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65℃熱飲導致食道癌?吃了九層樓就等於吃了癌毒?教授:過度渲染。

65℃熱飲導致食道癌?吃了九層樓就等於吃了癌毒?教授:過度渲染。

林慶順(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教授)網上有很多健康謠言,尤其是有致癌疑慮的飲食最受關註(或者說有抗癌作用的產品),所以也是流傳最廣的。僅在我的個人網站“科學養生”中,就有100多個與癌癥有關的謠言。以下文章選自最經典的,即《九層塔》和《熱飲》。當然,以後關心這個話題的讀者會更多,也可以定期訪問我的網站。九層樓致癌是謠言。從2006年6月開始,網上壹篇九層樓會導致肝癌的文章開始流傳。以下是我追蹤的結果。九層塔的英文名是Basil,學名是Ocimum basilicum。有了學名,就可以在公共醫學圖書館搜索到相關的醫學資料。如果加上癌癥這個關鍵詞,就可以搜索到癌癥相關的信息。目前只有五篇醫學論文從事九層寶塔與癌癥關系的研究。但是,他們的實驗是看九層樓的提取物是否能抑制培養皿中癌細胞的生長。更重要的是,他們得出結論,九層樓似乎有抗癌作用。那麽,為什麽網上文章說九層樓會致癌呢?以下三點是從這個網絡謠言中抄來的:“九層塔裏有壹種成分叫丁香酚(英文翻譯為丁香酚粉,牙科中用於治療牙痛的化學物質),已被證明會導致肝癌。丁香酚的中文名是“黃樟素”。要知道這種毒素會在體內積累,中國人的癌癥指數是逐年上升的,這和他們吃的食物有關。這篇文章先說丁香酚的譯名是丁香粉,然後是黃樟素(牛頭不馬嘴,典型的網絡謠言)。然而,事實上,這兩種翻譯都是錯誤的。丁香酚的正確翻譯是丁香酚或丁香酚(這種酚不是另壹種粉)。不管怎樣,丁香酚真的被證明會導致肝癌嗎?用丁香酚和癌癥這兩個關鍵詞在公共醫學圖書館搜索,會找到220篇論文。但是看了幾篇文章會發現,真正值得關註的不是丁香酚,而是甲基丁香酚。從世界衛生組織2013公布的壹份文件中可以看出,所謂九層樓高的致癌物是甲基丁香酚,而不是丁香酚。更重要的是,甲基丁香酚的致癌性在小鼠中進行了測試,其劑量是通常攝入量的幾百倍。我覺得,除非有人天天把九層寶塔當青菜吃,不然真的不容易吃了致癌。還有,網上那篇“這種毒素會在體內積累”也不正確。其實攝入的甲基丁香酚很快就會從尿中排出,沒有蓄積。所以網上文章提到的“確認”會導致肝癌,但完全被我證明是無稽之談。2065438+2006年6月,中英文媒體都在談論熱飲致癌,臉書上瘋狂轉載,哀嚎聲此起彼伏。但是有多少人看過原著呢?更別說,有多少人能理解這壹點。原文發表在《柳葉刀腫瘤學》上,這是壹個很有分量的醫學期刊,但不是研究報告,定位是“新聞”。署名新聞的作者是十位專家,他們代表由國際癌癥研究機構邀請的23位科學家組成的“工作組”發布了這條新聞。工作組的任務是評估咖啡、馬黛茶(南美流行的飲料)和“非常燙的飲料”的致癌性。評價的結論是,咖啡和馬黛茶本身不致癌。但是,如果高溫飲用,可能會致癌。在這裏,“致癌性”所指的癌癥只是食道癌。“可能致癌”的判斷是基於“有限的證據”。有限的證據來自兩個方面:人體調查和動物實驗。人類調查問:妳喝熱的、溫的還是冷的?換句話說,沒有真實的溫度數據。事實上,如果有人問妳,“妳的茶的溫度是多少?“,妳能回答壹下嗎?那麽,動物實驗呢?有兩個報道,壹個是給老鼠灌65度的水,壹個是給老鼠灌70度的水,這兩種水都含有致癌化學物質。換句話說,兩項研究都是在測試高溫是否會促進致癌物的致癌性。請問,妳喝的熱水、茶或咖啡中添加了致癌物質嗎?可惜新聞媒體和網絡幾乎都變成了“65度以上的飲料會致癌。“還有,請註意,兩個動物實驗都是用管子把熱水直接灌入老鼠的食道。請問妳是這樣喝熱飲的嗎?這兩個實驗完全忽略了我們在喝熱飲時,是通過嘴唇和嘴巴的判斷來決定是否讓飲料進入食道的。如果太熱,我們會本能地把飲料吐出來。換句話說,65度以上的飲料是不可能進入我們的食道的。所以,所謂證據,第壹,人體調查沒有溫度數據。第二,動物實驗根本不符合人體條件。這種新聞很好參考,不必大驚小怪。參考文獻:2016,熱飲致癌原論文,喝咖啡、馬黛茶、非常燙的飲料致癌【來源】2016,熱飲對小鼠致癌實驗,反復發作的急性熱病誘發小鼠神經噬細胞性過度增殖性惡變前疾病。【資料來源】2003年,熱水誘發大鼠癌癥,熱水對n-亞硝基甲苯胺誘發F344大鼠食管腫瘤發生的促進作用。【來源】本文摘自《餐桌上的偽科學》/林慶順(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教授)/壹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