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壹種營養食品。壹個雞蛋重約50克,含蛋白質7克,脂肪6克,產生熱量82千卡。雞蛋蛋白的氨基酸比例非常適合人體生理需求,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率高達98%以上,營養價值高。雞蛋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維生素A、B族維生素,以及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它們是兒童、老年人、孕婦、肝炎、肺結核和貧血患者以及手術後恢復期患者的良好補充劑。
雞蛋雖好,但在食用量上要講究科學。根據最近的壹項調查,在壹些城市工作者中,壹些從事腦力或輕體力勞動的年輕人每天吃5-6個雞蛋,以增加營養;有的中小學生每天早餐吃3個雞蛋,午餐和晚餐吃1 ~ 2個雞蛋。在壹些農村,孕婦壹天吃10 ~ 15粒,實際壹個月吃300 ~ 450粒。他們認為:“雞蛋有營養,多吃點補充身體。”其實吃多了會給身體帶來壹些不好的影響。
首先,雞蛋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吃太多的雞蛋會大大增加膽固醇的攝入量,導致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高,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以產婦為例,壹個雞蛋含膽固醇約250毫克,10個雞蛋含膽固醇約2500毫克。這個量是正常攝入量的近10倍。另外,雞蛋中富含的脂肪屬於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必然導致血清膽固醇急劇上升,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其次,雞蛋吃多了容易導致營養過剩和肥胖。產後哺乳期,女性壹般每天需要2800 ~ 3000千卡左右,蛋白質需要90g左右。比如每天吃10個雞蛋,相當於吃了70g蛋白質和60g脂肪,大約是82 0千卡熱量。此外,哺乳期的母親還要吃壹定量的主食,雞肉、魚肉、肉類、豆制品、蔬菜和水果等。,每天的熱量攝入就可以達到了。這遠遠超過了他們每天的實際營養需求,造成營養過剩,會導致多余的脂肪在體內堆積,形成肥胖。
雞蛋吃多了還會造成體內營養成分的失衡,影響健康。我們的日常飲食由多種食物組成。合理均衡的飲食需要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各種營養素在飲食中要有適當的比例。因為各種營養物質在體內起著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作用。這樣身體才能正常發育,保持健康。無論哪種食物,無論其營養價值多高,都不可能包含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長期吃壹種食物,會使壹些營養素過剩,另壹些營養素不足。雞蛋也不例外。雞蛋本身並不能供給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比如它們不含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的含量幾乎為零。所以雞蛋吃多了,必然會減少其他食物的攝入,使各種營養素的攝入失衡。久而久之,容易因其他營養素的缺乏或過剩而引發相關疾病。
雞蛋吃多了還會增加肝臟和腎臟的負擔。每天吃1 ~ 2個雞蛋就能滿足人體所需的8種必需氨基酸。因為身體不再需要,所以不會被吸收利用,會轉化成脂肪堆積在體內或者作為熱量浪費掉。而且雞蛋吃多了,蛋白質分解代謝產物會加重肝臟負擔,體內代謝後產生的大量含氮廢物會通過腎臟排出體外,直接加重腎臟負擔,所以雞蛋吃多了對肝臟和腎臟都不好。
那麽,壹個人每天應該吃多少雞蛋呢?從營養的角度來說,為了保證飲食均衡,滿足身體的需要,又不至於營養過剩,壹般情況下,老年人壹天吃1 ~ 2粒比較好。對於中青年人來說,如果從事腦力或輕體力勞動,每天吃2個雞蛋比較合適;從事重體力勞動、營養攝入較多者,每天可吃2 ~ 3個雞蛋;青少年和兒童因為身體長,新陳代謝快,壹天也可以吃2 ~ 3粒。孕婦、產婦、身體虛弱的哺乳母親和大手術後恢復期的病人,因為需要增加優質蛋白質,每天可以吃3-4個雞蛋,不能多吃。
雞蛋為什麽不能生吃?
