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強調,平衡膳食應食物多樣、谷類為主。
谷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所需能量最經濟、最重要的食物來源,也是 B 族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重要食物來源,對人體 健康 意義重大。
然而,近 30 多年來,我國居民的谷類消費量逐年下降,動物性食物和油脂攝入量逐年增加,谷類精加工導致 B 族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攝入量不足。
其實,現代營養學中並沒有細糧、粗糧之分。在我國傳統飲食習慣中,壹直只有“粗糧”的說法。
我們通常稱經精細加工的大米、白面等為細糧。粗糧是相對細糧而言的,主要包括:
營養學更強調“全谷物”這壹概念。有人將全谷物與粗糧畫上等號,實際上,全谷物和粗糧不同。
粗糧是我國的傳統主食,含有大量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大部分粗糧都屬於全谷物,因其沒有經過過度加工,保留了谷粒原有的營養價值。
但是,有些粗糧在加工過程中被去除了胚芽、種皮(如玉米碎),不能稱為全谷物。此外,蓮子、芡實等澱粉含量較高,可作為全谷物食用。
研究表明,膳食中保證壹定量的全谷物攝入,有利於改善排便情況,促進消化道 健康 ,降低 2 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和腫瘤的發生風險。
有些人認為,既然如此,那麽用全谷物代替精米白面作為主食會更 健康 。實際上,雖然全谷物對人體大有好處,但也不是多多益善。
這是因為:全谷物富含膳食纖維,吃得太多會加快胃腸排空速度,使食物通過胃腸道的速度過快,導致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降低;全谷物中的植酸、草酸等物質,會影響人體對鐵、鋅、鎂、鈣等礦物質的吸收利用。特別是消瘦、貧血、缺鈣的人,更不宜大量食用全谷物。
食用全谷物,註意這幾點
首先,成人每天應攝入谷薯類 250 ~ 400 克,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 50 ~ 150 克,薯類 50 ~ 100 克。 健康 成人食用粗糧的最好做法是按全谷物占主食總量的 1/4 ~ 1/3 進行粗細搭配。
其次 ,胃腸道功能差、容易消化不良的老年人和孩子,以及胃潰瘍、胃食管反流、腸道出血、胃腸道手術後等患者,飲食應細、軟,以減少食物對胃腸道的刺激和損傷,不宜輕易食用全谷物。
這類人群如需食用,要註意烹調方法,可以將全谷物煮成較軟的飯、燒成雜糧粥、做成雜糧面發糕等。
第三,可以將全谷物和雜糧混合食用,制成雜糧粥、多米飯等,或將全谷物與蔬菜壹起做成蔬菜粥、涼拌菜、 蔬菜薄餅等,以改善口感。
比如:將蕎麥、燕麥等和大米(比例約為 1:4)壹起煮成飯或粥;在面粉中加入玉米 粉、蕎麥粉等,制成面條、饅頭、餃子皮等。
這樣做,在改善口感的同時,還能發揮蛋白質的互補作用,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
— End —
編輯 | 馬博士 健康 團 馮琦
圖片 | 自攝圖網及網絡
—
轉載合作 | faye.feng@ignitehealth-gp.com
—