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乾隆皇帝長壽的三大法寶

乾隆皇帝長壽的三大法寶

中國從秦朝到清朝共有259位封建皇帝,其中209位有出生和死亡日期,但他們的平均壽命只有39.2歲。其中,活到70歲以上的壽星皇帝只有8位。他們是:漢武帝劉徹,活了70歲;梁武帝,壽80;唐玄宗李隆基活了78歲;武侯是大帝,壽命81;宋高宗趙構,生活81;元世祖忽必烈,壽八十;明太祖朱元璋,活了71;清朝乾隆皇帝活了89歲。可見,在中國的皇帝中,乾隆是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皇帝生於1711年9月25日,卒於1799年2月7日。在長春被封為俗人,信天大師,又被稱為古天子、老人。他在中青年時期身體健壯,視力極好,走路堅定挺拔。雖然晚年飽受“痔血”、尿頻之苦,但總體上還是相當健康的。他壹生從未用過眼鏡,87歲還能外出打獵,去世前不久還能讀書寫字。

乾隆皇帝對自己的長壽非常自豪。70歲時,他專門寫了《古稀》,喜歡刻印章,自稱“古稀皇帝”。80歲的時候,覺得自己“對家人的牽掛之深”,“不算特別難得,自古以來前無古人”。因此,他還刻下了“八卦圖寶”並制作了“八卦圖寶”來表達他對春風和誌得意滿的感情。英國使節馬戛爾尼到承德避暑山莊拜見乾隆皇帝後,這樣描述乾隆:“雖已83歲,看起來卻像60歲的人,精神硬朗,足可超越少年;在吃喝的時候,秩序有規律,很嚴格,很神奇。”

按照常理,封建社會皇帝至高無上,天下百姓皆歸皇族所有。壹般都是三宮六院,嬪妃嬪妃,聲色犬馬,生活頹廢,所以早逝的多,長壽的少。那麽乾隆皇帝為什麽長命百歲,鞠躬盡瘁呢?

清代醫案研究專家認為,乾隆長壽的原因主要有三:壹是註重體育鍛煉,喜歡打獵,遊歷名山大川;二是生活規律,飲食節儉,生活謹慎;三是長期服用長壽藥。

早在康熙時期,康熙皇帝就經常巡視。據史料記載,活了69歲的康熙皇帝六下江南,遊歷江浙,遍遊大江南北的名勝古跡。塞外四巡,駐紮多羅諾爾、克魯倫河、浪居許山、索裕爾基山。四遊佛教聖地五臺山,賞北國風光。登泰山,拜東嶽,樂太原,樂Xi。

壹心效法祖父的乾隆皇帝,也曾六下江南,遍遊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蘇杭,並在大運河上的壹條船上作詩,傳為佳話。

雖然皇帝能騎馬,能坐轎子,壹路後勤供應有充分保障,但在當時的物質和交通條件下,穿越山河,長時間鞍馬,已經夠辛苦了。這種艱苦的訓練自然有利於身心健康。筆者算了壹筆賬:六次去江南用了666天,平均每次111天。有壹個強壯的身體是很自然的,能在這麽長的時間裏極大地促進身心健康。

此外,乾隆皇帝和他的祖父壹樣,也非常喜歡打獵。康熙五十八年,康熙帝曾對他的近衛說:“我從小就用鳥槍弓箭贏過數百只虎、熊、豹、猞猁、鹿、狼、野豬、鹿。剩下的動物都被抓了,很難記清了。又是壹天,* * *兔318。”

如此大規模的狩獵活動,無疑大大增強了康熙和皇室成員的體質。康熙帝不僅熱衷於騎射以增強體質,還將騎射定義為“祖制”,要求晚輩“馬上為天子”。可見,高瞻遠矚的康熙帝不僅把騎射作為鍛煉身體、錘煉意誌的重要途徑,也作為增強國力、維護滿清統治的必要條件。

乾隆皇帝繼承了祖父喜歡騎射的傳統。乾隆自幼喜歡巡獵,被乾隆皇帝譽為“善射”。他身強力壯,九箭九中,活到了89歲。乾隆皇帝夏天接見武官後經常在宮門外拍攝,秋天去要塞也是如此。射的時候,率三次,每次三箭,每次射多壹發,九箭可以六七發。去年10月,我在大西門前不小心射了壹槍,九箭九中,陸仟被不壹樣的東西驚到了。於是我做了壹個“聖射錄”,感嘆“聖射術極好”之類的。

