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根(楊梅的根)也入藥,另文詳述。
形態特征;楊梅,落葉灌木,1-1.5m高。小枝纖細,紅棕色,具柔毛;老枝無毛。葉互生:葉柄非常短或無;托葉2,與葉對生,三角形;葉紙質;葉片卵狀披針形或卵圓形橢圓形,長3-4厘米,寬1-2.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寬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淺綠色,葉脈略白色。頭呈球形,頂生或腋生,直徑1.5-2厘米;總花梗長2-3厘米,具柔毛;花萼短,先端5裂;花冠筒狀,長5-10毫米,紫紅色或白色,頂端5裂片,裂片上部有黑色斑點;雄蕊5,花絲短;子房下位,2室,花柱細長,超過花冠1倍。蒴果楔形,長約3毫米,成熟時紫紅色,聚攏成球狀。種子多數,小,長方形,兩端有翅。花期為6-7月。水果:9月-65438+10月。
分布和生長環境;分布於江蘇、安微、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福建、廣東、廣西、臺灣省、貴州、雲南等地。生於淺溪,溪旁石灘,沙灘,山溪裂隙。
季節采摘;根壹年四季都可以收獲,葉子從春天到秋天。
功效和適應癥;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主濕熱瀉;痢疾;濕疹;瘡、癤、腫、毒;風火牙痛;跌倒受傷;創傷性出血;活血散鋨;抗腫瘤等。
1,跌打損傷:鮮根二兩,水煮做紅糖黃酒。
2、外傷出血:鮮葉或花,搗碎外敷。
3、疔瘡、下肢潰瘍:鮮根皮或鮮全草加骨草,加白糖搗爛敷於患處。同時用25-50g水煎服。
4、肺癌:鮮根50克,鮮山海50克。
5、濕熱泄瀉、痢疾、濕疹、風火牙痛:根50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