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秦可卿是壹個什麽樣的形象?
自徐佳版《紅樓夢》曝出“秦可卿之死”被刪至今已近八十年,相關討論時斷時續,主要集中在三個時期:
(1)40年代發表的關於秦可卿的文章比較少,都是談自己的看法,沒有爭議。比如:
王昆侖先生以“太傻”為筆名出版了《秦可卿之謎》(重慶現代女性第三卷);
朱彜《紅樓夢》考證——《陰喪天香樓》(青島晚報1947 65438+10月12);湛盧《秦可卿的葬禮》(北平時報1947九月11、12、13);
關於秦可卿之死(天津大公報1948 10 10月15)。
(2)20世紀80年代前後,湧現出壹批關於秦可卿形象的論文,形成了自胡適、俞平伯以來的論爭,反映了新時期意識形態的解凍和學術思想的活躍。比如:
戴蔔凡對秦可卿後期死因的審視——石雄《嶽峰寶鑒舊稿探略》壹節(《文藝研究》第壹期1979);
劉夢溪《秦可卿之死》與曹雪芹著作權(《文藝研究》第4期,1979);
常林《秦可卿為什麽做夢》(《紅樓夢》第2期,1980);
胡文斌《論秦可卿之死》及其在《紅樓夢》中的典型意義(江淮論壇第6期1980);
姜筆下的“天香樓罪犯”是誰?——關於《關於秦可卿之死》壹文的討論(《紅樓夢學刊》第2期,1981);
張的《論》(《紅樓夢》第6期,1987);
這壹時期,關於秦可卿形象的論文不僅數量多,而且水平高,積累了壹批中年學者的長期研究成果。總體上還是沿著文學分析的道路深入,考證只是文學分析的補充。本文對秦可卿形象在整部《紅樓夢》中的藝術使命,以及場景中人物的形象特征作了前所未有的概括。
(3)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表了大量關於秦可卿形象的論文,但沒有明顯的爭議,論文水平參差不齊。其中,令人欣慰的是引入了新的研究方法,對這個人物展開了多方位的文學分析,打破了以往傳統的文學分析方法。總的來說還是朝著文學分析的方向發展。雖然有謎題和失落的東西夾雜其中,但並不張揚,也沒有爭議。甚至劉在90年代初發表了壹篇《秦研究》的文章,並在研究的基礎上寫了壹部學術小說《之死》,在學術界也沒有太大反響。
近80年來對秦可卿形象的研究,是從縱向範疇和歷史意識上勾勒出秦可卿研究的軌跡和態勢。這樣,我們就能對劉先生“秦學”內涵判斷的理論來源有壹個清晰的認識。
讓我們從“橫向”方面總結壹下學術界對秦可卿形象的研究。
秦可卿是劉先生研究的中心人物。區分《紅樓夢》和《秦可卿故事新編》中的秦可卿形象,首先要知道《紅樓夢》中的秦可卿是壹個什麽樣的形象。
