接受外國新思想新文化的人。所以他才能說出這種違背傳統的話。

這和我們中國人習慣追求的孝道大相徑庭。在國外的時候才真正體會到,外國人的親子關系更像是朋友。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反對傳統觀念。相反,我支持他們,因為中國人的孝道讓親情更有人情味,更親密。

但就像胡適說的,並不是說我們當了父母就要把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上,覺得這是對子女的莫大恩惠,用孝道綁架他們的生命和自由。

如果我們願意學習和接受壹些顛覆性的新思想,不相信權威,最終能夠發現其中的局限和糟粕,從而警醒我們的生活,這可能是我們在擬態環境中所能獲得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其實擬態環境的理論原型來源於柏拉圖的壹個理論,叫做洞穴囚徒的比喻:想象壹個洞穴裏有壹群囚徒;他們從小就待在那裏,被鐵鏈捆著,只能看到眼前洞壁上的影子。

其中壹個剛好被放出來,轉身看到了火和物體。起初,他感到困惑和痛苦,甚至認為影子比原來更真實。如果有人把他拉得離洞穴更遠,進入陽光燦爛的世界,他會恐慌,會憤怒。當他慢慢接受了新的世界,他才真正得到了解放,開始可憐他的獄友。但如果他回去救他的同伴,他需要壹段時間來適應洞穴中的黑暗,他會發現很難說服他們走出洞穴。

我們把這個場景設定為擬態環境,意思是有人告訴他們,妳住的這個山洞就是整個世界,妳的影子是這個世界上唯壹真實的東西。被手銬腳鐐困住的犯人都是這麽想的,因為他們根本無法知道現實世界的全貌。當囚犯來到洞穴外面,他們會知道世界的真實面目。

柏拉圖認為,囚犯實際上代表了人類的狀態;走出洞穴的過程,類似於通過學習教育獲得開悟的過程。

在當今復雜的社會擬態環境中,人們往往在主動思考和求證中懈怠,卻很容易接受大眾媒體拋出的所有觀點。

前兩天有人在壹個微信群裏發了壹個視頻新聞。節目錄制過程中,壹位女主持人突然奇怪地翻了個白眼,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然後報道說是心臟病突發猝死。

這個微信群是關於健康養生的,也有賣產品的。果然有人跳出來發言,要求大家關註身體,多投資健康。

我特意查了壹下,原來是謠言。女主只是低血糖暈倒,沒死。只是我看到的視頻真的讓人覺得有點詭異和不安。但仔細想想,親眼所見未必是最終的真相。壹些媒體通過這種虛假報道歪曲事實。

目前社會上不斷報道壹些工作壓力過大導致猝死的新聞,逐漸給大眾壹種感覺,我們生活在壹個壓力很大的社會,健康狀況堪憂。隨著此類事件報道的增多,似乎每個人的內心都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焦慮和恐慌。而這很容易給壹些行業的壹些不法商人以可乘之機,通過散布相關謠言來誘導人們購買自己的產品,而我們也在這種模仿的環境中不小心成為了受害者。

關於猝死的問題,醫生是這樣說的:可能是壓力造成的,但是這個人可能有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壓或者心臟病。正常人無論壓力多大都不會猝死。而猝死往往是多種復雜因素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

如何保護自己和口袋裏的錢,需要在大環境下訓練。

當導演告訴楚門,“外面的世界和我為妳創造的世界壹樣空虛,壹樣的謊言和欺詐。在我的世界裏,妳沒什麽好怕的。”但杜魯門堅定地選擇了改變。因為當他走出城市,楚門成為壹個真正的男人。

即使我們周圍都是被媒體和輿論控制的世界,我們也要像楚門壹樣認真,努力尋找真實的自己。用寶貴的思想和勇氣武裝自己,微笑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