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原石花在3 ~ 4月播種繁殖,播種後約6 ~ 15天出苗。因為種子小,出苗後苗也細。剛出苗的小植物生長緩慢,要精心養護,尤其要防止有害真菌的入侵。壹個多月後,植株開始生長,但種子本身的養分基本耗盡,自制養分的功能沒有完全形成。所以要及時補充生長所需的營養,給予光照(3000 ~ 10000勒克斯)。同時要防止光照過度造成的幼株花青素沈積過多,抑制生長。所以石花苗後期生長的關鍵在於50-80天之間的養護。補充營養的方法是噴施氮、磷、鉀比例相同的薄復合肥,使其被葉片吸收和少量肥液被根系吸收,濃度控制在65438±0.5%以下。這期間溫度要控制在15 ~ 30度。3個月的時候,小苗可以長到綠豆大小。但此時天氣轉熱,要註意通風降溫,使基質略幹,謹防高溫高濕引起的爛苗和高溫引起的休眠。秋天過後,天氣變冷,可以分苗,以2厘米的間距種植。延遲兩周幼苗又長起來了,要保持壯苗,每隔10天噴壹次稀液肥。到10結束時,通過增加光照量和時間,植株可以達到12 mm。65438+2月後,天氣漸冷,應采取充分光照、保溫和加濕措施,防止基質過濕或過幹。繼續維持到第二年年初,原子葉分裂,新葉(真葉)開始生長。到4月中旬,植株可達20 mm,從播種期算起,經過13 ~ 14個月,種子可作為商品苗進行播放和銷售。如果繼續培養,每半年更換壹次培養土。24個月齡時植株可達35 mm以上,成為標準植株,但還不能開花,穗數很少增加。
此外,觀察到表皮為綠色或紫黑色的個別品種生長速度明顯高於紅紫色品種。
二、關於生石花的休眠
我們發現造成生石花休眠的決定性因素是溫度,其次是光照。要打破生石花的休眠,就要從這方面入手。實踐表明,只要春末秋初溫度保持在15 ~ 28度,壹年生苗少施氮肥,勤施薄施磷鉀肥,使栽培基質不過幹不過濕,遮光70%,光照時間縮短為每天5 ~ 7小時,晝夜溫差8 ~ 10度,原石花全年生長。只是因為季節的變化,生長速度有時快有時慢。在溫帶地區,可以通過上述方法打破夏季休眠。北方大部分地區冬天都有室內供暖設施。只要將原石花放置在10 ~ 15度以上的環境中,給予正常的日照,用20 ~ 40瓦的光源延長光照時間,就可以打破冬季休眠。相對而言,冬季休眠比夏季休眠更容易打破。
第三,進壹步加快原石花生長速度的方法
打破原石花冬夏兩季的休眠,無疑會促進其生長。在溫度可以控制的情況下,生石花會在入冬後北方地區陽光充足的窗臺或有暖氣的封閉陽臺上,在春節前第壹次開裂老葉。這個時候要適當施肥,澆水量要稍微增加。不要蓋,因為陽光透過玻璃時紫外線已經打折了。每半個月疏松壹次培養基,以免損傷根系。直到4月初,新葉才會長到老葉的大小。此時老葉和新葉呈十字形,老葉不起皺,不影響春節期間觀賞。當然,老葉也可以在壹月初通過提高或降低溫度來開裂。北方3月中旬停止居民供暖,室外溫度上升到4 ~ 15度左右,室內溫度為10 ~ 21度。此時應少澆水,以增加新葉的體液濃度。如果稍微降低溫度,維持在7-18度左右,隨著晝夜的變化形成明顯的溫差,效果會更好。到5月初,當外界溫度上升到16 ~ 25度時,新葉開裂,老葉出現,穗數增多。到6月中旬,植株已有3對葉片,最下面壹層葉片仍呈十字形折疊。