《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秦可卿是最後壹個也是第壹個離開的。從第五次出場到第十三次出場她都死了。她是壹個雙重人物,在仙夢世界裏,她是壹個夢幻的人物。曹雪芹在《紅樓夢》的敘事結構中,用了大量的筆墨來描述她的特殊意義。在現實世界中,她是壹個不可或缺的隱喻性人物。雖然用墨不多,但在《紅樓夢》人物畫廊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夢幻的神仙世界裏,秦可卿在《紅樓夢》的敘事結構中擔負著特殊的藝術使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紅樓夢》前五回介紹了兩類人物。冷子興的敘事使命是講賈老爺們的輩分和姻親。秦可卿的敘事任務是引導寶玉,通過寶玉的眼睛介紹貴夫人和主婢的命運。賈寶玉在幻境中徘徊時,警幻仙子對他說:“如今遇見了二尊榮寧的兩任丈夫,要我剖腹,我不忍獨自壹人為閨閣爭光,自暴自棄,便引見了兒子,以酒灌醉,以仙茶打動人,又給警幻獻上了壹曲美妙的歌,然後答應了妹妹,她有壹個美麗的小名,給妳……”秦可卿的出現。這些小冊子中的判詞、畫面、歌詞相得益彰,隱喻和預言了以《金陵十二釵》為代表的青年女性的思想性格、人生經歷和命運。同時,由於賈寶玉同情這些受封建禮教毒害和壓迫的女性,關註她們的命運,分擔她們的痛苦,這也奠定了賈寶玉“諸女之冠”的身份。
其次,秦可卿臨死前給鳳姐做了壹個夢,告訴了她壹個未完成的“心願”,即從事物發展的哲學高度,所謂“滿月必失,滿水必溢”,“爬得高必墜”,“樹必散”,“筵席必散”等等;說到賈府維持“退路”的具體策略,他說:“趁今日之財,在祖居附近多設幾畝田莊,以備祭祀供應。所有費用都將來自這裏,家庭學校也將設在這裏...就是有了罪,什麽都可以入官,這個祭祀行業連官都不會入。必毀之,子子孫孫回家讀書種田,犧牲長存。”值得註意的是,只是作為小說的敘事背景,引出賈府壹家之主王熙鳳的心理活動和思想。
秦可卿的兩個男人,賈府的繼承人賈寶玉和賈府的總管王熙鳳,是《紅樓夢》的中心人物。“榮寧二公”把賈府未來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他們天靈身上,把挽救其家庭免於崩潰的方法托付給了警幻仙子。她和妹妹秦可卿充當了賈寶玉和王熙鳳的媒人。然而,在“榮寧二公”眼中看似聰明絕頂、前途無量的賈寶玉,卻沒有從警察的引導中步入正途,而是背離了封建正統。賈府精明的總管王熙鳳聽了秦可卿的“心願”,除了“嚇得壹身冷汗,壹時慌了神”之外,並沒有放在心上。她還是不放過機會,深挖內心,收錢。祖先的大業,子孫的退路,都被拋棄了,我們壹步壹步地步入人生的悲劇,以壹場“家破人亡”而告終。
秦可卿是《紅樓夢》敘事結構中的壹個隱喻性人物。她穿插在幻境與現實世界之間,連接幻境與大觀園,在幻境中展現真實,用幻境模仿真實,用真實信任幻境,讓她昏昏欲睡。
