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對蝦養殖技術介紹

對蝦養殖技術介紹

1.半精養池塘可在現有海水蝦池基礎上改建,面積40-50畝,深度1.5 m,池底平坦,向排水口傾斜,進水口和排水口應嚴格分開,間隔越大越好。精養池壹般在10畝左右,深度2.5-3 m,最好是圓形或方形。水池深度超過1.5m..

2.放養前必須對池塘進行清洗、消毒和暴曬。池塘清出底泥後,均勻撒入生石灰70-80公斤/畝,殺滅池塘中的害蟲和病菌;曬3-4天,洗池塘,洗去石灰水;加入5-10 cm的水,使池水的PH值達到8.0-8.6,然後按照200-250g/畝的劑量對全池噴灑長效水消毒劑和溴氯海因,徹底殺滅病原生物和有害生物。

3.水質應新鮮、無汙染,溶解氧在5mg/L以上,PH值7.8-8.5,透明度30-40 cm,池底H2S濃度不超過0.01ppm。

4.精養池塘和半精養池塘必須配備配種機。配置數量根據計劃產量指標確定,如畝產400kg,1.1 kW電機頻率50 Hz,畝產0.5臺,如畝產600kg,畝產0.8臺。在具體生產中,1.1 kW投餌機可為4畝蝦水面提供富氧。

5.在蝦苗入池前,培育足夠的基礎餌料生物,是提高蝦苗成活率、增強體質、加速蝦苗生長的關鍵措施。同時,餌料生物在凈化水質、吸收水中氨氮、硫化氫等有害物質、減少蝦病、穩定水質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

6.培養基礎餌料生物的時間是通過采用不同的培養方式和取水方式來確定的。壹般在放苗前10-15天進行培育池。培養方法可以是清塘後壹周左右,50cm的水,施有機肥和化肥,培養基礎餌料生物。施尿素3公斤/畝,過磷酸鈣0.5公斤/畝,或全塘噴灑活菌0.5克-1克/立方米,使池水呈黃綠色或黃褐色,透明度25-40厘米,ph值8.0左右。施肥量要根據蝦池底質靈活控制。

7、要選擇健壯活潑、規格統壹、體表清潔、腸道飽滿、反射靈敏、體透明、無病變、生命力強的南美白對蝦。

8.壹般規格為1.0—1.2cm,體長最好在1.5cm以上。

9.南美白對蝦幼苗生長的最適水溫為22℃-35℃。在這個水溫範圍內,放流的蝦苗生長速度快,食量大,體格健壯,抗病能力強。

10,壹般蝦池1.5-2萬尾/畝,半集約化蝦池2-3萬尾/畝,集約化蝦池3-4萬尾/畝,工廠化養殖每平方米200尾,每畝65438+萬尾以上。具體放養密度取決於池塘條件、養殖技術和管理水平。

11.蝦苗放流時,要做好“加水”工作,使苗袋內水溫與池內水溫基本壹致,然後才能開袋放養在逆風池左右兩側。

12.壹般餵便宜的冰鮮魚肉和小貝類,也可以餵壹些配合餌料。投餵量要視蝦的大小、成活率、水質、天氣、飼料質量等因素而定。前期(1-3 cm)日投餵量為蝦體重的8-10%,中期(3-10 cm)日投餵量為蝦體重的5-7%。後期3-4%。壹天餵多次,晚上餵的量占60-70%。

13,每天早、中、晚、半夜巡視池塘,觀察水色、蝦的活動、生長和飽腹率,以便調整投餌量和是否啟動增氧機。

14.利用活性微生態制劑或基質改良劑調節水質,在飼料中添加活性飼料微生物和FRC——活力源添加劑,可以有效改善對蝦的腸道功能,提高對蝦對飼料的吸收率,抑制病原菌的發生,增強機體免疫能力,促進對蝦生長。

15,每隔10-15天,可對全池噴灑溴氯海因、二溴海因、二氯海因等海因類消毒劑1次,用量為0.2 ppm-0.3 ppm。口服方面,飼料中常可添加蝦生長促進劑、純中藥制劑、FRc—-活力源添加劑、免疫增強劑等綠色產品。能增強蝦的免疫力,清除蝦體內的有害物質,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