分析以上情況,根本因素還是溫度。從65438+10月份的涼爽到165438+10月份的升溫,1月份第壹次漲裂,隨後的溫度條件使新葉生長成熟。3月停止供暖後,進入降溫狀態。4月下旬供暖後,植株又茂盛起來,長出新葉,導致二次生長開裂。實際上,在人工條件下,該植物從第壹年的6月10到第二年的5月,在大約270天的時間裏經歷了兩個冬天和兩個夏天,完成了在自然界長達兩年的生長發育過程。這種方法加速了個體或花數的增長,但能否提早開花結實,還需進壹步觀察研究。
四、盆栽原石花的基質問題
和其他多肉植物壹樣,生石花仍然主要在土壤中栽培。總體把握兩點:寬松透氣,富含有機物。筆者習慣使用市場上的君子蘭土,以1/3珍珠巖或蛭石為栽培基質,並添加少量過磷酸鈣。在15 ~ 20cm深的盆中,墊上3 ~ 4cm厚的碎盆片,再放上2cm厚的細磚,放上壹些腐熟的羊糞或油餅,然後將混合好的培養土放在距盆沿1cm處,稍加壓實,用竹簽之類的洞小心地將原石花苗的根系釋放出來,從四周向根與根的連接處擠壓掩埋。準備培養土和移栽時,含水量壹定要控制好,最好用手揉成壹團,放壹放。移栽後不要澆水,放在溫暖的地方(15 ~ 20度)弱光下,壹周後在植株周圍滴壹點水,半個月即可進行正常管理。用這種方法移植,無論是老株換盆還是外地送來的苗放盆,成活率都是100%。
五、生石花栽培中的肥料使用問題
近幾年的實踐表明,腐熟羊糞是生石花的最佳基肥。因為成熟後性涼,含鉀豐富,PH值7.2左右,再與油餅混合,補充微量元素和氮肥,營養全面,不燥不暴。加入過磷酸鈣補充磷和鈣,使其在弱堿性基質中發揮作用。因此,植株根系生長良好,葉形飽滿有光澤,裂頭數增多,開花結實容易。通常根系施肥以多元素復合肥為主,也可使用有機肥浸出液。成年植株應少用含氮量高或無機鹽含量高的肥料。灌根施肥時,防止肥水汙染植物。葉面噴施普通葉面花營養液就夠了。當新葉開老葉時,直接施尿素,6-8株大,3-4株小,促進新葉快速生長。但是,必須防止植物由於新裂縫中的積水而腐爛。施肥和澆水要同時進行。盡量勤施薄肥,不要心急,以免造成肥害。
六、外來植物的培育和管理
壹般生石花的引進只能引苗,有時也能引來種子,而種子的引進很少在品種和質量上有保證。市場上往往只賣幼苗,很少有成熟植株出售。所以大部分介紹人只能郵購小苗。原石花的小苗壹般在郵寄前曬幹,用柔軟透氣的紙包裹,5 ~ 8天或更久後送到介紹人手中。雖然植物體不會受到太大的損失,但是根系非常幹燥,有些植物的根系壹碰就會斷裂,只剩下肉質的葉子或根相連,棄之可惜,栽培時擔心成活。其實,生石花在產地是非常耐旱的,有時候根無水半年以上,高度木質化的根就會萎縮,只能靠葉子回流的水分來保存根。但只要不是絕對脫水,環境條件改善,老根會吸水膨脹再生新根。如果老根折斷倒下,而植物沒有腐爛,新根就會從主根的殘余中生長出來。基於這些情況,不要急於種植已經郵寄的原石花苗。先將根浸泡在水中,在溫和的環境下放在濕潤的土壤上8-12小時,然後按上述移栽方法種植。沒有必要用生根劑處理它們。5 ~ 7天後,會長出新根。註意澆水量。半個月後可以正常管理,20天後可以施肥促進生長。
個別植物是純潔的,無根的,只要沒有腐爛,就不應該被拋棄。采用疏松透氣的基質,在15 ~ 25度的環境中扡插生根。扡插時無需遮蔭或保濕,10 ~ 15天就會產生嫩白色的根。根長0.2 ~ 0.7厘米時,成活率相當高。這種方法也可用於生石花的分株繁殖。
以上內容復制到網上,只是為了讓妳更好的掌握它的栽培技術。
如果金湖沒有根(新買的),就要在沒有蛭石的沙土上栽培。水應徹底幹燥並噴灑(每天壹次)。不要澆水太勤,半個月根就能重新生根。但是,不要舉起金虎去查根,否則新根就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