秦可卿只是《紅樓夢》現實生活中的壹個過客,來去匆匆。對她筆墨的直接描述不多,大部分是別人的間接描述。第五回第壹次出場,就放棄了對她的直接細致的描寫,而是選擇了賈府最高權威的視角,對她做了壹個側面的刻畫:“壹直知道秦是壹個很得體的人,婉約細膩,溫柔平和,是孫輩中第壹驕傲的人。”重病在床時,她通過婆婆尤氏感慨地說:“壹個這樣長相,這樣性格的人,打著燈籠都沒地方看。他表現得像個男人,那個親戚和那個家族的長輩都不喜歡他?”直到她去世,這種側寫反復出現。然而,只有兩個簡短的積極對話與這些重復的側面描述相關。到了第七回,秦還是東府裏壹個活潑、有愛心、有愛心的主婦,絲毫沒有生病的跡象。鳳姐與寶玉到了寧府門前,“賈珍之妻尤氏,賈蓉媳婦秦氏婆媳帶了許多丫鬟、丫鬟出了門。”尤氏、、馮等壹幹妻妾,都笑鬧起來。秦連忙把弟弟秦鐘推薦給寶玉:“秦笑道:‘上次寶叔想見我哥哥,真是巧了。今天,他坐在書房裏。“妳為什麽不去看看呢,”“接下來就是看秦鐘、馮享受的事情了。吃了壹會兒後,尤氏、風和秦氏擺出了多米諾骨牌。尤氏和秦氏打牌輸了,他們還答應隔壹天請馮吃壹頓酒席,可見秦氏精神很好。當秦第十次再次出現時,她已經病得很重了。焦慮、悲傷、後悔、恐懼、屈辱等諸多情緒的糾結,折磨著壹個在第七輪回裏還那麽活潑的人,眼看就要熬不過冬天或新年了,死期將至,“勉強過得去。“經過兩次短暫的露面,我們無法接近小說中現實生活中秦可卿的藝術形象。我們只能從間接描寫、補充敘述和壹些看似隱晦的話語中勾勒出她的基本形象特征。
從學術研究的角度總結,大致如下:
(壹)秦可卿出身貧寒。
秦可卿是“名揚近百年”的寧國巡撫的曾孫兒媳,是國公夫人無可爭議的法定繼承人,也是政府的管家。秦出身於如此顯赫的貴族家庭,在講究門第的封建社會,應該是有貴族出身的。但秦家出身於壹個“冷儒窮官”的家庭。她是壹個連親生父母是誰都不知道,連真名都不知道的棄嬰。她來是因為她的養父“從1950歲到50歲無兒無女,所以抱他到養生堂”,取了“小名是可兒,正名是邊梅。”按照傳統觀念,“羞官”大夫的養女是不配嫁給侯門公子的。秦可卿沒有薛寶釵那樣的豪門權貴,也不是孫紹祖那樣的官場新貴,更不具備與寧府結成財權同盟的婚姻條件。然而人生復雜,就像黃河東流,九曲十八灣,但終究“入了洋,壹去不復返”,對於用五千兩銀子抵押了親生女兒的賈赦來說,孫紹祖的銀子是閃閃發光的;對於荒淫無恥的賈珍父子來說,秦可卿迷人的浪漫極具吸引力。這就是為什麽寧國府兩代妻子,妳和秦,都是窮人家的。
(2)秦可卿的人格特征
秦可卿的外貌特征:“雍容華貴,風流倜儻”,被稱為林黛玉和薛寶釵的“美”和“美”。性情溫和的她自己也對王熙鳳說:“姨侄(指丈夫賈蓉)雖小,他敬我,我也敬他,從來沒有紅過臉。”正是因為夫妻二人互相尊重,賈蓉對秦的病“非常擔心”。賈珍和尤氏對這個兒媳婦都很滿意。她說公婆“把自己當自己的閨女”,她和別人相處,待人和善。《溫柔鄉》是賈家上下都喜愛的。秦去世的消息傳出,“上壹輩想到的是她的孝順,下壹輩想到的是她的和睦親昵,下壹輩想到的是她的善良,家裏的仆人想到的是她那種扶貧濟困的善良。”
只是過於謹慎,正如婆婆尤氏所言:“他可謹小慎微,心事重重。不管聽到什麽,他都要測三天五夜。”從章太炎的口中,我們可以知道用意太痛了:“依我看,奶奶是個聰明人,內心強大;如果妳太聰明,就會經常有不愉快的事情;總有不愉快的事,所以想多了。病在焦慮傷脾,肝木旺..."