乾隆皇帝除了加強體育鍛煉外,還愛好多樣,精神生活豐富,符合“七情(喜、怒、憂、思、悲、懼、驚)也勝於服藥”的道理。據史料記載,乾隆皇帝喜歡聽歌,經常請樂師為他換新歌。所謂“月之歌,晴時花開”,說明他懂得音樂與健康的關系。

乾隆皇帝也喜歡寫詩,熱愛書法。乾隆皇帝周遊列國,到處寫詩題字,壹生寫詩43首。

630首歌曲,其數量在中國歷史上是無與倫比的。詩歌可以抒發抱負,陶冶性情,也是壹種“養生重在養性”的體驗;甘龍走到哪裏就寫到哪裏,到處都是他的墨跡。這大概也是他健康長壽的原因之壹。因為寫作要求“無情緒、無得失、無榮辱、心平氣和、息氣合壹”,在不經意間達到了靜心養性、放松呼吸、健腦通脈、活血壯骨、安神定誌的目的,可謂壹舉多得的養生之道。

乾隆皇帝在總結自己的養生經驗時,認為“節飲食,慎起居,是治病良方”。“凡人飲食之類,各擇其身,好東西不宜多吃。”他還說“老年人飲食要清淡,每菜少病,對身體有益。因此,農夫強壯健康,直到老。”這些觀點值得今天的人們關註。

再加上自古以來帝王好酒好色,導致壽衰,腎精虧損,下元不穩,所以衰老的跡象往往早早可見。乾隆皇帝壽命達到89歲,都和對酒色的把控有關。

研究清代醫案的專家認為,乾隆皇帝的長壽也與其日常的抗衰老藥方密切相關。

甘龍經常服用的滋補藥方有:龜齡集、龜齡堂、松陵太平春酒、春齡益壽藥酒、健脾滋腎壯元方、秘傳固本仙方。

這六種長壽仙方,大多屬於補脾益腎之品。如龜齡集方劑由大量補腎藥物組成,如人參、鹿茸、雀腦、枸杞子、肉蓯蓉、熟地黃、牛膝、杜仲等。主要用於治療因陰寒引起的肌肉無力、頭暈、盜汗、遺精、陽痿、腹痛等癥。固本仙方秘方由465,438+0味藥組成,大部分是強腎補虛之品,靠藥丸慢慢調節。該方劑由補骨脂、魚鰾、驢腎、鹿茸、黃狗腎、益智仁等大量補腎藥物組成,故名“固本”。這是因為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先天之本充盈,體質要健康。

健脾補腎固元方由九香蟲、杜仲、車前子、鹿茸、淫羊藿、枸杞子、山藥等組成。本方劑中配以香附、木香等益氣藥物,既能起到滋補的作用,又能避免腹脹、腹脹的副作用。九香蟲是壹種昆蟲,屬於臭蟲科。《本草綱目》記載此藥可治“脾腎兩虛,固元陽”,與補腎之藥合用,補腎壯陽之效更為明顯。

除了上述方劑外,還有長壽廣四丹、三益腎氣丸,都有補腎的作用。八珍膏、滋陰滋生丸等。具有健脾的功能;補蒺藜丸、瓊玉膏、五制獻帝金匱丸等。具有健脾補腎的功能;人參、黃芪膏、百令丸、保元益壽丸等。具有補氣血的功效。但有些藥物在說明療效時使用所謂的“奇效不可描述”,要進行系統的醫學研究和壹定數量的動物生命實驗來證實,不能盲目相信。

乾隆皇帝壹生從未患過大病,他的最後壹脈案證明了這壹點。嘉慶四年初的壹個幹脈案記載:“皇上聖脈平和,但氣弱脾弱,故擬用沈煉飲。人參壹元五分錢,建聯三錢,老米炒壹元,水煮。”時隔兩天,也就是新年前夜的第三天,甘龍安全去世了。這說明他基本上已經盡力了,而且是自然死亡。

通過對乾隆皇帝長壽原因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醫學,包括清朝的醫案,是壹個長壽研究的寶庫。在清代的醫案中,有許多可以延年益壽的方劑,如還少丸、瓊玉膏、秦歌丸、班龍丸、七寶美髯丸、資生堂丸、首烏延壽丸等等。大多具有補腎健脾、益氣活血的功效,既能固本培元,又能補元氣和中氣。這些都是值得進壹步研究和挖掘的。

總之,清朝的皇帝和皇後都非常重視養生和長壽,尤其是康熙、乾隆和慈禧太後,他們在歲月上是“古為稀”的。他們大多深諳“聖人以勞為福,以閑為禍”的養生之道,至今仍有壹定的借鑒意義。

乾隆皇帝,長壽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