雞蛋含有10多種蛋白質。雞蛋煮熟後,蛋白質分子中多肽鏈的規則排列變成了無序排列,這就是蛋白質的變性。因為變性蛋白質的空間結構被打亂了,比原來有序排列的更容易分解,所以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有人認為生雞蛋比熟雞蛋更容易消化吸收,更有營養,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吃生雞蛋有以下缺點:
(1)生雞蛋難消化,浪費營養。雞蛋中的蛋白質主要被小腸中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吸收。但是生雞蛋的蛋清中有壹種抗胰蛋白酶的物質,會阻礙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煮熟的雞蛋,抗胰蛋白酶物質不復存在,所以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2)生雞蛋含有卵清蛋白和壹種抗生素蛋白。人們常吃生雞蛋,其中卵清蛋白可使食物中的維生素B失去功效,而抗生素蛋白會在人體內積累,阻礙人體所需維生素之壹生物素的吸收。沒有生物素,人體會食欲不振,精神疲憊,皮膚發炎,掉頭皮屑掉頭發,體重下降,影響人的健康。
(3)約10%的鮮雞蛋含有致病性沙門氏菌、黴菌或寄生蟲卵。如果雞蛋不新鮮,帶菌率更高。細菌可以直接從母雞的卵巢進入雞蛋,也可以在下蛋時被肛門內的細菌汙染,然後通過蛋殼上的小孔進入雞蛋。這些細菌怕高溫,雞蛋內外細菌煮沸8 min到10 min。
雞蛋的蛋白質富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其組成比例適合人體需要。雞蛋也是維生素和無機鹽的良好來源,是壹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
有些人喜歡吃生雞蛋。我認為雞蛋煮熟後營養成分被破壞,我認為生吃比吃熟的好。其實這種吃法不僅沒用還有害。第壹,雞蛋是由雞的卵巢和泄殖腔產生的,含菌率高,所以蛋殼甚至蛋黃表面可能已經被細菌汙染,生吃容易引起寄生蟲病、腸道疾病或食物中毒。第二,生雞蛋還有壹股腥味,能抑制中樞神經,使人食欲不振,有時還會使人嘔吐。第三,生蛋清中含有壹種叫做親和素的物質,這種物質會阻止人體吸收蛋黃中含有的生物素。雞蛋煮熟後,能殺死雞蛋內外的細菌,破壞親和素,所以雞蛋不宜生吃。
很多地方都有吃糖水荷包蛋的習慣。事實上,當雞蛋和糖壹起烹飪時,雞蛋蛋白質中的氨基酸會形成果糖基賴氨酸的組合。這種物質不易被人體吸收,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早上喝豆漿的時候吃壹個雞蛋,或者把雞蛋煮在豆漿裏,也是很多人的飲食習慣。豆漿是甜的,含有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單獨喝有很強的滋補作用。但有壹種特殊的物質叫胰蛋白酶,它與蛋清中的卵清蛋白結合後,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流失,降低其營養價值。
如何辨別假蛋?
根據專家提供的意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鑒別雞蛋的真偽:
假雞蛋蛋殼的顏色比真雞蛋的蛋殼要亮,但不明顯。
用手摸假雞蛋蛋殼會覺得比真雞蛋粗糙。
搖假蛋會有噪音,因為水是從凝固劑溢出來的。
用鼻子仔細聞,真雞蛋會有淡淡的香味。
假蛋打開後不久,蛋黃和蛋清就會融在壹起。這是因為蛋黃和蛋清是由同質的原料制成的。
炒假蛋的時候,妳會發現蛋黃會自然散開,不用攪拌。這是因為包裹著人造蛋黃的薄膜受熱開裂。
雞蛋是大自然的奇跡。在合適的溫度和溫度下,不需要從外部補充任何營養就能孵化出壹只小雞,這足以說明雞蛋的營養是完美的。雞蛋被認為是營養豐富的食物,含有蛋白質、脂肪、卵黃蛋白、卵磷脂、維生素和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如鐵、鈣、鉀等。突出的特點是雞蛋含有自然界中最好的蛋白質。
功效
雞蛋中含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的發育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健腦益智,避免老年人智力下降,提高各年齡段的記憶力。,營養學家,雞蛋來預防和治療動脈粥樣硬化,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和驚人的結果。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2,能分解氧化人體內的致癌物質,雞蛋中的微量元素也有抗癌作用。雞蛋蛋白可以修復肝組織損傷,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以促進肝細胞再生。雞蛋幾乎含有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物質,因此被稱為“理想的營養銀行”,營養學家稱之為“完全蛋白質模型”。很多老人的長壽經驗之壹就是每天吃壹個雞蛋。
適用人群
適合大多數人。也是嬰兒、孕婦、產婦和病人的理想食品。
適用金額
壹般人每天能做的不超過2個。
≮特別提示≯
吃雞蛋壹定要煮熟,不能生吃,打雞蛋的時候也要小心蛋殼上汙染的細菌。嬰兒、老人和病人也應該做飯、躺下、蒸和扔雞蛋。毛蛋和臭雞蛋不能吃。冠心病人不要吃太多雞蛋,壹天吃雞蛋不超過1為好。對於高膽固醇血癥者,尤其是重癥患者,應盡量少吃或不吃,也可以不吃蛋黃而吃蛋白質,因為蛋黃中的膽固醇含量比蛋白質高3倍,達到每100克1400 mg。
腎病患者應謹慎食用雞蛋。
雞蛋的飲食禁忌
飲食禁忌是中醫的壹個重要概念,因為任何食物都有寒、熱、寒的屬性,它們會有相互克制的作用。搭配好了,效果可以翻倍;搭配不當會降低食物營養的吸收,甚至引起毒性反應。
雞蛋是人們經常吃的食物。很多人都知道雞蛋營養價值高,卻忽略了吃雞蛋的飲食禁忌。日常飲食中,吃雞蛋加糖,豆漿加兔肉是最大的誤區。
很多地方都有吃糖水荷包蛋的習慣。事實上,當雞蛋和糖壹起烹飪時,雞蛋蛋白質中的氨基酸會形成果糖基賴氨酸的組合。這種物質不易被人體吸收,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早上喝豆漿的時候吃壹個雞蛋,或者把雞蛋煮在豆漿裏,也是很多人的飲食習慣。豆漿是甜的,含有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單獨喝有很強的滋補作用。但有壹種特殊的物質叫胰蛋白酶,它與蛋清中的卵清蛋白結合後,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流失,降低其營養價值。
雞蛋的另壹個飲食禁忌是不能和兔肉壹起吃。《本草綱目》說:“蛋、兔肉食之成瀉。”兔肉味甘、酸、寒,雞蛋味甘、平、微寒。兩者都含有壹些生物活性物質,吃了會起反應,刺激胃腸道,引起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