③秦可卿病了。
第十次,從尤口中得知病得很重:“月經期兩個多月沒來”“不高興”“後半天懶得動也懶得說話,眼睛都暈了”。三四個醫生壹天輪流給我檢查好幾次脈搏。後來,馮紫英推薦了壹位張先生,賈珍邀請他去見他。這位先生說自己的病被耽誤了,“呈現壹種缺水木旺的癥狀”,只“治好了三分”。並暗示很難熬過下壹個春天。到9月中旬賈敬生日時,秦可卿已經“吃不消”,臥床不起,他預感到“自己可能熬不過新年了”。之後就是“好了幾天,幾天還是那樣。”11月30日冬天的至日前後,“我沒看到任何病,也沒看到任何好。”這正是張老師說的:“今冬無關”,是時候“蠟幹春回”了。
(四)秦可卿患病的原因。
《齊·徐賁》第七章中的壹段總評:“之醉酒,傅克清之病死……”所謂“醉酒”,就是焦喝醉了酒,大罵賈府子孫“爬骨灰,養姐夫,養姐夫”這裏的“爬灰”顯然是指秦可卿與公公賈珍的戀情。
齊第十總評:“欲速死,必先有惡奴之猛,然後告秦鐘,各種文逼。壹個窮姑娘雖能住富室,大家都不免英年早逝。”尤氏第十次對金寡婦說:“她哥哥今天來看她...但是昨天他們在學校房間打了壹架,學校附屬的人不知怎麽的欺負他,他跟他妹妹說了壹些臟話。阿姨,妳知道那個媳婦。雖然她見人能說能笑,但卻小心翼翼,若有所思。她必須思考三天五夜才能聽到任何消息。今天聽到有人欺負她哥,我很煩很生氣。讓我惱火的是,那些混蛋拖拖拉拉,混淆視聽;氣她弟弟沒學好...為了這件事,他根本連早飯都沒吃。”可見秦可卿非常重視這些“汙言穢語”。《爬灰》《養姐夫》的醜聞,早就譴責了,連馮、寶玉也聽說了。自習室的“那群他媽的朋友”怎麽會不知道?氣呼呼地打架鬥嘴,臟話就出來了。
秦可卿在學校事件中涉嫌亂倫。第九章描述:
”金榮越發得意,搖頭咂嘴,嘴裏還說了壹大堆閑話,...但是激怒了a,妳說這是誰?原來這個叫賈薔的,也是寧府體面的曾孫。父母去世早,我從小跟著賈珍生活。現在十六歲,比賈蓉還浪漫,還帥。他的兩個兄弟是最親密的朋友,他們經常相處。寧府人山人海,那些失意的奴才只能編詞詆毀主子,不知小人有什麽話說。賈珍要嗅出壹些不好的聲音,自己也要避開壹些嫌疑人。現在他把房子分了,命令賈薔搬出寧府,自己住。賈薔既有美麗的外表,又有聰慧的天性。雖然他以名字來學校,但他只是睜大眼睛,豎起耳朵。還是鬥雞走狗,賞花玩柳,壹直抱著賈珍的溺愛,賈蓉的幫助,誰敢動他?……"
(5)賈強覺得“謠言”讓大家都很無聊
像賈薔這位“外事美艷,天性聰慧”,比賈蓉更風流俊俏的“寧府正派玄孫”,不僅是賞花玩柳的行家裏手,更是與賈蓉“最親密的朋友”。她能不和他那風情萬種望月的小姨子榮談笑風生嗎?秦和賈薔廝混久了,難免會有眼神交流,有所動作。賈珍“風聞”而動邪念,遂上車以示奸詐。否則,金榮說了“壹大堆閑話”,“賈珍想聽點什麽”,賈薔覺得“大家都無聊”的“謠言”會是什麽呢?
