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黑土地面積約120萬km2。密西西比河發源於美國西部偏北的落基山北段的群山峻嶺之中,迤迤千裏,曲折蜿蜒,由北向南縱貫美國大平原,註入墨西哥灣,全長3950公裏。
密西西比河大部分是平原,俄亥俄河口寬25公裏,順流而下谷地逐漸加寬,壹直可寬達100多公裏。谷底大部分已經沼澤化了,河身異常彎曲,有許多舊河床和河曲。這裏土壤肥沃,是美國玉米最大產地。
在密西西比河下遊,有最大的港口城市孟菲斯。是美國農畜產品的壹個大的集散地,尤以生產棉花、棉籽油和硬木等著名。現已形成了農機制造、汽車裝配、制藥、木材和農產品加工基地。
第聶伯河畔的烏克蘭大平原,黑土地面積約190萬km2。素有“歐洲糧倉”之美稱。第聶伯河是歐洲的第三大河。源出俄羅斯瓦爾代丘陵南麓,流經白俄羅斯東部及烏克蘭中部,註入黑海第聶伯灣。長2200千米。流域面積50.4萬平方千米。
黑土地分布在森林草原地帶和草原地帶。森林草原地帶總面積2020萬公頃,占國土總面積34%,占全國已耕地面積37%以上。其中,黑灰色森林土壤占該地帶的21%、典型的黑土占51%。草原地帶總面積2300萬公頃,占國土總面積38%。這壹地帶基本為黑土,其中,處於北方氣候條件下的,壹般黑土占該地帶耕地面積的64%,處於南方氣候條件下的黑土占23%。
中國黑土區主要分布在我國松遼流域和三江草原,面積約100萬km2,被譽為“北大倉”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該區屬於寒溫帶氣候,氣候幹燥寒冷,降雨集中多以暴雨形式出現,7~9月的降雨量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年平均降雨量400~700mm,水資源總量為1415.99億m3,人均占有量為1213.98m3。耕地面積約2130萬hm2,也是我國石油、化工、鋼鐵、汽車、森工等產業基地。
黑土地在開發過程中都曾出現過非常嚴重的水土流失。烏克蘭大平原是前蘇聯主要糧食基地,由於大面積毀草開荒,壹年壹季農作物,地表裸露時間太長,春季很容易出現大面積的風蝕災害。在美國,1930年以前大量向黑土區移民,大面積開墾草原,地表植被被破壞,水土保持功能喪失殆盡。黑龍江省的黑土帶正在遭受風沙的侵蝕。最新調查顯示,這個省的沙漠化土地面積已占全省土地面積的百分之六點壹,且有不斷擴大之勢。目前沙漠化最嚴重的地區——嫩江沙地,位於中國北方萬裏風沙線最東端的嫩江下遊沖積平原上,寬約壹百六十五公裏,長約三百公裏,總面積達壹千八百多萬公頃。
黑土區水土流失:(1)喪失寶貴的黑土資源,(2)降低土地生產力,(3)減少耕地,毀壞家園,(4)泥沙淤積,影響防洪安全。
黑土區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貫徹“預防為主,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強管理,註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針,實施以小流域為單元的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開發,針對不同的土壤侵蝕類型、地形地貌類型及水土流失特點,因地制宜地配置各項治理措施,同時要做到工程措施、林草措施、耕作措施有機結合,更好地發揮各項治理措施的作用。
依靠自然修復能力,對各項目區的現有天然林、人工林及草地進行全面保護,進行封山育林育草。對現有的疏林地進行有計劃的補植改造和保護,提高林草覆蓋率,增強保水保土和抗蝕能力,防止疏林地水土流失。
在荒山荒地合理布設治溝工程和坡面截流工程,大力營造水土保持林,建立防護林體系,增加植被覆蓋率。
在漫川漫崗區,由於墾殖指數高,地面林草植被率低,應以坡耕地治理為重點。主要措施是:順坡壟改水平壟、修建植物地埂、坡式梯田和水平梯田等工程措施。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營造農田防護林,促進退耕和大面積封育保護。
在丘陵溝壑區,主要是在坡面綜合治理的基礎上以溝道治理為重點,采取恢復植被、攔蓄地表徑流、修築溝道工程、建設基本農田等綜合措施,建立完整的溝壑防護體系。控制兩岸的沖刷和侵蝕溝的進壹步發展,實現保護黑土地的目的。
在風蝕區,主要是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建設基本草場,發展高效農牧業,為草原保護和大面積植被恢復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