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南瓜是什麽形狀的

南瓜是什麽形狀的

南瓜是葫蘆科南瓜屬的植物。因產地不同,叫法各異。又名麥瓜、番瓜、倭瓜、金冬瓜,臺灣話稱為金瓜,原產於北美洲。南瓜在中國各地都有栽種,日本則以北海道為大宗。嫩果味甘適口,是夏秋季節的瓜菜之壹。老瓜可作飼料或雜糧,所以有很多地方又稱為飯瓜。在西方南瓜常用來做成南瓜派,即南瓜甜餅。南瓜瓜子可以做零食。基本信息  南瓜(nangua)(Cucurbita moschata)俗名倭瓜、番瓜、北瓜。原產亞洲南部,另壹說為中南美洲,很早以前就傳入我國,因而有“中國南瓜”之說。 壹年生蔓生草本。莖長達數米,節處生根,粗壯,有棱溝,被短硬毛,卷須分3~4叉。單葉互生,葉片心形或寬卵形,5淺裂有5角,稍柔軟,長15~30厘米,兩面密被茸毛,沿邊緣及葉面上常有白斑,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花單生,雌雄同株異花。雄花花托短。花萼裂片線形,頂端擴大成葉狀。花冠鐘狀,黃色,5中裂,裂片外展,具縐紋。雄蕊3枚。花藥靠合,藥室規則S形折曲。雌花花萼裂顯著,葉狀,子房圓形或橢圓形,1室,花柱短,柱頭3,各2裂。瓠果,扁球形、壺形、圓柱形等,表面有縱溝和隆起,光滑或有瘤狀突起。似桔瓣狀,呈橙黃至橙紅色不等。果柄有棱槽,瓜蒂擴大成喇叭狀。種子卵形或橢圓形,長1.5~2厘米,灰白色或黃白色,邊緣薄。花期5~7月,果期7~9月。原產於亞洲南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果實作蔬菜;種子含油可食用,種子(南瓜子)和瓜蒂常入藥,能驅蟲、健脾、下乳。 在我國廣泛栽種,其果實可食用,同時,南瓜既當菜又代糧,在農村很有人緣。近年來,人們發現南瓜不但可以充饑,而且還有壹定的食療價值,於是土味十足的南瓜得以登大雅之堂。南瓜(大果)浙南、福建、臺灣、山東東平地區稱為金瓜,在河南省部分地區也叫北瓜、倭瓜。 形態特征  Cucurbita moschata(Duch. ex Lam.)Duch. ex Poiret 1、壹年生雙子葉草本植物,能爬蔓,莖的橫斷面呈五角形。葉子心臟形。花黃色,果實壹般扁圓形或梨形,嫩時綠色,成熟時赤褐色。果實可做蔬菜,種子可以吃。 葫蘆科(Cucurbitaceae)西葫蘆(Cucurbita pepo)或南瓜(C. moschata)某些品種的果實。該兩個種的壹些品種均有稱為pumpkin與squash者,稱法並不壹致,尤其是在美國。在美洲,則西葫蘆的速生、灌木狀(或非蔓生)小果品種稱為南瓜(小果)(squash);生長季節長且具長蔓的大果品種稱為大果南瓜(pumpkin)。 果大型,壹般重4~8公斤(9~18磅)或更多,淡黃至橘黃色,扁球形、球形至長圓形。果皮光滑,通常具淺溝或肋。果柄硬而木質化,具棱角;西葫蘆的果柄與果實連接處不膨大。稱作冬南瓜的極大品種,果實可重34公斤(75磅)或更多。植株具極長蔓,通常在相隔約2.5~3米(8~10呎)的小土堆上壹次植1、2或3株。果實於早秋成熟,冬南瓜置於幹燥處,可在冰點以上妥存數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