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的種植方法:
壹、種子的選擇,壹般大家都會選擇頭年新收的種子去進行第二年的播種,這樣的種子是保存的更好的,也能夠更好的保證發芽和存活率,而陳年的種子壹般蟲害隱患比較多,因此並不推薦使用。
二、醒種不能少,在播種之前務必要將藿香種子拿出來進行醒種催芽處理,壹般這樣的種子醒種是比較簡單的,只需要放在溫水當中浸泡24小時就可以了,可以很好的軟化外殼,加速種子的萌發。
三、土地的處理,苗床選擇以肥沃的沙壤土為好,結合翻耕施以壹定的腐熟欄糞,然後開溝敲細土垡,整理成邊溝為1.5m寬的龜背形苗床,用人畜糞尿進行澆濕就可以了。
四、播種的辦法,將處理好的藿香種子與草木灰進行混合攪拌,均勻的灑在畦面上,輕微的踏實,覆土的厚度保證1cm左右就行。
五、水肥管理,藿香生長期間需要較多的水肥,除去播種前要施足底肥外,它在苗期要追肥幾次,不過要以淡肥為主,濃度不宜太高。還有中耕除草後也要施肥,促進植株更快的生長。每次施肥後都要澆水,讓肥料更好的溶於土壤中,讓植物更容易吸收。
六、田間管理,在藿香幼苗生長在三厘米左右高的時候,需要將生長過密的小苗除去壹些,並且要進行間苗,空缺的地方要補栽。做好這些之後適當的進行追肥,讓它更容易成活。同時,要及時的除去雜草,不能讓它影響小苗的生長。
註意事項:
壹,病害防治
1. 褐斑病 危害葉片。在葉正面形成圓形或近圓形的病斑,中央淡褐色,邊緣暗褐色,並生淡黑色黴狀物。壹般在5、6月開始發生,雨季較重。防治方法:及時摘除病葉燒毀;實行輪作;發病前及發病初期噴1:1:100波爾多液。
2.枯萎病 由爛根中分離出Rhizoctonia solani Kuhn、Fusarium solani(Mart.)App.etWollenw.和F.semitectum Berk.et Rav.等病原菌。常發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梅雨季節。被害植株的葉子和梢部下垂,青枯,根部腐爛。低窪易積水或溝淺排水不良的地塊容易發病。防治方法:雨後及時疏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發病初期,拔除病株並用70%敵克松粉劑1000倍液或40%多菌靈膠懸液500倍液澆灌病穴及鄰近植株根部,防止蔓延。
3.斑枯病Septoria lophanthi Wint 葉片兩面病斑呈多角形,初時直徑1-3mm,暗褐色,葉色變黃,嚴重時病斑匯合,葉片枯死。6-9月發生。防治方法:冬季清園,將枯枝落葉集中燒毀,噴灑50%瑞毒黴1000倍液,每隔7天噴壹次,連續噴2-3次。收獲前2周之內不再噴藥。
二,蟲害防治
1.紅蜘蛛 Tetranychus telarius Linne 為藿香和紫蘇上常見的蟲害,6-8月天氣幹旱,高溫低濕時發生最盛。成蟲細小,壹般為橘紅色或黃色。常聚集在葉背刺吸汁液。被害處最初出現黃白色小斑,後來在葉面可見較大的黃褐色焦斑,擴展後全葉黃化失綠,葉片脫落。防治方法:收獲時收集田間落葉,集中燒掉;早春清除田埂、溝邊和路邊雜草;發生期及早用40%樂果乳劑2000倍液噴殺。收獲前半個月內停止噴藥,以保證藥材無農藥殘留。
2.銀紋夜蛾 Plusia agnata Standinger 幼蟲食害葉片,咬成孔洞或缺刻,嚴重時葉片被吃光,只留葉脈。幼蟲5-10月為害。老熟幼蟲體長3Omm;頭小腹粗,頭黃綠色,體綠色,體背有白色細縱線數條;第壹和第二對腹足退化,行走時體背拱曲。幼蟲白天潛伏在葉背,晚上和陰天多在葉面取食。防治方法: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或25%二二三乳劑250倍液或25%殺蟲脒水劑300-350倍液噴霧。
3.朱砂紅葉滿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 6-8月天氣幹旱、高溫低濕時發生。聚集在葉背刺吸汁液,被害處最初出現小斑,後來在葉面又可看到較大的黃褐色焦斑,擴展後,全葉黃化失綠、脫落。防治方法:收獲時收集田間落葉,集中燒毀;早春清除田埂、溝邊和路邊雜草;發生期噴40%氧化樂果乳劑2000-2500倍液,但收獲前半個月停止噴藥。此外,尚有豆毒蛾、黃腹燈蛾、葉跳甲、蟋蟀、地老虎等為害,可用90%晶體敵百蟲或二二三乳劑防治;地老虎等可人工捕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