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後半小時
01輕拍足三裏,小腿外側的穴位。
中醫有句話叫“肚中三裏”,意思是胃裏消化不良可以通過足三裏穴來解決。飯後拍打小腿外側,可以刺激足三裏穴,有生胃氣、造脾濕的作用,對腸胃消化非常有利。足三裏穴位於膝蓋外的凹陷處,向下約三寸。
按摩妳的膝蓋
中醫認為,胃經在上午7-9點為主。胃經中醫稱為“長壽經”,會經過膝關節。因此,早餐後30分鐘左右,用手反復揉膝蓋,可以使腸胃通暢。
午飯後半小時
01喝杯酸奶吧。首先,酸奶中含有大量的益生菌,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酸奶的酸味還能刺激胃液分泌,從而提高胃的消化能力,給胃增添動力。其次,酸奶還富含鈣。飯後半小時左右喝壹杯酸奶,有助於保護骨骼。
小睡壹下
午飯後的半小時是調整身心狀態的關鍵時刻。我建議妳小睡壹會兒。研究表明,午睡有助於緩解精神壓力,提高記憶力。哪怕只有十分鐘,也能提神醒腦,讓下午的精神狀態更好。如果不能午睡,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做做伸展運動,伸伸腰,踮起腳尖,或者深呼吸幾次,都有助於改善精神狀態。
晚飯後半小時
做壹些家務
飯後半小時不要急著散步,以免影響消化吸收。利用這段時間做點家務,既能消耗熱量,又能適當鍛煉筋骨,不會給消化系統造成負擔。
按摩腹部
現代醫學也表明,用手掌順時針和逆時針交替按摩肚臍,有利於促進胃腸蠕動,加快食物消化,刺激大腦的神經系統,有很好的健身防病效果,也是很好的健身動作。飯後適當按摩腹部,可以使體液循環。
飯後半小時,如果利用得好,可以成為我們的“健康時間”,不僅可以幫助消化,振奮精神,還可以調節和提高身體素質,好處多多。
中醫運動
除了抓住飯後半小時的黃金時間,養生無處不在。下面介紹兩個妳可以在家做的簡單動作,不僅可以緩解疲勞,還可以健脾補腎,益氣養血,疏通經絡,舒展筋骨。
第壹法,“掌天”。
這個動作是易筋經的第三勢。雙腳打開,腳尖觸地,擡起腳跟;雙手舉過頭頂,掌心向上,兩中指相距3厘米;沈肩屈肘,擡頭看手掌和後背。舌頭和上顎、鼻腔呼吸均勻。吸氣時,盡量用手向上推,同時用腿向下推;呼氣時,全身放松,手掌向前下翻。收勢時,兩掌變拳,拳背向前,上肢慢慢收兩拳至腰部,拳向上,腳著地。重復8~20次。
第二種方法是用自己的門框。
把手舉起來,扶著兩邊的門框,手臂盡量伸展。壹只腳在前,成弓步站立,另壹只腳在後,雙腿盡量伸直;身體剛好與門框平行,頭直立,眼睛直視前方,妳用這個姿勢站3分鐘,然後妳用另壹條腿站成弓箭步,也是3分鐘。以上兩種方法不僅能促進氣血循環,還能促進睡眠,改善各種慢性病的癥狀,如哮喘、脾腎兩虛、肩周炎、失眠等。需要註意的是,患有高血壓、心臟病、骨質疏松、長期體弱者,以及大病初愈者,壹定要遵醫囑,不要隨意做這類運動,以免適得其反。
氣血不暢、脾腎虛弱的人,除了為了健康而運動之外,建議多吃壹些補益氣血、調理五臟(脾腎)的食物或中成藥,使其氣血充盈、內外調和、臟腑協調,從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在沈陽,最好拿個消防證,月薪四五千,壹個人能養活全家。遇到2點就可以考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