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病蟲害的防治主要是苗期病蟲害的防治。由於其苗期高溫多雨,容易感染各種病害。為防止感病苗死亡,應在滿苗後立即使用2.85%復硝酚鈉1000-1500倍液或1.8%復硝酚鈉(速收)液1000-1500倍液或25%銅(銅)絡液。
菜花,又稱花菜、菜花或菜花,是十字花科的壹年生植物,又名菜花、菜花、菜花、甘藍。起源於地中海東部沿海,19世紀初傳入中國。花椰菜是壹種非常受歡迎的蔬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維生素C非常豐富,還具有抗癌作用,平均營養價值和防病效果遠遠超過其他蔬菜。
栽培技術
花椰菜無公害
適時開始播種
根據多年栽培經驗,平南地區1批壹般在5月初(長夏)播種,7月底至8月初收獲,恰逢淡季,價格上漲,經濟效益高。最後壹批應該在7月底(夏季高溫)播種,在初霜前收獲。
播種方法和管理
在高溫季節,為了克服死苗的弊端,生產上常采用營養塊和營養袋兩種方法。
1,營養塊育苗法
每10m2苗床施腐熟過篩後的農家肥150kg和45% NPK復合肥0.5kg,然後翻耕耙平,將土塊搗成寬1.3m、長7-8m的平畦,畦間留30-35cm寬的排水溝。播種時,按8-10cm的正方形在苗床上劃方格,用手指(或木棍、竹竿等)打孔。)在方格中央,深度不超過0.5cm,以便壹穴壹穴播種,每穴1粒種子(2-3粒老化種子),播種後在苗床上覆蓋壹層厚度約0.3cm的過篩凈土。播種後2 ~ 3天,當大部分幼芽拱起土壤時,應及時摘掉草蓋。為防止暴雨和烈日暴曬的不利影響,應及時在苗床上搭建遮蔭棚,頂層覆蓋遮陽網進行遮陽,高度距苗床約1m,便於早晚斜照照射幼苗,避免產生高苗;用塑料薄膜覆蓋遮陽網,做成小拱棚,防止暴雨;註意棚底四周通風降溫離地20 ~ 30cm,以免高溫灼傷幼苗,雨天壹般臨時蓋膜。同時,小拱棚上的遮陽網要及時覆蓋,壹般晴天早上10左右,陰天下午4點左右。隨著苗齡的增加,每天遮光時間逐漸減少,直至移栽前1周,完全揭苗進行適應性煉苗。當幼苗長出2 ~ 3片真葉時,應及時拔除苗床雜草,並在幼苗根部周圍覆蓋含腐殖質的細土1 ~ 2次,避免根系外露防止倒伏,並保墑。如遇暴雨,應及時做好清溝排水工作。根據幼苗的生長情況澆水,但不宜過多,以免幼苗因高溫天氣而白長。追肥要看蔬菜苗的生長情況。壹般用稀人糞尿或尿素追肥1 ~ 2次,但追肥尿素時要註意用清水將葉面上的肥液沖洗幹凈。
2、營養袋育苗法
采用薄膜袋,營養袋尺寸為6.5cm×6.5cm,營養土配方比為5∶1,即500kg土摻入100kg腐熟農家肥和2.0 ~ 2.5 kg鈣鎂磷肥,結合土壤處理藥劑(見病蟲害防治),將藥、土、肥混合均勻,悶2周後裝袋,袋內營養土含水量要達到80。然後將營養袋整齊的排列在苗床上進行播種,營養袋上蓋草墊保濕。播種後2天內,用細灑壺澆水,保持濕度,出苗後管理同營養塊。
田間栽培管理
1,土地選擇
西蘭花應選擇耕層深、土壤肥沃的壤土、中壤土或輕壤土,以及地勢高、排灌條件好的地塊。避免連作或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否則病蟲害嚴重。
2、精細整地,足底肥
夏秋季花椰菜品種以早中熟為主,全生育期短,營養生長期吸肥早,需求量大。因此,基肥應以腐熟農家肥、人畜糞便和速效氮磷鉀肥為主。壹般腐熟有機肥30~45m 3/hm2,45%氮磷鉀復合肥375~450kg/hm2,農用硼砂37.5~45.0kg..根據1.3m的邊界寬度和10m的長度,邊界之間的溝渠寬度應為30 ~ 35cm,溝渠深度應為15 ~ 25cm。低窪地要深壹些,高旱地要淺壹些。如果前茬作物為旱作或微酸性土壤,在施基肥前7 ~ 10天施900 ~ 10 kg/hm2生石灰,翻耕入土,可起到殺菌和調節pH值的作用,可有效消除土壤中影響植物正常生長的不利因素。
3、合理密植,好移栽。
密植規格根據土壤質量、耕作施肥水平和品種特性確定。通常每畦2行,株距50-50~55cm,行距50-60 cm,種植面積約22500-25500株/hm2。較小的株型可以密植,較高的株型可以稀植。挖好後,將生物有機肥和鈣鎂磷肥按3: 1的比例混合,每穴底部施0.1 ~ 0.2公斤。土肥混合後種植效果更好。由於高溫高濕的環境,植物生長迅速,苗齡稍長就容易在苗床抽薹開花。苗齡應嚴格控制在20天以內,當幼苗葉片達到4 ~ 5片時,即可移栽種植。移栽前要給苗床澆水(指營養塊苗),這樣移栽時可以把土扶起來,扶苗時要小心,盡量不要松坨,少傷根,隨種隨栽。為避免新栽苗木受到中午烈日高溫的傷害,宜在傍晚或陰天栽植。種植後應立即澆1次根水(稀人糞尿水),促進發根成活。如遇幹旱天氣,每2 ~ 3天澆水1次,保持土壤濕潤,加快幼苗生長。
加強現場管理
1,水管理
因為它的植物長得又高又壯,所以需要更多的水。苗木成活後,苗期供水應與追肥相結合,發揮肥效,保持畦面濕潤,防止畦溝積水,促進根系深紮廣展。前期,苗小。如遇臺風、暴雨或連陰雨,要保持邊境通訊暢通,及時排水防澇。蓮座期和出芽期需要水和肥料。如遇幹旱天氣,應實行溝灌,即灌溉賽馬水,保持畦面土壤濕潤。總之,整個生長期要避免洪澇影響根系的正常生長。
2.合理施肥
花菜需肥量大,團棵期和蕾期需多施氮肥和適量的修剪磷鉀肥,生育高峰期必須施硼、鎂等微量元素肥料。如果第1次用尿素追肥,第二、三次要註意磷鉀肥的施用。在種植15 ~ 18d後,追施1 000倍的平衡硼肥和800 ~ 1 000倍的平衡鈣肥。移栽後30 ~ 40天,根施65,438+0,000 ~ 65,438+0,500倍硼肥65,438+0次。如遇持續高溫幹燥天氣,應適當增加噴灑次數。如遇持續陰雨天氣,雨後應及時噴施60%微量元素鉀肥和硫酸鎂100 ~ 200倍溶液1倍。
3.把葉子折起來蓋住花蕾
菜花不蓋會變成淡黃色、紫色,甚至產生黃毛、小葉,降低品質。因此,當小花球長到6 ~ 8 cm(即拳頭大小)時,就要用葉子覆蓋,防止日曬。有三種方法:壹種是將內葉對折,蓋在花球上;二是用稻草將內葉束包裹在花球周圍;第三,當小花球出現時,把老葉子擰起來折進去,蓋住所有的花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