在寫賈薔的“爛嗓子”時,突然插入賈珍的“我自己也要避開壹些嫌疑人”。讓他壹直寵愛的16歲孤兒賈強“搬出寧府”生活。就是說賈薔,暗裏寫賈珍。這樣的亂倫壹旦泄露出去,第壹個被譴責的人就是被視為“難養”、“禍水”的女人。秦可卿整日提心吊膽,內心痛苦不堪,就像尤氏告訴金寡婦,她的病“是這種性情造成的”。張醫生談疾病和貧困的“根源”。只有秦自己知道這個“出處”。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壹個貧窮的女孩可以住在壹個富有的房間裏”。第壹,據說她被養生堂擁抱。第二,她家境貧寒,出身卑微,爬到了富室。外面有兇狠倔強的“惡奴惡言”,如焦大的罵;家族的恥辱,黃佳的妻子和侄子對秦鐘的欺淩。還有人“太小心了”。長期精神痛苦,疾病纏身,又沒有治愈的希望,絕望了。這與“窮姑娘能住富室”息息相關,所以這篇批語的結論說:“早死早有辦法。”
(6)為什麽妳婆婆尤氏說“她病得很奇怪。”
秦家剛去世,“我哭了。”而且葬禮很隆重,皇族的親戚,老親戚親戚,朋友們經常見面哀悼。至於壹直關心體貼秦的尤氏,書中也只是淡淡的提了壹句:“尤氏犯了舊病,不能料理後事。”從秦始皇死後到他出殯,尤氏避病,似乎與整個氛圍不協調。秦與賈珍的淫行傷害了尤的家庭,激起了尤內心的怨恨。雖然她身體虛弱,但這種通奸行為自古以來就被情侶們所痛恨。只是怕賈珍囂張,聽話,動不動就不敢發作。對此,書中曾多次披露。《怒斥頑童茶煙在書房鬧事》壹章描述,外面流言四起,搖頭扇嘴,尤氏意味深長地對金寡婦說:“所以這兩天我很苦惱。.....偏偏她哥哥早早的來看他,但是孩子家裏人不識擡舉,看他姐姐身體不好,就不該跟他說這些事,所以失望至極,就不該跟他說!.....誰知道昨天自習室有人打架,卻不知道那裏附中的同學欺負他,裏面還有些汙言穢語,都是指責他妹妹。..... "“不幹不凈的話”,顯然是指秦的“作風問題”,對金寡婦說的。秦可卿個人被學校事件說服,暗示醜聞國內外皆知,這使得秦可卿在生病期間壓力特別大。
(7)秦可卿的兩個女孩。
怪誕將軍的最後壹句批語是“由於西秦下令刪遺更衣”。秦可卿“留下”賈珍的金釵,被尤氏發現;女孩給秦可卿換了衣服,撞見她和公公賈珍有染。因此,只有這個女孩知道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於是秦可卿上吊自殺了。兩個丫鬟壹方面深為少奶奶惋惜,壹方面又對賈珍的傲慢心生敬畏。壹個女孩撞柱身亡,另壹個願意做她的養女。
(八)鴛鴦吊是那天秦可卿吊的再現。
指出秦可卿的死法是在書中111次寫到鴛鴦殉難。鴛鴦想死,卻想不出“壹會兒怎麽死”。她壹邊想著,壹邊向老太太的公寓走去。剛踏進門,只見光線昏暗,有壹個女人拿著汗巾,好像要上吊。.....他想了想,說:‘對,它壹定是教我怎麽死的。’“喏,讓秦可卿拿條汗巾,教鴛鴦上吊,正是那天秦可卿上吊情形的再現。借著鴛鴦的嘴,她說:“妳在我前面。”這裏鴛鴦之死是陪襯,秦可卿之死是秘密寫的。
(9)《秦可卿悼念天香樓》是猝死。
第十三回,寶玉聽了秦的死訊,“只覺心頭壹刺。哇,他吐出了壹口血。”徐佳的《脂硯齋》裏有壹句旁註:“寶玉已經定了要做傳宗接代,我很抱歉。”聽到這個我好失望。急火攻心,何不有此血?"
以上是學術界對秦可卿這個人物的研究概況。研究方法基本上是雙向的文本觀察和批評,相輔相成。雖然有些超出了文本提供的想象空間,但都是在秦可卿本身就是壹個模糊的藝術形象這壹事實上展開的。她的身份、死因和死亡情節極其模糊。在秦可卿的判決書中,寫的是“禍起真太平”,秦可卿與賈珍的“亂倫”關系,為寧國府埋下了禍根。“陰”被認為是她性格的主要特征。《紅樓夢》中的秦可卿是壹個什麽樣的形象?對秦可卿的評價有欽佩他的,有譴責他的,有同情他的,有惋惜他的。無論如何評價,主流都屬於對《紅樓夢》文本的文學分析。
摘自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