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使用附子6~15g,常用於以下配伍:
天麻、杜仲、續斷、薏苡仁、威靈仙用於治療腰椎骨質增生性關節炎引起的腰腿痛。
黃芪、升麻、澤瀉、茯苓、防風、牛膝、白術可用於治療病程長、腿腳浮腫的坐骨神經痛。
與黨參、白術、當歸、血竭配伍,可用於治療跌打骨折急癥、劇痛、脈細、手腳冰涼、氣虛。
02
焦中華的經驗“處方傳真”
臨床使用附子10~120g,常用於以下配伍:
用肉桂治療陽虛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焦中華認為,對於腎陽虛的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附子劑量從小到大都是好的。
03
王碧順處方傳真經驗
臨床使用3~30g附子,常用於以下配伍:
與黨參、白術、幹姜配伍,可治脾胃虛寒。
與雞血藤、阿莎麗、秦艽、威靈仙、蜈蚣、川芎、淫羊藿配伍,可治療風寒濕痹。
與青蒿、鱉甲、知母、生地黃、牡丹皮、沙參和肉桂混合用於治療低熱。
王必順認為,體溫低,36以下,或陰虛低熱,氣虛低熱,溫度37~38,都是附子應用的適應癥。
04
鄒處方傳真經驗
附子臨床使用量為30~50g,凡腎陽虛患者,包括關節炎肢體水腫、肝硬化中期水腫、癌癥化療肢體驟寒、全身水腫等,均有使用附子的適應癥。
05
陳潮祖的經驗“處方傳真”
臨床使用附子10~100g,常用於以下配伍:
用人參,治心氣虛衰。
與白術、茯苓、生姜同用,可治陽虛水腫。
其與白術、茯苓、白芍、生姜、桂枝配伍,用於治療寒濕痹痛。
白術、茯苓、白芍、生姜、瓜蔞、薤白、半夏、葛根用於治療陽虛濕阻型冠心病。
白術、生姜、茯苓、白芍、人參、當歸、黃芪可用於治療心力衰竭、陽虛自汗和感冒。
白術、茯苓、生姜、白芍、麻黃和阿莎麗可用於治療慢性咽炎或聲音嘶啞。
06
李天道的經驗“處方傳真”
臨床使用附子9~30g,常用於以下配伍:
配肉桂,能補火壯陽,散寒止痛。
用幹姜,溫裏散寒。
配人參、白術,溫補脾腎。
配合蜣螂,可以止痛,治療頑固性關節痛。
與大黃配伍,溫陽瀉濁,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
李天道認為,虛寒證、真寒假熱證、脈細弱、冬病夏治者,必用附子。
07
崔公讓的經歷“處方傳真”
烏頭10~30g臨床使用,常用於以下配伍:
配合四君子湯或補腎健脾藥,治療陽虛肢體缺血性疾病。
崔公讓認為,對於四肢畏寒、麻木、怕冷,出現陽虛癥狀,四肢冰冷的人,壹定要用附子。
08
柴華友的經驗“食譜傳真”
臨床使用附子6~150g,常用於以下配伍:
與幹姜、茯苓、車前子、高良姜配伍,可用於治療虛寒證引起的胃痛、腹瀉。
配合朝鮮紅參,可以治療各種休克虛脫綜合征。
柴華友常從20g開始,逐漸增加到150g,關節痛可減輕。附子先煎30分鐘,再加其他藥物,無毒副作用。
09
王紹華對方劑藥物的心證經驗
臨床使用附子6~15g,常用於以下配伍:
用桂枝、沙參、北沙參、龍骨、牡蠣、人參等。,可治療肺心病和心力衰竭。
與幹姜、大黃同用,可治寒濕。
用幹姜,治療寒濕型腸炎;濕熱型與黃色相結合。
10
尤宋新對方藥的心證經驗
臨床使用附子1~30g,常用於以下配伍:
與炮姜、黨參、白術、炙甘草、木香、砂仁、徐長卿配伍,可用於治療中寒腹痛。
尤認為,凡是舌淡胖、脈沈的患者,都有應用附子的適應癥。
11
閆冰對方劑藥物的心證經驗
臨床使用附子5~30~40g,常用於以下配伍:
配幹姜,可治胃痛、心悸。
與巴戟天、胡蘆巴同用,可治腎陽虛引起的心悸、水腫。
與熟地黃、麻黃、益母草配伍,可用於治療陰疽及兩陰兩虛寒入厥癥。
用牛膝、丹參、澤瀉等。,降低血壓。
用痱子,治心悸氣短有效。
閆冰認為,最小劑量為每劑5g,最大劑量為30~40g,負擔較重,用於陰寒和慢性病。
12
顏明對方藥的心證經驗
3~80g附子臨床使用,常用於以下配伍:
與幹姜、甘草配伍,能治愈所有虛寒癥、低血壓患者,並能減輕附子的毒性,提高其療效。
與龍骨、牡蠣同用,可治虛寒多汗、心慌怕氣者。
本品與白術、桂枝同用,可治寒濕阻經、關節痛。
與麻黃、阿莎麗、五味子配伍,用於治療老年患者咳喘、心動過緩。
與龍膽草、石決明合用,可治療慢性活動性肝炎。
嚴明認為,熟附子30~80g已用於臨床。幾十年來,煎服2小時以上者,未發現任何毒副作用。
如果不按照這個方法,貿然服用,肯定會有不良反應。所以如果大量使用附子,壹定要註明“請嚴格遵醫囑”,其意義就在這裏。
13
許對方劑藥物的心證經驗
臨床使用附子5~15g,常用於以下配伍:
用黨參、白術等。用於治療因中焦虛寒引起的潰瘍。
大黃、蒲公英、僵蠶、連翹用於治療急性扁桃體炎。
配合大青龍湯、黨參、麥冬、五味子,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
瞿麥、木通治療慢性尿路感染。
黃芪、防己和石斛用於治療風濕熱。
黃連和黃花蒿用於治療兒童夏季發燒。
14
徐守田“方劑學”心得
臨床上用附子5~30g,常用於以下配伍:
配以肉桂、當歸、元胡、艾葉、香附,可治療女孩經期腹痛。
與肉豆蔻、薏苡仁同用,可治臟寒、脾虛久瀉。
蒼術、當歸、羌活、紅花、秦艽用於治療風寒濕痹。
15
孫浩對方藥的心證經驗
臨床使用附子5~10g,常用於以下配伍:
配黃連,可以止胃痛。
用肉桂,治寒性腹瀉。
瀟湘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